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abeth Holmes。(图/取自美联社)

▲伊莉莎白曾经和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一起出席柯林顿基金会举办的活动。(图/取自美联社)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曾经是矽谷圈最炙手可热的医疗血液诊断公司Theranos跌落神坛,但是以创办人伊莉莎白‧福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为题材的纪录片、电影却陆续上映。HBO近日推出一部纪录片《发明家》(The Inventor),以约莫2个小时的片长铺陈Therano的兴衰,导演誓言要将「矽谷最大的骗局」摊在阳光底下。

伊莉莎白被誉为「贾伯斯第二」,19岁就从史丹佛大学退学,踏上创业之路,2003年成立高科技医疗血液诊断公司Theranos,重新组合英文单字「治疗」(therapy)和诊断(diagnosis),强调要以「最少的血量获得最完整的检测结果」,引领血液检测走向全新技术。

纪录片中提到,伊莉莎白把血检的机器取名为「爱迪生」,希望人人家中都能有一台检验器,她想推动了血液检验室电器化的慨念。多数人可能会好奇,伊莉莎白对于「血液」的执念从何而来,她解释,「自己从小就害怕针头,甚至一看到针头就晕倒」,她希望能够让病人少受点折磨,因此致力于新的检验科技,要抽取微量的血液完成多项检测。每每上台演讲,她总是秉著人道主义为本,要让所有生病的人都能够及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的黄金期,

▲Theranos  。(图/取自美联社)

▲Theranos总部外观。(图/取自美联社)

影片中还找来曾经在Theranos工作的员工,他们指出,「老板的做法是先射箭、再画靶,幕后一定有问题」、「公司的防护保密措施密不透风,不仅大楼的外窗全是防弹的,就连打字也受到监视。」接著还有员工推测,「伊莉莎白独特的嗓音根本是装出来的,只是为了模仿贾伯斯低沉的男中音,就如同她的总是穿著黑色高领毛衣加上休闲裤一样,意图塑造一种『怪人』的感觉。」

▲Elizabeth Holmes。(图/取自美联社)

许多网友在观看纪录片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太吓人了,那个声音是真的吗?」有国外媒体INSIDE EDITION特别访问了正音老师的说法,「伊莉莎白的声音是刻意装出来的,为了要和外表相符,让她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不少员工迅速离职,不过他们早在入职前就签下详细的保密条款,因此外人鲜少知道内部运作强况,此外,伊莉莎白诉诸感性的话术为她找来不少美国有头有脸的投资人,其中包括了美国前国务卿乔治·普拉特·舒兹(George Pratt Shultz)、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媒体大亨鲁伯特.梅铎(Rupert Murdoch)和美国甲骨文公司共同创办人赖瑞.艾利森(Larry Ellison)。另外还有威廉.裴瑞(William Perry)和詹姆士.马提斯(James Mattis),两位分别在柯林顿政府与川普政府的两位国防部长的军方代表,这样子的董事会名单和投资人更成为她最好的宣传工具。

振奋人心的奋斗故事,再加上自带领袖魅力的伊莉莎白瞬间袭卷了美国创业圈,她被《富比士》(Forbes)评选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翁」,《时代周刊》则封她是2015 年最具有影响力的百大人物。

Theranos短期内就进行了几轮募资,公司估值高达90亿美元,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革命技术,却存在著一个致命的危机,就是所谓的血检技术完全不存在。

▼《发明家》的预告。(影片/来自YouTube/HB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