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我的女儿是一个长相甜美,特别懂事乖巧的孩子,非常招人喜欢。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自信,比如老师提问时,她会非常紧张的低下头,不敢看老师,手使劲的拽自己的衣脚。课间同学们在玩耍时,自己内心特别想去,但是总担心别人会拒绝自己,而不敢上前。

  幼儿园里有这样一幅场景:

  下课后,大部分小朋友都在操场玩耍,有跳绳的、有踢毽子的、有扔沙包的、有打皮球的、有玩滑滑梯的,大家玩的热火朝天。而旁边站着一个小男孩,看上去特别羡慕别人,但却没有参与进去的意向。老师走上前去问他:“你怎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呢?”小男孩说:“我玩的没有别人好,怕他们不跟我玩。”

  可能有家长深切感受过这种无奈,就是孩子内心特别的自卑,总担心自己做的不如别人好,而遭到别人的嫌弃。这种自卑的心理,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能感觉到。比如……

  无论孩子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看着父母的脸,胆怯的问:“我会不会?”“我行不行?”有时候因为担心某件事做不好,而拒绝去做这件事。他们往往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父母的鼓励,父母的督促后,才会勉强的去做。

  在自卑孩子的心里,他们会觉得,自己胖一些会被嘲笑、自己学习差会被嘲笑、自己眼睛小会被嘲笑,好像一丝丝的缺陷,都会成为自卑的理由。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自卑的苗头,就需要马上帮助孩子纠正,让孩子能自信、快乐的成长,因为不自卑的孩子更美!

  家长做到这3点,你的孩子会更自信!

  一、给孩子灌输一种“我可以”的理念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

  一位国外的心理学家,去一所普通的学校做调研。一位老师问他:“你能不能不看学习成绩,挑出班里智力比较高的学生?”心理学家回答:“当然可以。”于是,心理学家环顾了一圈学生,随意指了几名学生,并且让老师做了记录。其他的学生都非常羡慕和嫉妒,老师也特别重视这几位学生。

  一年以后,心理学家再次去学校调研,询问老师那几位学生的情况。老师非常兴奋的说:“那几位学生,在经过你的亲点后,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跟变了个人似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他们智力超群的?”心理学家说:“我什么都没有参考,就是随便指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否想到了些什么?那些本来普普通通的学生,因为得到了心理学家的亲点,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得到了老师的重视,所以真的就变成了“天才”。也就是说,当孩子充满了自信时,那就真的可以做成一件事,因为孩子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

  二、鼓励孩子去“抢风头”

  因为自卑,一些孩子不愿去去“抢风头”不愿意去表现自己,他们总是习惯站在最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当孩子有这种思维时,就代表了自卑情绪在作祟,这个时候假装应该鼓励孩子去“抢风头”,去和别人竞争。

  小青上小学的时候,也是非常的自卑,特别的害羞,就连跟异性说话,脸也会通红通红的。在课堂上,她从来没有主动举手发言过,也从来不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小青的口头禅就是“我不行”。为了让小青变得自信,父母专门给小青报了几个兴趣班,有“主持人”、“书法”、“绘画”、“乒乓球”,这些项目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后,小青开始超越大多数同学。

  在经过跟老师的细心沟通后,老师也开始主动要求小青去尝试。一开始小青也是非常害怕,不愿意去展示自己,可是经过几次成功的展现,发现身边同学都很崇拜自己后,小青慢慢的恢复了自信。班里组织的活动敢参加了,课间也开始主动教同学打乒乓球,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后,小青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从这些不自信的孩子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

  他们不敢去做、不敢尝试,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自己会失败、担心别人嘲笑自己,总是把最坏的结果看的那么重。所以,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多经历,让孩子多感受成功的喜悦,不要把最坏的结果,看的那么重!

  有研究显示:越是自信的孩子,做事情越容易成功,越自信的孩子,在别人的眼里越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