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南澳海滩及内埤海滩昨天接连传出3起落海意外,酿5死1失踪1轻伤憾事。天气风险公司总监贾新兴于脸书po文指出,又看到不幸的新闻发生就在燕子台风距离台湾还很远时,其实疯狗浪有迹可循,常见的形成时机是在季风来临及台湾附近有台风时,提醒民众当气象局发布长浪警报,务必远离海边活动。

中央气象局今天傍晚持续发布长浪警报,观测到北部、东半部、恒春半岛、马祖沿海地区易有长浪发生,兰屿也观测到浪高1.6米的长浪。

贾新兴表示,每逢台风在台湾东方外海,距台湾还远,连海上警报都没发布时,总是会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到海边,波浪的大小与风的强度、吹风时间及风在海面吹过的距离成正比,在遥远地方形成而且能够跑到台湾的浪就叫涌浪(或长浪),所谓的疯狗浪就是大的涌浪。

涌浪为何会变成大的涌浪?贾新兴引述海洋大学教授的研究和气象局关于疯狗浪的说明指原因有三:当涌浪移动到岸边时,会与某地海边海水由于海底地形形成区域近岸浪,产生共振现象而变成巨浪;外海长浪在变浅之大陆棚上,由于相位速度变慢,波峰受波浪挤压而变高,而当波的振幅变大后,非线性所持有的陡峭化特性,会使得波峰高涨,冲到岸边形成巨浪;外海长浪传到近岸时,若逢近岸海流变化,常会形成大涌,并快速向岸边推进而与某地近岸浪作用,在矶岩或防波堤产生巨浪。

至于大涌浪形成的时机?贾新兴表示,大涌浪形成的时机是在季风来临及台湾附近有台风时,几个时间点要特别注意:冬天时,东北季风强盛时东北角海岸会有大涌浪出现;夏天时,西南季风强盛西南海岸线必须注意大涌浪的危险。另外,台风天最好不要去海边,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三天之满潮时间,若有季风或台风之因素存在,大涌浪出现的机会也较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