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可以看一下日本战后写的《大东亚战争全史》,里面虽然有不少洗白天皇等的成分但是还是一个很好的在日本方面解读二战太平洋战场和东亚战场的文献资料。

日本在1941年决定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原因,非常复杂,是各个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所引发的日本决策层的思考及判断决策,其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日本称「中国事变」)的迟而未决和英美对日本的经济制裁。

1.日本成为现代国家的时间正好是19世纪的帝国主义时代,登上帝国时代末班车的日本不可能脱离当时盛行于世界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潮,夺取殖民地成为日本的在做出决策时的中心思维。

2.亚太地区的殖民秩序在一战结束后以《华盛顿条约》作为基础确立,而后以九国公约等方式形成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确定了一战协约国战胜国及中立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统治秩序——即英、法、美、日、荷等国家,日本如果想要夺取新的殖民地和市场,只能从上述国家进行夺取,或者入侵中国。

3.日本决策层对二战前的世界经济危机进行剖析并试图找到解脱经济危机的方法,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日元集团因为不能自给自足,所以日本长时间难以走出经济危机,这一结论使日本做出在后续发展中扩大抗日战争(日本称「中国事变」)以及南下东南亚挑战欧美殖民秩序,夺取资源产地确保日元集团「自给自足」的决策。

4.自1937年以来,「中国事变」已经持续了4年,这场对日本而言已经收获不大甚至需要更多投入的战事迟迟不能结束,而日本决策层认为中国政权拒绝与日本媾和的主要原因是英美对中国的支持和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为了以日本希望的和谈条件来结束「中国事变」,需要切断英美对于中国的支持,打破对日本的经济制裁。

5.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协定,而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与英法的欧洲战争,1940年9月份德意日三国签订「三国同盟」成立轴心国集团。轴心国集团结盟的原因正是德意日三国需要寻找盟友,以盟友的力量威慑美国,阻止美国介入德意正在进行的欧洲战争及日本正在进行的东亚战争。出于威慑美国的需要,轴心国集团也向苏联投出过橄榄枝,仿照苏德互不侵犯协定,日本也与苏联签订了类似的苏日互不侵犯协定。但是因为预先的分赃不均(苏联在欧洲要求北至芬兰、南至保加利亚的势力范围,与德国的要求相左)等各种原因,苏联并没有加入轴心国。

6.苏联的「中立」成为德国的欧洲战争的最大不确定因素。鉴于1939年苏芬战争苏联的拙劣表现,1941年没能拉拢苏联加入轴心国集团的情况下,德国很快做出决定向苏联开战,这场战争一开始出乎日本的意料,而且德国决定开战的事情也没有与日本通报。这让轴心国集团产生了内部裂痕,加上之前诺门坎战役的战况,日本在德国侵苏战争开始时选择保持中立。这也给了日本一个新选择:达成对美妥协,脱离「三国同盟」或者不履行「三国同盟」义务。

7.1941年时,日本决策层判断欧洲战争情况对轴心国集团一片大好,法国已经在去年投降,荷兰业已被占领,政府流亡英国,英国收缩回英伦三岛,苏联在德国的大举入侵下岌岌可危。在这个情况下,日本决策层认为欧洲战争即便转变为持久战,胜利者也会是德国,那么在东亚如果无法达成对美妥协,以和平谈判的方式使英美停止对中国援助并停止经济制裁,那么武力南进,夺取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切断援助道路,夺取荷属东印度解决资源危机也是日本解决「中国事变」的出路。

综上情况,在1941年这个节点上,日本认为轴心国的国际形势一片大好,法国与荷兰被占领,英国需要全力以赴在欧洲面对德国的挑战,在非洲面对义大利的挑战,对亚太地区属于鞭长莫及的状态。与此同时,持续4年的「中国事变」迟迟不能结束,经济制裁使日本的本土资源接近枯竭,国际贸易受到阻碍,英美对中国的支持使中国拒绝与日本的媾和,所以日本不管是出于结束「中国事变」的需要还是出于对资源的需要,只有两个选择:1.在亚太地区向美英荷开战;2达成对美英荷的妥协。

那么问题来了,对美英荷妥协是否能够满足日本的胃口?如果必须开战,鉴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属地仅仅只有菲律宾和部分岛屿,拥有与中国相邻的殖民地的仅有英法两国,那么日本能否仅仅向英、荷开战(当时法国已经投降,日本可以通过与德国、法国的协商解决东南亚的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事项)而不向美国开战呢?


和平方案:对美英荷妥协

在1941年开始,日本就开始了和美国的谈判,其主要目的是让美国放弃援助中国并停止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但是日本和美国的和谈条件相差甚远,分歧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如何结束「中国事变」,达成和平

日本结束「中国事变」的要求是:1.华北自治,日本有权在华北及海南岛等附属岛屿驻军,时长约为25年;2.中国承认伪满洲国;3.蒋介石政权与汪精卫政权合并;4.在《日满华协定》基础上发展中日关系及中国的其他外交关系。这与美国的要求差距甚远,美国并不同意日本在华驻军,也不同意中国外交关系必须以《日满华协定》为准则。

2.日本在「三国同盟」的义务

日本要求自行解读「德意日三国同盟」的义务,而美国要求日本退出「德意日三国同盟」或者使该同盟成为一句空文,并且将这个要求作为美国劝中国政府与日本媾和的先决条件。

如果不能达成对美妥协,使英美放弃对中援助并取消对日本的经济制裁,日本的资源是根本难以支撑后续的对中国作战的。而妥协方案的这两点根本分歧也是日本无法接受美国方案,与美英荷妥协的原因,故而日本在持续的外交斡旋中,日本决策层也在日本政府内部表露了「如果和谈不成,不惜对美英荷开战」的态度,并且开始准备作战方案。


战争方案:对美英荷开战

在日本决策层表露出「如果和谈不成,不惜对美英荷开战」的态度后,日本决策层进行了关于英美荷是否可分别对待的讨论。日本陆军提出过仅对荷开战或者仅对英荷开战而不对美开战的构想,但是被日本海军坚决反对,原因如下:

1.仅对荷兰开战,并不能阻止英美对中国的援助,为解决「中国事变」势必要向英国开战;2.英荷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利益密不可分;3.一旦开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和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将会成为日本对英荷开战束手束脚,即便对英荷战争顺利,占领英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菲律宾的美军存在会扼制住新占领地区与日本的海路,一旦后续美国加入英荷一方向日本开战,日本的资源获取仍然非常困难;4.以美国支持中国抗战的情况来看,后续非常可能加入战争,如果在对英荷开战后再对美国开战,日本海军将丧失突然进攻的优势,将战争引向日本极力想避免的持久战状态。

综上4个理由,日本陆军最后也赞同了日本海军的对美英荷一起开战的方针。后续的作战方案也以美国作为主要对手进行制定。


事已至此,日本在「德意日三国同盟」威慑美国不成功,无法达成对美妥协的情况下,只能从「不惜对美英荷一战」的态度表露转变为「决心对美英荷开战」的决策。后续偷袭珍珠港不过是日本决策层「决心对美英荷开战」的结果罢了。


日本人被中国战场拖死了。

其经济上难以为继,外交上被孤立,政治上被狂热的军部和国民所绑架,无法采取理智的抉择,只能继续赌国运。

到1940年左右,日本国内流动资金消耗殆尽,财政濒于崩溃。日本已经丧失国际购买力,无法继续维持战争物资。此时欧美希望以经济打击迫使日本在中国问题上做出妥协,但实际上陷入疯狂的日本想要对华妥协已不可能。

美国在1939年决定《日美航海通商条约》在第二年1月后不再续约,为对日经济禁运在法律上做好了准备。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日本逼迫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切断对华援助通道。9月,日军强行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日本进驻越南,军事上是要切断中国外援,经济上是能取得大米、橡胶、矿产等紧缺物资。但是也直接威胁到了欧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促使美国决定对日禁运废钢等战略物资。

41年5月,美日开始谈判。7月,日军又出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开始对日禁运石油,日本战争机器即将停摆。

10月,日本政府决定战争。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发动918后,吞下东北,引起美国不满。美国担心在华利益受到日本侵害,于是照会日本要求日本放弃东北,退出侵占土地。引发两国矛盾,最终矛盾无法调和,引发战争。

在此之前,美国和日本是最大合作伙伴关系,一丘之貉。日本急需的石油、橡胶、钢材乃至大米等物资,均是由美国或英美控制下的东南亚殖民地出售。尤其是石油橡胶钢材等军用物资,美国的出口几乎占到日本进口的80%以上。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日本就已经成为美国养的一条狗了

只不过因为美国关心在华利益,要求日本放弃吃到嘴里的肉。而日本因为经济危机,对外战争转移矛盾已经成为首选,全面侵华战争已不可避免。而为了能够不再被美国拴住狗链,东南亚的英美法荷等殖民地也成为必争之地。而当时唯一能对日本海军构成威胁的就是驻扎在珍珠港内的美军舰队。

所以当日本不愿意停止战争,又极其需求东南亚的资源后,日本与美国的矛盾必然无法调和,那么先下手为强击破珍珠港内的美军舰队自然就提上日程。最后拿出的方案就是偷袭珍珠港了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所谓的「奇策」,918之后,如果继续留在国联里面,就可能会被经济制裁,日本就想出奇策,退出国联不就不会被制裁吗。为了缓和和英美外交关系,既然英美都反共,那就和德国签订反共协定。为了缓和和中国的关系,那就打到中国低头,所以发动了全面战争,刚开始只是说上海,接著变成南京,后来变成武汉,最后直接否认国民党政府否认蒋介石。总体来说,在明治时期,日本有个元老院,统筹日本政府军队外交,有那么一群人能够决定拍板,所以即使是三国干涉,朴茨茅次合约,也签了。到了昭和,那群元老都死了,日本没有一个这样机构来统合各个方面


北上?还是南进?

虽然没准还有别的选择(中国他啃不下,陷的死死地),但少壮派军人一定要为了天皇而战斗呀

北上,诺门坎被苏联红军爆锤,苏联红军可不是当年的沙俄旧军队。

南进?

emmm,你看我坐拥一票驱逐舰小学生,最强条约重巡,旗下违章建筑多炮塔神教不虚老美旧无畏铁王八,空母比老美还多

走,干他丫的

遂触发美帝战争机器生产加成1000000%

卒于蘑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