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中元节普渡由来,相传「目犍连」有天透过他的神通眼,看到自己死去的母亲混在恶鬼群里,饿的不成人形,于是目莲尊者用钵盛饭给母亲吃,谁知饭入目莲母亲的口,随即化为炭火。目莲看到母亲被受煎熬,内心痛苦不堪,于是去见佛祖,请求佛祖指点如何营救母亲脱离苦海?

 佛祖说:「你要救母亲不是一个人就能办得到,必须结合所有僧侣和众神的威力,在农历七月十五当天罗列百味五果供养众饿鬼,这样才可以拯救陷在地狱的母亲,也可解救别人的父母脱离苦海。」

 于是目莲尊者照著佛祖的指示,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备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终于解救了母亲,并且也普渡了别人父母亲。佛教称中元节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盂兰」意思为「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意为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民间所谓的「中元节」,实际上是由道教「中元祭」与佛教「盂兰盆会」融合而成。因为中元祭与盂兰盆会都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所以农历七月十五就演变为今日大家所说的「中元普渡」节。

 全台湾各地庙宇都在中元节举办传统的普渡活动,如基隆最具特色的放水灯和宜兰的抢孤活动;而大甲镇澜宫则会在中元节这天,邀请当地的总铺师在庙前广场举办普渡美食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镇澜宫往年举办的中元普渡展,总铺师都会在菜色上使出浑身解数,以博得众人的喝采,
但今年的普渡美食展,好像简单了些…盘子直接放个摆饰品?(↑)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而上面这两道菜,左盘只在五只小碟子上绑束草菇;右盘只切条鱼,再切些红辣椒当装饰。(↑)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不过有些总铺师仍然很敬业,让人看了有种色、香、味俱全的感觉。(↑)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2018镇澜宫中元节普渡展

上左图盘缘摆放的是面包,并非磨菇哦;上右图为西瓜雕刻。(↑)

镇澜宫

 镇澜宫庙宇历史:相传清雍正八年(1730年)福建莆田湄洲人林永兴向湄洲妈祖祖庙分灵一尊天上圣母神像香火移民来台,于大甲定居,原本供奉在林家,清雍正十年(1732年)信众纷纷参拜,经林永兴同意,地方士绅为之建祠奉祀。乾隆卅五年(1770年)改建,名曰「天后宫」。

 乾隆52年(1787年)重建,载于台湾府淡水厅文献中。由大甲分司宗觐庭、进士陈峰毫、士绅连昆山和平埔族原住民头目巧化龙等著名檀越,屡次重建,扩大庙宇,以天后能镇海安澜(据说以前庙宇前方约1、200公尺就是大海),改称为「镇澜宫」。(取自维基百科)

镇澜宫

大甲镇澜宫,俗称大甲妈祖庙、大甲妈;地址:台中市大甲区顺天路158号;
沿大甲火车站前的蒋公路行走约200公尺处,主奉天上圣母,为台湾妈祖信仰的知名庙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