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蟲洞,我們能看見什麼?


                                 

“時間旅行”看似科幻,但其實也是我們這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如果有一個蟲洞能讓我們穿越到未來,讓我們看到觸手可及的未來,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把握當下這不確定的世界?從未來回溯當下,有哪些技術與創意將改變我們習以爲常的生活場景?


2019年3月24日,造就來到了坐落在深圳南山科技園的高北十六。這一次,我們跟隨着那些擁有具有創造力思想的前行者,從他們的視角,帶來我們從藝術、生物科技、心理學、文創、文學等領域,追溯從前的故事,看看未來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越過蟲洞,抵達那不可知的未來。


以下爲嘉賓金句節選:


馬晨騁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

著名舞臺劇製作人


5年之內,“頭號玩家”的世界將觸手可及。


當虛擬和現實互爲疊加並彼此滲透,

當人類可以在虛擬世界得到完全滿足,

我們還需要回到現實嗎?


藝術的本質,是人與非人的差別。


藝術不是算法,是人類進化的偶然。


張冉

知名科幻作家

科幻與幻想成長基金發起人


系統越複雜,越容易導致崩潰。


大人物的一時衝動或小人物的意外失誤,

都有可能把人類帶入萬劫不復的核戰爭。


重溫這一百多年的科幻小說,

我們如同走在一條黑暗、災難和恐怖築成的長廊中。


人類通過進化的方式逃過了地球歷史上的歷次大滅絕,

當第六次大滅絕到來之時,

我們會處在何種境地?


借用《2001太空漫遊》的一句話:

Don’t panic。

我對人類的未來很樂觀。


羅永倫

現任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

丹麥奧胡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系副教授


我想問三個問題:

會有超級人類誕生嗎?

會有克隆人類誕生嗎?

會繼續有基因編輯的人類誕生嗎?

在問超級人類誕生可能性之前,

我們先看看自然界是否存在超級物種。


思考人類往何處去,

我們仍在探索。


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技術製備能抵禦一切病毒的超級豬。


基因編輯嬰兒,

放出了潘多拉盒子。


有所謂最好的基因嗎?

我們該如何平衡、把握基因生命技術與生命倫理的度量衡?


胡慎之

著名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心理學家

向日葵爸爸IP創始人


廣撒網多捕魚。


中國式離婚:

一方被生活細節磨滅了熱情,一方還懵然不知。


高度城市化科技化,

讓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更加模糊


當你自稱寶寶,

其實就是在發出期待被照顧的信號。


剩男都在村裏

剩女都在城裏


我們也許不再需要婚姻,

但人類永遠需要陪伴


楊函憬

Goodone舊物倉x中古廚房創始人

復古生活美學倡導者及實踐者


我的心裏住着一個少女


世間最大的遺憾,就是愛的活不長。


回憶是最美力


你去了你的未來,我回我的過往。



  點擊閱讀原文,看「造就」更多演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