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烧菜都是凭感觉放水放油放调味料,要学会这些得反复体会学习,而不是一开始就有个合理值。


问这话就是不做饭的人。

速食面总泡过吧?在你特别饿的时候,你一次泡两包,你把两包的料包都倒了进去,结果齁咸。你下次就知道了,料包放一包半。

做菜也是一样,你每次做菜的原料都一样多吗?吃饭人数不变?菜数不变?就算西红柿炒鸡蛋,你每次都是固定数量的鸡蛋和西红柿?都是要随时调整的。

那你要记的调料量就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固定比例,而是一个函数,一道菜你放五种调料,就要记五个函数?边做饭边解函数?

让你做饭真是屈才了。


你会做饭就知道了,大家并不是凭感觉在放调料。

不会做饭的人看别人做饭,可能感觉好像每一道菜都是在凭感觉放调料,很不精确很难把握的样子,而且可能也搞不懂,一个人会做那么多道菜,什么菜该放什么调料、一种调料要放多少,是怎么分得清的。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做饭做著做著,就会对调料和食材有了解。什么调料是什么味道,放进菜里会起什么作用,是提鲜、增味还是可以去腥,放多少的量可以起到多大的这个作用,会不够还是过多,心里都有数。还有食材也是,也有各自的特性,比如水产会腥,就用合适的调料去腥,比如豆腐,不好入味,就多放提味的调料。

这样了解调料和食材的特性,就会知道哪些可以搭配在一起,哪些放在一起味道会奇怪,哪些调料是可有可无,哪些是必不可少。而且一道菜做过一次,就会积累出经验,因为对调料食材的认识不是全靠做饭的经验,吃饭的过程也积累了很多,所以在一开始做菜的时候把握了最基本的油盐用量之后,后面就比较容易了。

最重要的是,对各种调料食材的使用,还有烹饪的方式,这些是很容易融会贯通的,在你学了怎么做红烧肉之后,你就可以做红烧一切,就是因为融会贯通和吃了那么多饭的经验会告诉你,红烧鱼不用放红烧肉里那么多冰糖,鱼是水产,腥气重,所以多放葱姜蒜和料酒,喜欢吃辣可以放辣椒,增味去腥,其他的红烧菜也是同理。

这就像学数学,每一道题都不一样,可是其中涉及的公式定理就那么些,只要掌握了必须的公式和定理,加以融会贯通,就每一道题都会做,而不是面对每一道题都要学一个新定理。

所以根本不必使用量具,别说中国人烧菜了,哪国人烧菜他也不必使用量具,甚至量具会很累赘。

但是做面包还有其他各种甜品糕点和做饭就不一样了,这些我不是很懂,但看很多视频的时候发现,都很注意配方的比例,需要具体称量,就一定要用量具了。


你想多了,放调料没有哪国人称量的。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你之所以有这种错觉,我给你归纳两个原因:

1.因为外国人做各种面食(含糕点类)比较多。这类东西水和粉和油的比例比较重要。同样的,我国北方地区,做面食也还是会考虑水和粉比例的。一般我们是靠体积算比例,不靠重量。比如一碗面配几碗水(同样的碗就行),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对于南方人而言,炒菜加大米饭就没那么多需要量的。当然,即使这样,南方人煮饭很多家庭也会用米杯,我妈就会算一个人一顿半杯米,我在家的话每人半杯基础上再多抓一把 _(:з」∠)_。

2.因为你看外国人做菜都是通过视频看食谱,哪个食谱会不写用量啊?如果是看食谱,中国人做的食谱视频也会写每种材料多少克/多少斤吧。但是,平常你看中国人做菜都是在厨房看父母做或者街头小贩,他们当然没闲功夫去称量。用国外的食谱视频和国人家常做饭实践进行对比,抽样不对称,所以你错觉觉得外国人在家做饭也称量。(举例: 我在国外读博,平时接触到的都国外高校博士教授啥的。我肯定不能因此说外国人的素质比国内普通市井民众好啊。实际上,如果你去外国街上看看,乱闯红灯,半夜喝醉酒的小年轻在街角墙根处/公共电梯里撒尿,买菜小贩故意找假钱或故意塞个烂的在好的里面,偷我自行车灯,政府人员办事低效敷衍态度差的事情不比国内少。……我全经历过 _(:з」∠)_ ……)


会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在家一定不怎么做饭。

如果天天开火做饭,掌勺的人会对自家厨房里面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炒我们一家三口的菜,那个挖盐的勺子一勺太咸半勺太淡,四分三勺正正好。

煮我一个人的汤,四分之一勺就好。

炖2斤牛肉,那个牌的酱油淋两圈咸度正好。

做糖醋排骨需要勾芡,那家里的大汤匙挖两勺玉米淀粉正好。

一切了然于心信手拈来。

如果烹饪的每个步骤每种调料都精确到克重,都需要称量,下班回家开始做饭,做好了估计正好赶上吃宵夜。

每个人、每个地区的口味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吃的咸,有的地方喜甜,而且产地不同的盐咸淡也不一样(海盐、矿盐),不同牌子的酱油咸淡也不一样,即使食谱上精确的告诉你放1.1g盐,你照著做可能还是会觉得偏咸偏淡,况且每个人对味道的感受也不可能精确计量,所以不如写适量,让你按自己觉得合适的量去放。即使是对计量要求很高的西点(蛋糕、面包)在不影响整体成品效果的情况下,糖的量也是可调的(为了健康现在很多人在做蛋糕面包的时候都会把成品方子里的糖减量制作,只有打发蛋白霜的糖一般不建议减少,这是因为糖不够的话蛋白霜的持久性不行,成品会塌)。

其实我觉得只要是个正常人,对每种调料的合理值应该是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的,比如盐、糖、鸡精、胡椒粉,是一小勺一小勺放的,不会用到大汤勺,比如酱油、醋是一点点一点点倒的,不会一次倒个半瓶,等等。即使自己不做菜,难道从小到大没看过其他人做菜取调料吗?

所以编菜谱的人相信即使菜谱上写「盐适量、酱油少许」,应该也不会有人傻到一次性下一铲子盐,一次性吨吨吨倒一大瓶酱油的。就算第一次不太对,多几次还不能学乖吗?

对于那些对调料分量真的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初学者,其实只需要一个这玩意儿:分别是0.63ml、1.25ml、2.5ml、5ml、7.5ml、15ml的量勺(评论有质疑勺子是按体积来的,不是按重量来的,这边把原答案的勺子克重换成原始的毫升,严谨点)。

找了张没倾向性的图~别再说我是卖勺子的啦~~捂脸

为什么会提这个勺子,因为每个人家里的勺子有大有小,盐罐糖罐配的勺子也有大有小。有的人真是那种对分量完全无概念的,如果碰到那种有标明计量的食谱,通过这个勺子,可以很方便的取到较为准确的量。或者至少能明确知道自己一勺挖下去的盐有多少,也容易记忆,便于下次改进。

等对体积和重量的对应有一定概念了,当然也可以换成其他勺子自由发挥。

特别再说明一下这个勺子(我真的不是卖勺子的捂脸)

好吧好吧我就是卖勺子的:)

插播一下,有一种塑料的量勺不好用~因为塑料材质可能会和油或者酱汁之类的调味品产生反应,勺子会变得粘粘的,而且还去除不掉,后续用粉末调料的时候会沾在上面,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很恶心...说多了都是泪.....

这种鲜艳的彩色的塑料还不知道颜色会不会析出....

回到正题,我去找了张商家给出的对照表:如下

可以大致推断:

液体类的材料,体积和重量比约为1:1

晶体类材料(糖、盐),体积重量比约为1:1

淀粉类材料(面粉、玉米淀粉、生粉、太白粉、地瓜粉),体积重量比约为1:0.8

干粉类材料(可可粉、抹茶粉、五香粉、孜然粉、胡椒粉),体积重量比约为1:0.6

所以用这套勺子只需要记住以下3点:

1、液体类、晶体类调料,重量=体积

2、淀粉类调料,2号勺子可以取到1g粉末,以此类推

3、干粉类调料,体积重量比约为2:1

或者更粗暴,体积重量就是按1:1来记忆。因为在基数很小的情况下,1g和0.8g和1.2g在味觉上是分辨不出来的。(干粉类的调味料少和多只是对风味有一些影响,且按照这种记忆方式来放干粉类调料,只会出现放得不够的情况,不会超量,还可以随时弥补。在试味时觉得不够再加一些即可,所以这种换算方式是没问题的。)

不论是做烘焙还是做饭做菜,你用它就能知道大致的克数,而不需要去动用到电子秤之类的计量工具。


小透明第一次百赞,居然有点小激动....那就献上一张我珍藏已久的猫片吧


最早的时候,我学烘焙。

烘焙好啊,这个多少克,这个多少毫升,称量杯弄的妥妥当当的,齐活。那时候我就觉得做饭就应该这样。

后来,我妈教我做饭。

我妈:放点盐。

我:放多少?

我妈:放半勺。

我:半勺是多少?这么多是吗?

我妈:嗯,就这么多。

我:我觉得这比半勺多一点点。

我妈:哦,那你少放点吧。

做完吃起来还不错。

再后来,我自己租房做饭。我信心满满,直到……

放半勺盐……这勺比家里的勺小啊!半勺到底是多少啊!!!到底是多少克啊!

卧槽糊了!随便就这么多放吧。

现在我知道了

就我这舌头,放半勺,三分之一勺,三分之二勺的盐,我根本吃不出来。

我只能吃出来 特别咸跟 特别淡。

一想到吃完饭还要洗碗,明天还要上班,哪还有心思想放多少盐,赶紧做做完吃,早点睡觉吧。

只有周末,自己在家有闲情逸致,才会 诶放标准的半勺盐最合我口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