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网球天王德约科维奇这个名字,恐怕每个体育爱好者都应该听说过。然而,在新华社及其旗下的报纸和网站上,你是看不到这几个字的。反倒是「焦科维奇」这个名字,让你有几分莫名其妙。不止塞尔维亚人,新华社旗下的媒体上,穆雷变成了「默里」,C罗变成了「克·罗纳尔多」。

想弄明白其中原委,还得先来说说「新华社译名室」这个神奇的地方。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译名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同一个名字,新华社、《人民日报》、外交部、地图出版社、中联部、军委机关等诸家竟然能翻译出十多个名字,混乱波及新闻、教育、科研多个领域。 为了统一翻译标准,考虑到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接触各界新说法、新名词几率更高,周恩来总理作出明确要求:「译名要统一,归口于新华社。」

在高层指示下,新华社、外交部、军委机关、教育部、中联部等十多个部门举行会议,最终决定,由新华社立出标准化工具书,作为统一标准,中国翻译界由此开始了「标准化」进程。新华社同时开始成立专门机构,取名为「译名室」,成为新华社译名工作的核心部门。从那时起,新华社译名室便开始管理起中国大陆对全世界的译名。

为了能够在翻译人名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译名室专门研究出一整套规范而细致的西文拼写与汉字对应系统。后来,译名室又把已有的译名卡片、英语辞典中的外国人名以及各种工具书上的外国人名收集起来,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打成草稿资料,经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为《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俗称「英语百家姓」,这是译名走向统一的重要成果。该书于1965年5月第一次出版,后来又历经修改、补充和多次再版,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语姓名翻译工具书。

作为官方指定的译名系统,新华社译名室有一套自己的规则。比如,「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这三大通行规则。所谓音译为主,即翻译外国人名基本上根据译名表和译音表来音译。所谓名从主人,就是说,外文字母拼写相同的外国人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读音时,会追踪溯源到其家族根源来确定发音。所谓约定俗成则更加简单了,当有争议时,采用流传最广、被公认的那个名字。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对于塞尔维亚网球巨星,到底译为德约科维奇还是焦科维奇呢?按照新华社的译名体系,显然应该是后者。此时遵循的,是「名从主人」这一原则。Djokovic,在塞尔维亚语里,Dj算一个字母,是不能拆分的。而这个Dj,中文发音更接近「焦」。

另一个例子则是本·拉登。流行的称呼一般都是按照英文转写发音,但新华社一直坚持称为拉丹,就是因为拉丹姓名来源的阿拉伯语发音。

但是,随著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的出现,更是让新华社译名室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在体育界,很多外国运动员的翻译不再以新华社为标准,而是央视自行确定了翻译标准。尽管都是音译,但是译出来的结果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像默里与穆雷,焦科维奇与德约科维奇,常常搞得人一头雾水。

对这种情况,新华社译名室主任李学军曾专门撰文阐述了官方的看法。李学军认为,「在译名问题上,译名室多年来取得的一点共识就是:译名的对错有时候并不重要,译名统一、避免引起报道混乱和读者混淆才是最重要的。」他透露,2016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央网信办、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发函,要求重要外文译名都要以新华社译名为准。」

至于体育明星的译名,李主任未置可否。但个人认为,对这种影响力无远弗届的文体明星,约定俗成的原则应该优先于名从主人的原则。既然大家都知道德约科维奇是谁,也就没必要非抱著「塞尔威亚语发音」不放了。


看到这个问题,确实有些话想说,由于工作原因,我们《足球俱乐部》杂志的文章中会涉及到很多国家的球员、教练或者其他相关的人物。对于国外人名的翻译,我一直都要求编辑要非常严谨。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人叫错、写错我的名字,我必然会很不舒服,对于其他任何人也都是一样的。不要弄错别人的名字,是对一个人起码的尊重。

Novak Djokovic是塞尔维亚人,译成德约科维奇显然是错误的,在权威工具书《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Djokovic翻译为乔科维奇。

不得不说,在如今这个各类媒体形式众多的时代,从业人员的水平和能力良莠不齐,但更重要的是,许多人责任心不强,越来越缺少专业精神,在国外人名翻译和使用上就体现出了这一点。尤其是那些影响力大、传播面广的媒体,如果有的从业人员不严谨、不专业,就会误导读者和观众。我个人非常不能理解,那些如此不尊重别人的错误译名竟然可以被广泛使用,某些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真是让人怀疑。

类似把Djokovic译成德约科维奇的这种错误,在对足球运动员的翻译上没有出现过,比如上赛季意甲最佳射手、波黑前锋Dzeko,从他的名字在国内媒体上出现时,就都翻译成哲科,而不是德哲科。曾为拉科鲁尼亚、巴伦西亚队效力的著名后卫Miroslav Djukic,都翻译为久基奇,而不是德久基奇。再比如南斯拉夫足球史上的著名球星Dragan Dzajic,国内媒体也都能使用正确的翻译——扎伊奇。

不过,在足球运动员、教练员的人名翻译上,也出现了不少错误,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球星,错误的翻译一旦传播开来,便难以纠正。比如葡萄牙名帅Jose Mourinho,,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若泽·莫里尼奥,可是国内很多媒体非要把人家变成西班牙人,叫他「何塞」,如果都按照西班牙人名翻译也行啊,至少也得叫他莫里尼奥吧,可是这部分又把人家变成了法国人,叫他「穆里尼奥」。

类似的例子其实有很多,《足球俱乐部》杂志一直坚持按照正确翻译,反而会被一些读者批评,说不就一个名字吗,大家都习惯了那么叫,你们非要显得与众不同啊,看著多别扭!

我们也很无奈,无论如何,我们坚持正确的翻译总不应该是做错了吧?但是我们能理解读者的想法,所以我只想说,因为某些媒体从业者不负责任、缺乏专业精神,才会误导读者和大众,让他们甚至会用错误的译名来称呼他们喜爱的球星或者教练。不知道这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人,如果他们的名字出现在自己的媒体上或者粉丝的称呼中是错误的,他们自己会有何感想!


事实上,在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中,德约科维奇就是被称作「焦科维奇」,严格地说,新华社的人名翻译显然更准确、更接近发音,但这存在一个约定俗成和标准翻译之间哪个更先被接受、哪个更被认可的问题。接下来,就说说个人在之前所了解过的一些类似的偏差。

点此查看图片折叠原因

在德约科维奇(Djokovic)之前,法国有一名足球明星在国内被翻译为德约卡夫,但按照他的名字(Djorkaeff)的发音,他的名字同样应该被翻译成「焦卡耶夫」。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差,恐怕就和小德的情况非常类似,那就是在没有仔细了解该名字的准确发音的前提下,就以一种简单的字面翻译给他们按上了这个中译名。

类似的偏差其实还有很多,就拿如今的男子网坛为例,大家都习惯了将Andy Murray写成「安迪·穆雷」,但在新华社却一直用的是「安迪·默里」;还是在曾经的法国国家队中,大家习惯了Thierry Henry念成「蒂埃里·亨利」,但这个的准确发音,其实更接近于「蒂埃里·昂利」;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Miroslav Klose,一度被念成「克洛斯」、「克劳斯」,但近年来却又更多被念成「克洛泽」……

当然,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且音译存在偏差也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事情——举一个堪称抬杠的例子,莎拉波娃和沙拉波娃,究竟哪个更准确?因此,不管是「德约科维奇」还是「焦科维奇」,并不影响球迷对他们的认知度,如果不是一个相当严苛的人,对于这样的偏差真的也只能一笑而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音译名原本就注定会存在偏差,如果不是为了学术上的讨论,你乐意接受哪一个译名,真的都可谓是「无伤大雅」。

最后再列举几个更加「不知所云」的译名:朗拿度、碧咸、尼玛……


个人感觉「乔」、「焦」更符合音译的效果。

我之前在台湾上学的时候,台湾那边都把德约科维奇翻成乔科维奇,像其他的例如大陆叫詹姆斯,台湾叫詹姆士等等,都是音译上的不同。那个时候,我去网球店买球,问店员:「你们家有海德的球吗?」店员疑惑的看著我,我又问:「有没有史莱辛格的球?」他又是满脸黑人问号。。原来他们都没有翻译成中文,直接叫Head或是Slazenger。

之所以为什么叫德约,其他人已经回答了,所以就不赘述。我个人觉得叫乔科维奇还是比较尊重原创哈哈,但是没差啦,因为不同地方都会有自己的翻译特点,就算是我们汉语,台湾和我们大陆用的拼音也不一样。


Trump特朗普还是川普?说一下个人对外国人译名的看法,既然是人名翻译就应该忠实于读音,显然川普更合适!网球运动员叫Djokovic德约科维奇?人家明明叫焦科维奇好嘛,什么小德小德,八辈子搭不上边,你去叫叫看,人家肯定云里雾里,保证不会鸟你!还有个法国网球手应该念宋佳(Tsonga),怎么就成了特松佳,T是不发音的,这翻译的水平也是个奇葩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