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生於1859年9月19日,他早年在朝鮮發展,後來功成名就回國後就留駐天津開始訓練新兵,他也是在辛亥革命期間推翻清王朝的偉人,他的諸多功績讓它成爲了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並且還成爲北洋軍閥的領袖。。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都是一介武夫,而且好色,貪戀權力,一心只想要當皇帝。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不認爲袁世凱是一個英雄,雖然也沒認爲他有多壞,但肯定不是一個受人景仰的英雄就對了。

其實,袁世凱也有過一些功績。比如說,袁世凱支持詹天佑修建中國第一條鐵路,也正是這條鐵路讓詹天佑聲名鵲起。雖然這條鐵路最初修建的目的是方便慈禧祭祖,可是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因爲這條鐵路是中國人自己獨立設計建造的。當時的袁世凱可以說是晚清的能臣了,不然也不會讓他竊取了革命成果,成爲第一位民國總統。袁世凱在當時還曾簽署過一個合約,在那個封建的時代,人們的思想還是非常保守的,覺得那麼遠的地方有什麼好,沒有必要去浪費人力物力。但是這個合約卻讓現在的中國也受益了,它就是《斯瓦爾巴條約》。但是誰能想到袁世凱竟然辦了一件惠及萬年的事情,而且我相信袁世凱在做這件事的,當時肯定不知道自己的行爲對於後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斯瓦爾巴羣島,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都特別陌生,這個島位於北極地區,面積很小,只有6.1萬平方公里,屬於歐洲的範圍。這個地方雖然很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跟中國更扯不上什麼關係,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特別的意義,那就是對於中國的北極科考事業,起到了很高的價值。

這個地方當年只不過是有一些鐵礦石和煤炭,但是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這些資源都是各國非常需要的,所以歐洲各國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大家都想要名正言順的擁有這些資源,因此各國紛紛想了一個辦法,制定一個合理的條約,這個條約就是《斯瓦爾巴條約》。袁世凱當時也派了人去參加,結果讓現在的人收穫了意外之喜。按照國際慣例,一個地方的歸屬權的分配分爲兩點,一是:誰先發先歸誰,二是:要擁有有效的行政管轄,也正是第二點讓我們國家的北極科考隊擁有了一個無限期的立足點。

當時對於北極圈的科研考察,中國人還根本沒有想到,可是幸虧有當年的那個條約在,中國人在北極圈,終於有了落腳之地,這纔能夠將中國的國旗插在北極圈上,纔能夠有條件對北極進行科學研究。那些沒能在斯瓦爾巴羣島上建立科考站的國家,正是因爲當年沒有簽署這個條約。而在這個島上的居住權,能夠讓中國在北極圈的科研事業上獲利近1000年之久。袁世凱無聊籤的一份合同,讓中國能從中獲利1000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