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著题目的说法,圭海君试著到维基百科上查看这三种方言的外文名称。

客家话,在维基百科中称为「Hakka」,也叫「Hakka Chinese」,确实是拉丁文的注音方式,和客家人的客家话自称是一致的。


闽南语,维基百科中称为「Southern Min」,属于闽语(Min Chinese)的一种,这显然是按普通话拼音和英文的组合形式,但在闽南话的细分片区,圭海君也找到了拉丁文注音的迹象,比如厦门话为「Amoy dialect」,其中的Amoy便是拉丁文,和厦门大学的英文是一样的。

因闽南话在南洋又称福建话,所以新加坡的闽南话,英文为「Singaporean Hokkien」,这里的「Hokkien」事实上就是闽南话的「福建」音译,也属于拉丁文注音。

其中,也需特别指出的是潮汕话,也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分别为「Teo-Swa」和「 Chaoshan division」,前者是潮汕话口音的「潮汕」拉丁文注音,后者是普通话拼音和英文组合。


闽东话,在维基百科中为「Eastern Min」,很直接的普通话拼音和英文组合,并未见拉丁文的注音。如此,在维基百科中看到的中国汉语方言中,只有客家话保留著拉丁文注音,其他如闽南话和闽东话已经更新为普通话加英文的现代翻译方式,当然闽南话中的国外片区仍保留著拉丁文注音的姓氏,如新加坡、槟城、棉兰和麻坡等地。


普通话拼音的崛起,及方言在外国网站上表现形式的变化,应该说,主要是近些年来中国国力的持续强盛所引起的连环反应。

中国汉语拼音是在1955年-1957年才修订完成并予以全国普及的,但在这之前,客家话、闽南话和闽东话早已在全世界闻名,并因数量庞大的华人华侨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使用而为各国所认识,并早已被统一音译命名。

当时在汉语拼音之前,事实上中国已经存在诸多拉丁文注音方案,其中以英国人威妥玛创立的威妥玛拼音使用最广、历时最长。191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参考威妥玛拼音的规则公布了第一套法定的37个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

显然,这段时期各种拉丁文命名规则的实行,也使得国内一些重要的名词有了拉丁化的注音,并随著世界交流而传遍世界各地。

提问者提到的这三种方言便是在这时期传播开来的,甚至还可能更早些,这些叫法后来也在海外根深蒂固的传播、传承开来,以至于有些外国书本和网站仍然保留著传统的叫法不变。

甚至国内也有这种状况,如清华大学仍保留「Tsinghua University」,厦门大学校徽为「Universitas Amoiensis」。


文/圭海四记


首先说一下这些拉丁化方案是怎么来的。这三种方言的拉丁化方案都是由基督教会创立的。

清末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基督教会获得了在中国传教的权力,大批传教士涌入中国。而要传教,学习中国语言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所以为了学习中国语言,许多传教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把当地方言用拉丁字母注音。题目里提到的三种方言的拉丁化方案以及主要针对清朝官话(也就是后来的国语和普通话)的威氏拼音都为了让外国人学中国语言这个目的创造出来的。

用闽东教会罗马字写成的基督教赞美诗

这几种拉丁化方案诞生后,主要用于传教士传教,因此有时又叫做教会罗马字。但其实最近几十年,这几种教会文字的应用已经很少了,如果不是维基百科,可能多数人根本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

台湾一家教堂上刻的闽南教会罗马字

至于维基百科为什么要用,答主觉得可能维基百科为了增加自己的语种数而有意为之。因为如果用汉字书写,这几种方言尽管写出来也各有特点,但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汉语方言,而不是独立的语言,互相也可以理解很多内容。而用教会罗马字,一写出来就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单独的语言,而且用教会罗马字一写,其它地区的中国人也完全看不懂了,基本就局限在传说这种方言的人群里了。

用客家教会罗马字写成的基督教圣经

不过说实话答主不太赞同广泛使用这几种教会罗马字。一是来源不正,教会教会的传教士为了学中文而创制,其创制目的就决定了它们很难把中国方言的神韵和文化表达出来。二是汉字是中华先祖伟大的发明,是几千年文明的精粹之一,凡是中国语言,汉字必定是最好的书写方式。汉族几千年来,能够拥有不息的生命力,并保持民族的统一,可以说汉字居功至伟。这些厚重的积累,绝非那些教会文字可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