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著全球范围内对节能环保的日趋重视、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现在发动机设计的目标已经从上个世纪追求性能变为节能环保。以往追求的大排量、升功率变为了低油耗、高热效率,低排放。各大主机厂也是使出十八般武艺,在发动机上的研究不断突破,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有自动启停系统

、可变进排气门系统、EGR系统、双喷射系统、分层燃烧技术、48V弱混系统、可变排量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主动进气格栅系统、水喷射系统、GPF系统、电子水泵系统、可变汽油泵系统等等。本系列就由天马行空从一名发动机性能开发工程师的角度,来介绍各个黑科技的原理以及作用。本文为可变排量技术的入门篇。

可变排量技术简介

可变排量技术全称是Displacement on Demand或者是cylinder on demand system,也可称为闭缸技术、停缸技术。他可根据实际行驶需要,对多缸发动机进行有针对的停缸,使实际参与做功的排量小于发动机排量。最初由凯迪拉克提出,福特通用跟进,然后奥迪宝马宾士都有部分引入这个系统。

首先看下图1不同负荷下发动机有用功比例示意图,燃油释放的化学能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有用功,泵气损失,摩擦损失,冷却损失,排气损失,未燃损失。其中未燃损失比较小,一般在5%以内;排气损失受到物理极限的制约,比较难以利用,只可以通过EGR或者涡轮增压器来部分回收;冷却损失做的研究较多,不过节约有限,这里不展开;主要的方向集中于减少摩擦损失和泵气损失。从图中可以看出,随著负荷率的提高,有用功在增加,各种损失尤其是摩擦损失和泵气损失占比在减少,为了发挥这个特性,总输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将以往在中低负荷区间低效工作的全部气缸关闭掉部分,让剩下的气缸在高负荷下工作,岂不是能提高有用功,提高热效率吗?

图1 不同负荷下发动机有用功比例示意图

基于这个思路,最早凯迪拉克提出可变排量技术,其就是希望减少机械损失,提高燃油经济性,采用的是断油、不断气的方案:喷油嘴停止供油、进排气门正常工作。虽然有两个气缸不参与做功,但是由于进排气门打开,气缸还是会利用真空度吸取空气和排出空气,机械损失也没有明显减少,另外由于动平衡被打乱,发动机2阶震动过大,产生巨大噪音,实际省油效果可以忽略不计。

随著技术进步,目前的可变排量技术已经采用断油配合著断气的方法,其中断气主要有两种策略,如图2所示。图2左图为电磁阀通过凸轮轴上的斜槽结构,可以让凸轮轴左右移动,档位移到途中粉色低角度时,凸轮不会触及气门,气门不会打开,形成闭缸;图2右图中正常工况下摇臂内塞柱联通,从而控制气门开闭,当需要断气时,通过液压使塞柱断开,从而进排气门停止工作,形成闭缸。其中,这两种方案都在不断进化,已经衍生出可变气门角度、升程等技术这里不做探讨。

图2 进排气门两种断气方案

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根据输出扭矩的需要,匹配合适的排气量,在需要的工况下,让部分气缸停止工作,提高燃油经济性。图4为某款发动机可变排量效果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低扭矩、低转速下,通过气缸停止技术,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理论上可以节约20%的到30%。

图3 可变排量工作原理

图4 可变排量效果示意图

目前典型使用可变排量技术的发动机有凯迪拉克的CT6上使用的3.0T发动机(图5),和奥迪S6上的4.0TFSI发动机(图6)。它们可以实现在低负荷下关闭两个或者3个气缸,将需要释放的负荷增加到其余气缸中,提高其他4个或3个气缸的进气量,提升了它们的工作效率,既满足了驾驶所需要的动力,又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根据报道,在等速巡航中,可以节约10%到20%的燃油。其具体的运行模式为,在中低速的定速巡航或者发动机低负荷需求时3个气缸工作,提高燃油经济性;在部分中等加速、高速巡航和缓坡行驶工况下4个气缸工作,达到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协调;在加速或者低挡爬坡等需要大扭矩时6缸工作,力求保证性能输出;由于3缸或4缸工作时,发动机平顺性不佳,即使在拥有平衡轴下,震动也较难以抑制,为了保证商品性,在发动机启动和怠速工况下,是不会使用可变排量技术的。

图5 凯迪拉克LGW3.0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图6奥迪4.0TFSI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可变排量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可变排量技术往往集中于大排量性能发动机上,未来随著法规要求、燃油经济性竞争力要求,该技术会不断下放到入门级发动机。目前新一代的宾士A级1.4T发动机,大众最新的1.5T发动机,本田1.5T,甚至福特的1.0T三缸发动机都会使用此技术。但是,由于基础缸数只有4缸甚至更少,在停缸工况下,必然会导致震动加剧,在切换过程中,扭矩平衡难以控制,也会对舒适性有较大影响,这对平衡轴的设计,对标定工程师的技术提出了要求。

另一方面,可变排量技术的适用范围会更加灵活多变,比如在本田思域的1.5T上,其在松油门进入断油控制(Fuel cut)的同时,进排气门也会同时关闭,实际上没有任何气缸参与做功,极大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当然,这也导致了思域在发动机重新点火的时候瞬时功率不容易控制,人能感觉到发动机的重新介入,但这种新思路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

总结

总而言之,可变排量技术可以说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黑科技,其对硬体并没有过多要求,在已有发动机上不增加大量成本就可以达到效果,未来必定会成为主流技术。本文为入门篇,简单的介绍了可变排量技术的原理,但是真正运用到工程实际中会存在很多难点,在下一篇中,作者会以马自达SKYACTIV-G 2.5L发动机的可变排量技术为案例,介绍工程师在开发中如何实现这个技术。

详细参见《发动机黑科技——可变排量技术(高阶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