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再去一次啊!溫州永嘉楠溪江、芙蓉古城、麗水古街、倉坡古村

這裡簡直是仙境

 

暑假到大陸實習,這是我最愛的地方-溫州永嘉

 

溫州永嘉楠溪江最著名的是竹筏漂流 

我們抵達時已是下午時分。

大太陽下,我們搭上了竹筏,漂流在楠溪江上。

 

至今還記得漂流在江上的感覺,

楠溪江被佇立的山群包圍,漂流在江上顯得格外地渺小,聽著竹筏嘩拉拉的聲音,

感覺腳輕踏在水面上的涼意,偶爾,一陣風徐徐地吹來,好愜意阿~

大自然的SPA就是這種感覺,太棒了!

只可惜,我沒帶上手機拍照(以為是很刺激的漂流)...

 

接著,我們前往永嘉芙蓉古城,擁有長壽之村之名

 

 

 

 

左右長的像梅花的就叫做門楣,

在以前,僅有官吏所居之府才能有門楣,平民百姓和地方大戶人家是不准的。

以前人家說"門當戶對",兩戶人家身分是否相當,就是看門楣。

讓我想起一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門楣象徵地位,你家務農,終身務農,永不翻身,只能靠讀書翻身...

 

在芙蓉谷村這個地方,南宋時期,竟然出了18個進士,好厲害!

18金帶-->進士為官,腰圍金帶,以"金帶"代稱

 

在古代是這麼著:秀才、舉人、進士(如同現代學士、碩士、博士)

而進士皇帝親自主持考試的。

 

芙蓉村建築規劃很有特色,是按"七星八斗"規劃,意謂著天上星星與地上人才相對應,

有人說,芙蓉村因此而擁有七星八斗的人才輩出

芙蓉村建築請見下圖,或百度介紹: http://baike.baidu.com/view/710117.htm

你有看過在家看戲嗎?

家裡就有戲台子耶~

 

 

以前人家說出將 入相就是在這,

將和相分別是武官和文官,

出將就是派駐在外,成為指揮的將領,

入相則為回到朝廷,成為領導的宰相。

一個人若能出將入相便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明倫堂中的像便是孔子,牆上還有數筆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欽佩,短短的幾個字,道出許多的道理!

 

 

現今的芙蓉谷村還有人居住,保留最原始風貌,

雖然現在的外觀看起來簡陋,但建築的整體設計還能見當時意氣風發的姿態。

 

 

 

再往上走,便是麗水古街

 

麗水古街位於岩頭村村落東緣的蓄水堤上,此蓄水提建於明嘉靖年間,

當時的地方宗族規定提上只許種花種樹和建亭,不准經商。

清代時,岩頭村長堤成了鹽客必經之路,清末之際,則發展成具規末的商業街。

 

  

實在是,不哩阿水~(台語發音)

 

這裡人家都在江上洗衣服,

兩位小朋友實在非常努力的拍阿打啊的洗

 

真的很可愛又很有趣,在台灣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

 

洗完後,小弟弟與小姐姐拎著洗衣桶回家!

 

這裡的媽媽們也是,大人洗衣服,小孩玩水,

這裡的水真的很清澈耶!

 

 

 

 

 

 

 

發現這涼亭建築結構是採栓的方式,

 

 

最後,來到倉坡古村

倉坡古村比芙蓉古城和麗水古街更美、更...鄉下

 

踏進倉坡古村,映入眼簾的便是這般美景

  

完全沒修圖!!!

伴隨在這美景旁的是這顆836年古柏

 

真的老~的好有味道!

 

往裏頭走,是昆劇展覽館

 

永嘉昆劇又稱溫州昆劇,

百度-永嘉昆劇:

永嘉昆剧又称温州昆剧,是流行在以浙江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属于昆剧流派之一。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 永昆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 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打击乐方面也保存了较为古朴的汉族民间锣鼓点。

 

 

 

你知道李氏的由來嗎?

這裡同樣有戲台子

 

 這條街稱之"筆街"

看到照片中的筆架山嗎?

 

 

 

 

 

 

我好喜歡這裡

永嘉不僅擁有長壽村之名,還產18金帶,書香氣息濃厚,搭配這般景色,實在令人流連忘返

 

 

 

坐在江邊,風拂過柳樹,樹下有著羊兒追趕嬉戲、吃著草,

真的好棒!

 

來趟永嘉之旅吧!

推薦給愛大自然的你/妳~

 

 

【後記】

建議2天1夜或3天2夜,

要求住宿品質的話,建議住市中心,

有車最棒,或跟旅行團。

必備之物:好走的鞋、防曬、帽子、輕便衣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