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军皮勒号巡逻舰Gregorio Del Pilar (PF15)。(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菲律宾海军皮拉尔号巡逻舰。(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8月29日菲律宾海军吨位最高主力战舰「皮拉尔号」(BRP Gregorio del Pilar FF-15)于南沙海域半月暗沙搁浅,引发各方揣测真正原因,但从马尼拉迅速通报北京,以及大陆所采因应措施观察,菲律宾葫芦中应不会另藏膏药,北京亦顺势展现掌控南海能力,值得吾人关注。

首先皮拉尔舰搁浅半月暗沙系位于南沙南华水道东端入口,1937年该水道由美国海军救难舰USS Pigeon(ASR-6),完成测绘作业后,才确认命名为USS Pigeon Passage;并将其南侧「无乜礁」(乜音同咩)顺势从Tennent Reef另行命名为Pigeon Reef。

当时日本、英国海军、美国海岸防卫队以及美国海军都在南海测绘,相互比对资料援引岛礁水道命名。但就两岸来说,则依传统将此水道,依其西侧入口南侧华阳礁加以命名;并于1983年正式确认其名称为「南华水道」。

南华礁渔民称其「恶落门」,西方则称Cornwallis South Reef。1935年先由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定名为「南康华里礁」,1947年再由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定名为「南华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则沿用中华民国定名,公布标准名称为「南华礁」。

其次皮拉尔号系于半月暗沙北端搁浅,而南华水道却在该礁沙南部,实在有违常情。依据美海军所刊南海航行指南,明确建议若无强烈军事与经济需求,宜尽量避免穿越海图标示不一,水文资讯多所矛盾之南华水道;从航海专业判断,菲舰在此搁浅,必是多项航海技艺失察,才会如此离谱。

行船走马三分险,大哥也别笑二哥;2012年7月11日19时解放军海军编号560东莞舰,亦在南华水道执行巡逻任务时搁浅半月暗沙,经过友军兵力救援后,总算在7月15日5时顺利脱险,尽管人员并无伤亡,但舰艏轻损亦是灰头土脸收场。

但若回顾当时菲国反应,其实亦与目前大陆网民相差不远,就是因为1999年5月9日,菲国曾以菲舰马德雷山号登陆舰(LT 57 Sierra Madre)于仁爱礁坐礁搁浅作为口实,企图侵占岛礁,此事目前仍无法收场,造成猜疑亦不令人意外。

当本次海事案件发生后,在情况见诸于媒体前,大陆海上执法舰艇抢先赶抵现场戒护,海上搜救船「南海救115」亦自渚碧礁紧急启航直驶半月暗沙海域待命救援,整体反应处置明快果断。

其实这不但显现出大陆在南沙海域监侦掌控与通信截听能力,更以具体行动透过展示海域救难能量,对国际社会显现其提供公共服务诚意,但隐约之间亦透露出其军事作战实力,产生战略吓阻作用。

因此国际社会解读马尼拉主动通报北京此次意外,应当是在顺利协商南海行为准则氛围下,不愿另生枝节;但殊不知当整个海事意外现场,基本上已遭大陆完全掌控,马尼拉只能顺势而为,尽量藉外交辞令挽回颜面。台北应当思考,国际社会向来现实,回避经略南海,缺乏具体实力,最后岂能维护主权?

延伸阅读

张竞/南海协议内容曝光显现矛盾

张竞/中菲联手掀南海风云?

张竞/中日改善关系 台北束手无计

张竞/台美军事交流升温 该惊叹还是惊吓?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云论作者张竞(图/张竞提供)●张竞,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