昨天找蜂農拿的蜂蜜1千克200元,超市裡賣的就便宜很多,而且永遠很清澈,不會凝結,這不符合蜂蜜的特性阿!


這玩意從來不去買瓶裝的那種,都是自己買蜂農拿來的還有蜂蠟的那種塊狀的,拿回去自己弄塊布濾,100%蜂蜜。

為了答這個問題,特意跑去廚房把自己的那瓶蜂蜜拎出來拍張照:

剛才直接用手機對著瓶子拍的。

平時都用不到,只是喝醉了第二天早上起來舀上一勺泡水喝(一杯喝下去超解酒後頭疼口乾)。所以現在都慢慢的結晶了。(這是純天然蜂蜜的最大特性)

下面知識點來源於網路:

蜂蜜為什麼會結晶

蜂蜜結晶是在食用蜂蜜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隨著時間的延長及氣溫的變化,往往蜂蜜會從液態變成結晶狀態,顏色由深變淺,其實這是蜂蜜的自然變化。

蜂蜜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葡萄糖,果糖的過飽和溶液。由於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徵,在較低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葡萄糖就會逐漸結晶。其結晶的速度與其含有的葡萄糖結晶核、溫度、水份和蜜源有關。並且我國蜂蜜標準中有明文規定,無論是一等蜜、二等蜜、三等蜜,還是等外蜜都有結晶狀態。

總之, 蜂蜜結晶是蜂蜜的一種物理現象,其化學成份,營養價值都未發生變化。結晶的晶體是葡萄糖,並非蜂蜜中摻入了白糖,其實真正摻入白糖的蜂蜜不易發生結晶現象,易於結晶的蜂蜜是真正的蜂蜜,結晶並不影響質量。

為什麼市場上出售的蜂蜜有的不結晶?

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 加水。即蜂蜜中含水量超標,蜂蜜不飽和,所以不結晶。這種蜂蜜不易長期保存,易變質。

2、 加溫加熱。溶化葡萄糖結晶核,蜂蜜不結晶。

3、 加添加劑。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山梨酸鉀,蜂蜜不結晶。

4、 輻射。加工廠用超聲波輻射蜂蜜,破壞結晶核,蜂蜜不結晶。

5、 合成蜂蜜不結晶。

那麼,超市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呵呵,這個,不好說啊。。。
謝邀,先看看央視的幾個報道吧每周質量報告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2010年11月14日《甜蜜的謊言》

看完也許你都不敢到超市買蜂蜜了!我估計超市還是有真蜂蜜的,真的蜂蜜不大可能低於30元一瓶,大家買蜂蜜別從什麼結晶之類的去區分,最好簡單的方法就是別買便宜蜂蜜!便宜蜂蜜肯定不是真的!!!!低於這個價格,肯定是假的。至於和蜂農拿的1公斤200元的蜂蜜,那肯定不是一般蜜,可能是特殊蜜源植物的成熟蜜。一般從蜂農手上直接買成熟的中蜂蜜應該是每公斤100元,洋槐蜜應該是40元一公斤,200元的應該是黑蜂蜜,如果不是黑蜂蜜,那估計樓主買貴了,被蜂農給坑了。
真蜂蜜就是說是蜂蜜釀造的,不人為的添加、改變蜂蜜的成分。應該說有真有假,進商超的產品都需要QS,即廠家出品的蜂蜜。由於受天氣、蜜源、采蜜時間等影響,原蜜的差異九大,為了保證品質(口感、濃度、色澤、氣味)的穩定,一般都會進行加工(比如濃縮等)。

僅濃縮的蜂蜜還是叫真蜂蜜、純蜂蜜,但失去了蜂蜜的活性,營養大打折扣;如添加了外源的糖就是假蜂蜜/不純的蜂蜜了。


1.超聲買的有真有假。基本上是濃縮蜜,要買到高品質的蜂蜜,幾乎不大可能,難!2.200一斤,如果不是特殊蜜源的成熟蜜那就是被坑了,畢竟蜂農嗎,自己養了幾箱蜂,當時價格開得越高越離譜越好賣!
1,超市買的有真有假;2,蜂蜜的種類很多,顏色也很多,粘稠度也不一樣,你們可以看瓶身的營養表,再作選擇。3,真假蜂蜜口感不一樣,晶體沉澱不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