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有一个地方,你可以每天花几个小时用餐,尽情吃掉各种各样的肉、芝士,但还是细腰长腿,胸大健美,全世界人都为你沉醉,觉得你是个迷人的小妖精,虽然你讲话的口音有点像重度气管炎,但大家都觉得你特别有腔调,甚至模仿你讲话,更重要的是,你不容易得糖尿病和心脏病……

吃瓜群众:你是在逗我吗?

先别急著骂街,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法国,以上这种不太现实的情况早在两百年前就有人在研究了,这种现象叫做饮食届的「法国悖论」。

名词解释:

法国悖论——法国人酷爱美食,饮食中有大量高卡路里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但他们在体重、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方面都比其他英语国家要低很多。

1819年,一位叫做赛木耳-布莱尔(这个名字听著就很健康~)的爱尔兰医生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阐述了这个发现。他发现法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气候条件,使得他们患心脏病的几率低于爱尔兰人。这个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毕竟是两百年前,世界各地的人们还不知道胆固醇这几个字怎么写。

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全球协作研究表明,当你的食物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的鱼类,蔬菜,罹患心脏病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1990年,这个发现被美国《健康》杂志和CBS的节目《60分钟》报道出来,这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数据显示, 法国人每天比美国人多吃32克脂肪,六成的乳酪,多吃4倍黄油和3倍猪肉,但法国人的心脏病死亡比例只有十万分之八十三,是美国人的三分之一概率。

在法国,高脂食物随处可见,到处都是肉,芝士,但法国人的胆固醇水平很低。对此专家们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们认为蓝纹芝士,比如洛克福尔乳酪中的菌株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中有消炎的作用。

心脏病学专家基恩-费里尔专攻胆固醇问题,他说曾经法国人也想过要改变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减少饱和脂肪,用碳水化合物和糖来代替,以降低高血脂和各种代谢类疾病的发病率。

但当你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水平,也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几率。饱和脂肪使人体产生很多有益的胆固醇,当有益的胆固醇和有害的胆固醇达到平衡时,动脉疾病和心脏疾病就不容易发生。

当然,大口吃肉的同时还要与加餐、零食保持距离。法国神经学家科洛尔在《关于脂肪的谬误》中,提到:多吃鱼肉,吃优质的动物脂肪,低糖,少零食,以及细嚼慢咽可能是「法国悖论」的关键。

这就意味著,每天你可以尽情享用2-3次大餐而不用担心发胖,但中间不能再吃零食。

其实当你的正餐包括充足的优质脂肪和蔬菜,血液升糖和降糖的速度都比摄入同等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要慢得多,你不会容易饿——你的手不会总是有它自己的思想,不可控制地伸向零食柜。你的情绪也相对稳定,不会因为客户牙齿上有菜叶就觉得他智商有问题。

在《全球最佳饮食》这部纪录片中,排名最前的几个国家无一例外的选择优质脂肪作为食物主要来源,包括丹麦、瑞典、挪威等等。

排名第一的冰岛,男性的平均寿命是81岁,这主要就是由于冰岛人的食物是鱼,鱼类富含丰富的欧米伽3,这种脂肪酸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吃鱼肉还可以长高高,家长们可以给小盆友多吃一些。鱼肉能缓解抑郁,以鱼肉为主食,可以避免阿兹海默氏症和精神分裂症。所以要开心就要多吃鱼,何以解忧,唯有「会」吃。

而且你最好不要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饭,因为那样会让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吃下过量的食物,却没觉得吃饱。所以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很重要啦,要好好享用你的食物和用餐时间,让大脑得到休息,好吃的东西都很调皮,你认真对待它,它就会让你优雅又美丽,你糊弄它,它就让你又肥又丧。

除此之外,当季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饮食在影片中的排名相对靠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喜欢把谷物作为主食,幸好我们喜欢吃蔬菜,才没有那么胖。但如果把大米饭和苗条换成优质脂肪,我们应该会更健康,更快乐。

文/木木酱

首发于Levvo逆糖实验室 (wx ID: levvo_lab)

【声明】本原创内容作为知识分享和信息交流,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及患病情况存在差异,文章内容不可取代专业医疗建议。请大家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理智作出选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