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碧八大法則-波 浪 理 論 -費波納奇數列

葛蘭碧八大法則之說明:本法對「趨勢」及「買賣點」的選擇極有助益。
葛蘭碧八大法則不管是運用在期貨的買賣點判斷、或作為選擇權買方或賣方的進場依據,都非常的有用,特別是對趨勢的研判、可提供迅速且有效的準確性。

    在買賣點的判斷,主要是當價格穿越移動平均線的同時,即視為買進與賣出訊號發出的依據,在觀察走勢及買賣點時可同時配合艾略特波浪理論:一、三、五波為攻擊波、而三波調整波A、C同向,如此會有更明確的輪廓。     右圖是實際的加權期貨走勢圖,時間是民國82年至85年共三年的時間,它的週線圖很漂亮的呈現了波浪理論的上升五波、及下降三波,並揭示了葛蘭碧八個最佳進場點。     利用葛蘭碧的理論來判斷趨勢,主要便是以價格與簡單移動平均線之位置加上均線斜率來決定,當價格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時,加上均線斜率為正,則股價就屬於上升趨勢,反之當價格在均線之下,加上均線斜率為負時,則屬下跌趨勢;在操作上即是根據此來做進出準則,上升趨勢即偏多操作,下跌時當然是偏空操作。
    
 

買進時點: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斜率趨向為零),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有較明顯之紅K棒站上),這就是買進訊號。(通常此時為上漲的初升段,易上下震盪洗盤,故口數部位不建議過大。)

 

2.股價雖跌破平均線之下,但隨即又回復到平均線之上時,且移動平均線有向上揚升之跡象,這就是買進訊號。(此時在型態上容易發現W底、並常發生在波浪之第3波。)


3. 股價走勢在平均線之上,且均線斜率一直向上,但目前價格從回檔下跌走勢翻揚向上,(可用較小級距之KD指標向上交叉做判斷),此為加碼買進訊號。(若不跌破均線、代表強勢上漲,此時回檔極淺,通常為0.382左右。)


4. 股價目前處於下跌趨勢,均線明顯向下,若突然暴跌,且與均線正乖離過大,可買進搶反彈,因為股價通常會再度趨近於移動平均線。(常為末跌段的表現,C波機率較高,一般將此定為出場點而非進場點。)


賣出時點:
5. 移動平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線時,這就是賣出訊號。K線圖上有盤頭的跡象(特點:通常在頭部時,MACD指標易有背離現象產生。)


6. 股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線,但隨即回到平均線之下,而且平均線從向上轉平甚至下彎時,為賣出訊號。(同2、易為起跌段、可準備加碼放空操作。)


7. 股價走勢線走在平均線之下,且均線斜率向下,股價反彈後再次轉弱,為強烈賣出訊號。(同3、此時容易出現加速趕底的狀況,若運用選擇權買入賣權會有極大之獲利。)

 

8. 股價在上升且走在平均線上,突然暴漲導致正乖離過大,因為股價會再度趨近於移動平均線,所以這也是賣出訊號。(發生於第3、5波,而以第3波所揭露之波浪意義較大、第5波或末波段時易伴隨指標背離。)

 

葛蘭碧八大法則之四句真言詩

進場點一:一夫當關、春江水暖鴨先知。趨勢的開始一定要夠明顯…

進場點二:接二連三、長江後浪推前浪。看到買點二就知道接下來會有買點三了…

進場點三:排山到海、大雨欲來風滿樓。暴利的背後代表風險,短進短出應會相對安全的…

進場點四:置之死地、小心駛得萬年船。這時進場,純逆勢交易,不是不行,小心一點比較好。

==================================================

波 浪 理 論 簡 介 :本法對「損益比」的依據有一定的參考性
    波浪理論是相當有名的技術指標分析方法,不管是運用在股票選股、或期貨的進出場點、支撐壓力的判斷,甚至是選擇權交易策略的擬定,都扮演非常有效的角色,唯仿間人士因不了解技術指標的精神,誤認為技術分析是絕對的真理,導致在學習波浪理論時,先給予過大的期待,如此一來,當預測不如預期,便將它棄如敝屣,實屬可惜,因此特為文論述如下: 波浪理論基本節奏:由五波段上升(又稱攻擊波),三波段下降(又稱調整波)所形成完整週期。
攻擊五波
第 1 波:
成交量與寬度的增加。(寬度在股市中可講成是各類股的輪動)第1波大部分都是在盤底時不知不覺中完成而容易被視為反彈波;特別是領先股票在此波時已出現一波比一波高,且低檔有愈墊愈高之傾向(有第三小波的味道)。
第 2 波:
隨著第1 波而出現的第 2 波調整波通常都比較大(深)。所以會很明顯的有大量的賣空。而此時行情總是飄忽不定,甚至複雜到難以判別波形結構。這也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相信整個走勢還在低迷的階段,但成交量越來越小,振幅比較細或價格趨勢較不穩定,反映出賣壓逐漸衰竭。如上所述調整幅度較大,常讓人誤判下跌波的熊市尚未結束。
反轉型態(如頭肩底、W底、三重底…等等)通常在此波結束後確認。
第 3 波:
這一波是主升段,具有爆炸性狂漲,時間最長,幅度最大,成交量最大,也最容易走出延長波。且此時基本面會出現逐漸有利的報導。
半數以上的投資人都開始進場買賣了。大約30% ~ 40% 保守的投資人還在等待回檔再買,可是事與願違,這波段的回檔都比較小,也就有報紙上常見的辭彙『看回不回』這種說詞。
且遇利空不回,利多大漲,所以這一波的K線圖表中一般都會有跳空缺口出現。
第 4 波:
這波通常以三角形調整波出現的機會比較多;不過基於交替原則,波形必須有別於前面的第二波。而通常走勢較為簡單且快速;又浪底不應該低於第1波的波頂。
次級股票通常於此時開始下跌。
第 5 波:
瘋狂熱賣的狀況下,前面提及的 30% ~ 40%保守的投資人,大部分會在這波中抓狂而投入。正常狀態這波的幅度都比第 3 波小,但這不是絕對的,當市場樂觀情緒高漲時,就會出現延長波。
頭肩頂的頭部,都在這裡成形。左肩為第三波。右肩為 b 波。


攻擊波
假如第一波和第三波之波動長度(或長相)相當,則第五波將很可能出現一個延伸的大浪;尤其是第五波之成交量較第三波擴增時。
反過來說,如果第三波衍生延伸波,第五波理應相似第一波之結構。

調整三波
第 A 波:
市場上會認為這只是下一個上漲走勢必經的調整波而已。而個別股票初見技術上具殺傷力的裂痕,但散戶投資人無視於此,仍然群湧買進。
第 B 波:
這波的升勢會比較情緒化。市場人士都誤認為上一個上升波浪尚未結束。但有四點可以大膽預言:
一:是騙人的;叫人上當的把戲。
二:多頭陷阱;投機者的天堂,也是散戶心態上的放縱。
三:僵化,不知變通的自滿。
四:最後注定要完全被C波拉回。
適當的寬度通常是推動波的特性,修正波並沒有此特性。
一般說來,中級波以下的b波通常表示成交量遞減;而基本波級以上的b波通常表示群眾的廣泛參與,其成交量遠大於前多頭市場之量。
第 C 波:
破壞力極強,如同第 3 波的特性,全面下跌。一片套牢聲,大家漸漸的遠離號子,不敢看盤。當號子沒人時,又會開始默默的進行另一個迴圈中的第 1 波。
附屬第 d 波:
除了擴張三角形裏的”d”波,其它的d波經常會有成交量的增加。
此波有修正波的特性,也有第一波的特性。
附屬第 e 波:
對大多數市場觀察家來說,是新頂點之後的另一個下跌走勢的開端;新聞媒體經常也在此推波助瀾。
e波總會似是而非的衝破三角形之邊線,更使投資人深信市場的空頭走向;且因e波是最末波,所以投資者心理與第五波類似。
所以:請準備往相反的方向走。K線圖上為破底穿頭盤。

 
波浪之間的比例原則
波浪理論可用來推測市場的漲幅和跌幅,主要是採取黃金分割率和費氏級數之神秘數字去計算。
如:C波是A波的一倍或1.618倍,而一個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618,另一個高點又再乘以1.618,包含股票與期貨分析皆可以此類推,唯在使用前務必先了解商品特性,才不致於有誤用之慮。
另外,下跌浪也是這樣,一般常見的回檔或反彈幅度比率有0.236(=0.382*0.618)、0.382、0.5、0.618等。
計算比例原則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知道目前的投資是否符合「正期望報酬率」,由於行情變化莫測,堅持方向者一旦遇到不如預期的走勢,其損失往往非常巨大,故在此建議投資人,學技術分析跟學任何東西一樣,只有能夠累積下來的專業才是值得學的,所以訓練自己計算「益損比」的能力,遠比訓練自己「判讀方向」的能力更為實際。

結論:
艾略特波浪理論,對於參與人數眾多的市場準確性會較大,如加權指數、成交量大的熱門股。投資人若看完波浪的介紹後,若仍是對「損益比」的運用毫無概念,那就一定要先了解
技術分析的精神,再開始運用上文所提到的波浪特性,而非著重在支微末節,如此方有可能將波浪理論的好處、換成實際的存款收入。
====================================================

費波納奇 (Leonardo Fibonacci) 簡介:

費波納奇出生在義大利比薩, 大約生於西元 1170年與 1180年之間. 他是中古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 他寫了三本數學鉅作: Liber Abacci (算學) 於 1202 年出版, 1228年再版, Practica Geometriae (幾何習作) 於 1220年出版, 及 Liber Quadratorum (二次數學).

費波納奇在地中海作了多次旅行. 在一次赴埃及旅行之後, 出版了 Liber Abacci (算學), 向歐洲介紹十進位制, 包括以 0 為十進位計數法的第一個數字. 此一計數法包括了 0, 1, 2, 3, 4, 5, 6, 7, 8 及 9 的符號, 又稱為阿拉伯數字. 費波納奇透過其著作將新制度引進歐洲, 取代了使用久遠的羅馬數字制度, 使數學在中古時代復活.

費波納奇數列 (Fibonacci Sequence):

在 Liber Abacci (算學) 中, 費波納奇提出以下問題:

在一個圍繞的區域內, 如果一對兔子於第二個月開始, 每個月繁殖一對子兔, 一年後這一對兔子共可繁殖多少對兔子.

這個問題的解答產生了一系列的數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一直到無限大, 此一系列數字又稱為費波納奇數列.

在數列中, 任何相鄰二數的和等於數列中下一個較大的數字.

任何數對其次一個較大數之比率約為 0.618 比 1, 而對其次一個較小數之比率約為 1.618 比 1. 數字愈大, 兩數間之比率愈接近 0.618 與 1.618. 數列中, 間隔數字之比率約為 2.618, 或其反比為 0.382.

1.618 或 0.618 又稱為黃金比率 (Golden Ratio).

艾略特在 Nature's Law (自然法則) 書中, 特別提到費波納奇數列正是波浪理論的數理依據. 波浪理論足以證明股票市場走勢型態具有強烈傾向與費波納奇數列所呈現的型態相一致.

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波浪彼此間之時間與波幅的比率關係. 股票市場的波動經常符合黃金比率所顯現的關係, 並協助產生正確的波浪面貌. 事實上每一個波浪均與其相鄰波或間隔波有關, 它們之間的比率均來自費波納奇數字之比率.

波浪形成的分析必須優先於波浪間所隱含的比率關係之分析. 在進行比率分析時, 我們有必要去瞭解及運用艾略特計數與標記方法, 來決定首先應自何點開始計算波浪起點.

在波浪理論中, 時間不是可以預測的. 然而, 以費氏數列為根據的時間波常常符合波浪走勢. 艾略特說時間常常順應波型, 而這也就是時間的意義. 在波的分析裡, 時間波若與價格目標及波計數相吻合時, 常常可以指出轉折點可能出現的時期

===============================================

以上這三個東西運用得宜

如在搭配量價結構

經常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驚人獲利

有空就學一學吧

真的很好用

http://tw.myblog.yahoo.com/an-560521/article?mid=-2&prev=4616&l=f&fid=8

 

======================================

 

※黃金比率和費波納奇數列

 

黃金比率和費波納奇數列

 

一、斐波南茜數列為波浪理論的結構基礎

艾略特,波浪理論的開山祖師,在1934年公開發表波浪理論,指出股市走勢依據一定的模式發展,漲落之間,各種波浪有節奏地重複出現,艾略特創立的波浪理論,屬於一整套精細的分析工具,包括下列三個課題:1、波浪運行的形態;2、浪與浪之間的比率;3、時間星期。

艾略特在1946年發表的第二本著作,索性就命名為《大自然的規律》(Nature's Law)。波浪理論第二個重要課題,系浪與浪之間的比率,而該比率實際上跟隨神奇數位系列發展。艾略特在《大自然的規律》一書中談到,其波浪理論的數字基礎是一系列的數列,是斐波南茜在13世紀時所發現的,因此,此數列一般卻稱之謂斐波南茜數列。

神奇數位系列本身屬於一個極為簡單的數位系列,但其間展現的各種特點,令人對大自然奧秘,感歎玄妙之餘,更多一份敬佩。

 

其實早在中國《道德經》第四十三章中就道出了神奇數位系列的真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神奇數位系列包括下列數位: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無限。

 

構成斐波南茜神奇數位系列的基礎非常簡單,由123開始,產生無限數位系列,而3,實際上為12之和,以後出現的一系列數位,全部依照上述簡單的原則,兩個連續出現的相鄰數字相加,等於一個後面的數字。例如35等於858等於13813等於21,……直至無限。表面看來,此一數位系列很簡單,但背後卻隱藏著無窮的奧妙。這個數列被稱為費波納奇數列。這個數列有如下特性:

 

(1)任何相列的兩個數字之和都等於後一個數字,例如:

   112

   235

   5813

   144233377

   ……

(2)除了最前面3個數(1,2,3),任何一個數與後一個數的比率接近0.618,而且越往後,其比率越接近0.618:

   3÷50.6

   8÷130.618

   21÷340.618

   ……

(3)除了首3個數外,任何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比率,接近1.618。有趣的是,1.618的倒數是0.618。例如:

   13÷81.625

   21÷131.615

   34÷211.619

   ……

二、平方的秘密

 

俄羅斯著名數學家韋羅斯利夫,曾經發表的神奇數字研究論文報告中,提示許多有關斐波南茜神奇數字的神秘性,其中之一就是神奇數字平方的秘密。

 

1、由1開始,可能隨意選取連續出現的相鄰兩神奇數位,數目可不限,先將這些神奇數位進行平方,然後將平方所得數字進行相加,其和必定等於最後一個神奇數字與接著出現的下一個神奇數字相乘。

 

2、除了上述出現的兩個連續出現的神奇數字的平方具有的神奇的關係外,還具有兩個相隔出現的神奇數位平方的神奇關係。其方法就是兩相隔神奇數位的高位神奇數位的平方減去低位元神奇數字的平方,兩平方數字之差的結果必然屬於另一個神奇數字。例:

  5×5-2×2=21   8×8-3×3=55   13×13-5×5=144……

 

由上述分析,讀者不難理解,平方在波浪理論的定量分析上亦佔有一定的地位。例如,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驚世股票豫園商城從其100元的票面飆升至10000元之上,正巧是其起始價的平方值附近。是否我們可斗膽地說,滬市的起點是100附近,則未來等待它的目標10000點?!

 

三、神奇數字比率

 

波浪比波浪之間的比例,經常出現的數位,包括0.236,0.382,0.618以及1.618等,這些數字中的0.3820.618我們亦稱之為黃金分割比率。實際上,上述比率的來源,亦來自於神奇數位系列。

  1、在斐波南茜的神奇數位系列中,任取相鄰兩神奇數位,將低位元的神奇數位比上高位的神奇數位,其計算的結果會逐漸接近於0.618,數值位元愈高的數字,其比率會更接近於0.618

  2、在斐波南茜的神奇數位系列中,任取相鄰兩神奇數字,若與上述相反,將高位的神奇數位比上低位元的神奇數字,則其計算的結果會漸漸趨近於1.618。同理,數值位取得愈高,則此比率會愈接近於1.618.

  3、若取相鄰隔位元兩個神奇數位相除,則通過高位與低位元兩數位的交換,可分別得到接近於038.22.618的比率。

  4、將0.3820.618個重要的神奇數字比率相乘則可得另一重要的神奇數字比率:0.382×0.618=0.236 上述幾個由神奇數字演變出來的重要比率:0.236,0.382,2.618以及0.5(其中0.2360.618是著名的黃金分割比率)是波浪理論中預測未來的高點或低點的重要工具.

 

四、神奇數字與股價波浪

 

在波浪理論的範疇內,多頭市況(牛市)階段可以由一個上升浪代表,亦可以劃分為五個小浪,或者進一步劃分為二十一個次級浪甚至還可以繼續細分出長至八十九個細浪,對於空頭市況(熊市)階段,則可以由一個大的下跌浪代表,同樣對一個大的下跌浪可以劃分為三個次級波段。或者可以進一步地再劃分出十三個低一級的波浪甚至最後可看到五十五個細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不難理解地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完整的升跌迴圈,可以劃分為二、八、三十四或一百四十四個波浪。在此不難發現,上面出現的數目字,包括123581321345589144,全部都屬於神奇數位系列。

 

浪與浪之間的比率關係,亦經常受到斐波南茜神奇數位組合比率的影響,下面我們介紹神奇比率與度量浪與浪之間的比例關係的具體運用:

  1、對於推動浪來說,如果推動浪中的一個子浪成為延伸浪的話,則其他兩個推動浪不管其運行的幅度還是運行的時間,都將會趨向於一致。也就是說,當推動浪中的第三浪在走勢中成為延伸浪時,則其他兩個推動浪,第一浪與第五浪的升幅和運行時間將會大致趨於相同。假如並非完全相等。則極有可能以0.618的關係相互維繫。

  2、第五浪最終目標,可以根據第一浪浪底至第二浪浪頂距離來進行預估,他們之間的關係,通常亦包含有神奇數位組合比率的關係.

  3、對於A-B-C三波段調整浪來說,C浪的最終目標值可能根據A浪的幅度來預估。C浪的長度,在實際走勢中,會經常是A浪的1.618倍。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下列公式預測C浪的下跌目標:A浪浪底減A浪乘0.618 4)對於對稱三角形的整理形態的波浪走勢來看,在對稱三角形內,每個浪的升跌幅度與其他浪的比率,通常以0.618的神奇比例互相維繫。

 

所以,波浪理論與神奇數字,關係親密。為使讀者能較好地運用神奇數字對波浪的定量分析,下面列出與神奇數字比率及其派生出來的數字比率的特性:

(一)0.382:第四浪常見的回吐比率及部分第二浪的回吐百分比,B浪的回吐過程(ABC浪以之字形運行);

(二)0.618:大部分第二浪的調整深度。對於ABC浪以之字形出現時,B浪的調整比率。第五浪的預期目標與0.618有關。三角形內的浪浪之音質比例由0.618來維繫;

(三)0.50.50.3820.618之間的中間數,作為神奇數比率的補充。對於ABC之字型調整浪,B浪的調整幅度經常會由0.5所維繫。

(四)0.236:是由0.3820.618神奇數字比率相乘派生出來的比率值。有時會作為第三浪或第四浪的回吐比率,但一般較為少見,常常是在事後才如夢初醒,調整過程已經結束;

(五)1.2361.382:對於ABC不規則的調整形態,我們可以利用B浪與A浪的關係,借助1.2361.382神奇比例數字來預估B浪的可能目標值;

(六)1.618:由於第三浪在三個推動浪中多數為最長一浪,以及大多數C 浪極具破壞力。所以,我們可以利用1.618來維繫第一浪與第三浪的比例關係和C 浪與A浪的比例關係;

 

對於斐波南茜神奇系列數位,讀者已經瞭解到在波浪理論中,尤其在對波浪理論的定量分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0.3820.618為常用的兩個神奇數字比率。其使用頻率較其他的比率要高得多。 在使用上述神奇數字比率時,投資者和分析者若與波浪形態配合,再加上動力系統指標的協助,能較好地預估股價見頂見底的訊號。

  另一方面,如果回吐幅度超過45%,則可以斷言0.382的支撐或阻力作用已失去。

 

同樣,當調整幅度起過70%時,亦表明0.618防線宣告失守。根據上述原則,投資者在具體操作時可以利用它來設置停損點。

                                         --- 摘自華爾街證券書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