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现代物理学的联系是自波尔以来很多物理学家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之间的联系之密切程度可能比我们所能想像的还要高许多。

05年夏天,读过《时间简史》之后,又一次拿起了二十年来一直反复阅读的《老子》,当读到第十四章时,发生了奇妙的联想,眼前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俨然是物理学不确定性原理的翻版,而「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又是光速恒定原理的准确表述。在《时间简史》中,霍金以两个原理为基础构建了描述宇宙诞生及发展的大爆炸理论,而《老子》的第十四章中通过「复归于无物」将两个原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奇妙的联想所产生的兴奋让我进一步在《老子》中寻找现代物理学的影子,果然在《老子》二十一章中找到了对黑洞的精确描述;在第二十五章中看到了大爆炸理论所展示的宇宙的诞生和演变;在第四章中看到霍金为了描述宇宙之初由于时间刚刚诞生使得数学推理工具没有可依据的时间轴所设立的虚时间;同样在第四章可以看到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的最新贡献--黑洞辐射;更令人惊奇的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原则,「费恩曼历史求和」所阐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正是《老子》二十一章中的「自今及古」。《老子》与现代物理学的吻合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吻合,霍金在《时间简史》和《大设计》中所介绍的物理、宇宙理论,其中所有的重要环节和原理都可以在《老子》中找到精准的、并且是更加简练的阐述。尽管《老子》与现代物理学成果的吻合著实令人惊奇,但更令人著迷的是老子是怎样发现这些真理的。显然,和今天的我们不同,老子没有现代物理学的观测手段,也没有两千多年来人对宇宙认识的积累。那么,发现同一个自然真理的老子走的只能是一条与物理学家不同的路,用的只能是与物理学所不同(观察自然、宇宙)的方法。老子自己说的清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通过人来了解地、通过地来了解天、通过天来了解道、了解了道就可以了解道所创生的万物自然。显然,老子告诉我们他是通过了解人来发现今天物理学家通过物理理论、天文观测所获得的宇宙真理的。现在,当我们假设老子用与物理学迥然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观察人的方法发现了宇宙万物所遵循的规律(老子称其为「道」)时,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推论就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物质宇宙与人文精神虽然看上去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源自同一个起点。就如同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虽然走的路线不同,铁路线两侧的景观不同,但顺著它们都能找到北京这个共同的起点。

老子与现代物理学的殊途同归意味著万物自然、人文精神都来自与同一个源头,这个结论恐怕比老子与现代物理学成果的吻合更加有意义。顺著这个思路,结合《老子》和《时间简史》,很自然地我们就可以发现绝对光速宇宙观,这个宇宙观基于自二十世纪初至今一个世纪以来所建立的现代物理学,通过两千余年历久弥新的老子思想的跨学科印证,物质世界和人文精神通过这样的宇宙观找到了它们共同的起源---道。以老子思想和现代物理学的全方位吻合为基础,设想人文精神和宇宙物质来自同一个起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世纪以来的物理学大发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的,是宇宙观的改变。三百年前由牛顿、伽利略所构建的,以无限时空为背景的绝对时间宇宙观就会被新的宇宙观所替代。新的宇宙观以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为基础,我们将其简称为绝对光速宇宙观。由于绝对光速宇宙观基于现代物理学和老子的发现,而他们的发现又是通过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完成的。因此,绝对光速宇宙观就成了物质世界和人文精神共同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不仅能够通过它来解释物质宇宙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能解构人文空间的构造及奥秘;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不仅能够看清楚以往物理学、宇宙学(例如地心说、牛顿力学)的合理部分和局限性,同时也能够看清古今中外各种解释人及万物起源的人文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和局限性。绝对光速宇宙观就如同一把尺子,不仅可以量出牛顿力学所适用的范围,告诉我们牛顿力学为什么不能解释宇宙的诞生;与此同时,由于这个宇宙观同样适于人文思想,它还可以量出孔子思想与孟子以及儒家的思想完全不同,反而和老子思想有著本质上的一致。以上这些想法和思路,乃至严格的逻辑推论都写在我的第一本书《道纪》之中。


宇宙中的总法则是共享的,只不过在某地区某族群所用的语言(工具)或表现方式不太类同但意义(意思)总体不会太反异。就如东西方的发展(明)你出这我弄个那相抗衡或相似,总之维持平衡(和谐)是至高目标。文字与科技就是让人类共享果实,斗争与残酷是人类走向文明与幸福的障碍与暗礁。这二种行为最终会被世界(人类)逐步在科学的发展,法规的完善,和谐的共享(进步)中慢慢抛弃或自我死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