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写小说,书中给所有中国孩子强制服用牛奶。然后我说你这样不科学,亚洲人体质不适合喝牛奶,体内缺乏乳糖酶,就算强迫身体适应牛奶,也对身体有伤害。作者说中国人乳糖不耐受是因为从小牛奶喝少了的缘故,从小喝牛奶就不会乳糖不耐受。随后被喷「看点地摊文学就来装生物学家」,我真的很委屈啊,我只想把我知道的说出来而已,难道因为没有卖萌而被理解为装逼吗?


我从记事开始每天就得喝半斤以上的牛奶,直到工作后才会偶尔忘记。从未有过任何不良反应。就是嘴越来越挑了,已经可以喝出大致保质期了。

轻度反应可以建立耐受啊。

划重点,轻度。


可以喝无乳糖牛奶,伊利舒化奶,蒙牛新养道。二者都把乳糖分解掉,我喝著就不拉肚子了。
建议不要很多人都建议喝冰水,认为这样可以环境胃热的问题

也有文献证明冰水比开水,更能预防一些疾病

但是国人还是喝不惯冰水符合国人体质,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国人不要喝牛奶,多喝粥,豆腐脑,豆浆,这些
....能不能引诱我不知道,但是受不了就不要喝了。我就是严重的乳糖不耐,只要是奶制品就不行。我本身也不喜欢牛奶。小时候家人不知道这个,总是每天喝,痛苦的要死,身体也很难受。还好我有一个表姐是肠胃科的医生,给我检查以后就禁止家人再给我喝牛奶,从此解放了出来

首次被邀请,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数据也没有理论支持。不过我尝试过一个月,乳糖不耐受并没有改善。

我现在每天都喝不含乳糖的牛奶,在国内我经常买X牛旗下的一个牌子的不含乳糖的牛奶喝。国内做不含乳糖的牛奶品牌还是比较少,不过相信以后会多起来的。


顶上说自己无所谓的,你们知道严重的乳糖不耐受会致死吗?看下《日式面包王》第二集吧!

可以的,有文献为证:

这是一篇于1996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应该是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的文章,题目是"Colonic adaptation to daily lactose feeding in lactose maldigesters reduces lactose intolerance"(有点绕,大意是「乳糖消化不良者每日摄入乳糖产生的结肠适应可以减少乳糖不耐受」)

用Google翻译一下摘要(我稍微改一改):

我们进行了盲法控制交叉研究,以确定每日乳糖喂养对结肠适应和不耐受症状的影响。对9名乳糖消化不良者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在喂食乳糖16天后,粪便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加了3倍。为了确定这种适应对呼吸氢和不耐受症状的影响,将20名乳糖消化不良成人随机分配到乳糖或葡萄糖补充剂10天(第1-10天),在第12-21天交叉到另一个时期。通过每隔一天调整剂量,将糖剂量从0.6增加至1.0g.kg-1.d-1,再分为三个相等的剂量。乳糖补充期间的症状和乳糖和葡萄糖喂养期间症状的比较显示没有显著差异。在第11天和第22天,在整夜禁食后施用较大剂量的乳糖(0.35g / kg),并且小心地监测呼吸氢和不耐受症状(腹痛,胃肠胀气和腹泻)8小时。与葡萄糖期相比,在乳糖期结束时进行研究时,乳糖激发后的肠胃气道通过频率和肠胃张力严重程度降低了50%。在乳糖喂养期(9 +/- 38ppm.h)之后,与葡萄糖期后相比,每小时呼吸氢浓度(1-8小时)的总和显著降低(385 +/- 52ppm.h,P &< 0.001)。我们得出结论,结肠能够适应经常性的乳糖摄入,这种适应减少了乳糖不耐症状。

所以这篇文献证明了乳糖不耐受人士如果天天喝奶的话,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乳糖的。。


这个也不一定啊,中国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应该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只是人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另外还涉及饮用量的问题,一般少喝一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是中国南方人,这地方从来没有过喝牛奶的习惯,因为没有畜牧业,但我曾在西北待过一年经常喝,有时能喝一升,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啊,个体差异也同样,我爸不就不能喝,酸酸乳他喝了都胀气拉肚子,我啥事没有


乳糖酶的分泌能力会随著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有乳糖不耐受肯定要吃乳糖酶才能分解乳糖的,别的物质分解不了乳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