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去京都,天气微凉,春天还娇羞著没有露头,却已然吃到了一顿春意盎然的法餐。

这家名叫「MOTO?」的米其林一星法餐厅开在老式的日本町屋里,从外面看就跟京都大多数的贵餐厅一样,几席白帘一扇老门,一不小心就要错过。

图片来自餐厅官网

但往里走,却是柳暗花明,精巧又雅致的空间,在法餐厅里悄悄藏了些许日式元素,一边吃饭一边看著大落地窗外的日式庭院。

「真好呀,在京都吃法餐。」

图片来自餐厅官网

主厨前田桑的经历很有趣,他先在在京都一家酒店的中华料理部待了十年,然后又跑去法国学法餐,回日本后又在当地法餐厅修炼,才独立开店。一套晚餐吃下来,有日本的味道、中国的味道、法国的味道,以春日为线索串联,成为有趣的一顿饭。

先来的是五味小菜和主厨自制的坚果,坚果用咖喱粉调过味,入口甜甜咸咸的,让整个开场就充满了轻松又有趣的气息。

头盘就开始有春天的意味了,满盘的花花覆盖下的是鲜嫩的银鱼、高汤啫喱和樱花粉色的萝卜泥。

而让味觉一亮的是小小的紫苏苗,一勺子挖起所有食物,紫苏的香气好像在跳舞。

第二道菜的英文名字写了「Cantonese Style」,我们还在疑惑,难道是烤乳猪?

哈,上来的是两片烧肉,依旧在绿意里,皮脆肉香。当然,严格来说比不上广州老式酒家们的出品,肉皮过于硬了。

倒是孢子甘蓝里的苦味平衡了烧肉的腻,这种蔬菜带来的苦在之后的章节里跳跃著出现,让味觉的雷达保持敏感。

鹅肝配上巧克力粉、芥末和薄荷,再沾上一点点蜂蜜~

接下去是一盘——圆润、饱满,带著红油的——麻!婆!豆!腐!

忍不住笑出来,主厨也太皮了!

好了好了,我接受你在中餐厅呆过的人设了!

麻婆酱配豆腐布丁。没有期待中的辛辣刺激,感觉辣味被控制到一种刚刚好的境地,唯有花椒的麻倔强冒头。

我就跟老许说:「你看,这就是法餐有时候让人觉得没那么爱的地方,不爽气,不煞根,一顿饭到这里四平八稳,没有挨了个耳光的痛快感。」

老许白了我一眼:「组撒,侬是来切饭额,哎是来切耳光额?」(上海话,翻译过来:干嘛,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耳光的。)

我顿时吃瘪,放弃了现场做食评人的想法。

又默默吃了带著泡沫和天妇罗的龙虾,以及加了贝壳汤和油菜花的煎鱼。

「好有春意」,我矫情感叹了一下。

「想要春宴过得去,必须得要带点绿。」老许总结。(总觉得怪怪的……)

作为重头戏的牛肉产自奈良。日本厨师讲究当地特产,MOTO?这位主厨还有一道名菜,用了39中京都产的「京野菜」作为配菜,可惜这顿饭里我们没吃到。

牛肉低温慢煮,撒上海盐,用红酒酱汁,简单烘托本味。

煎过的甘蓝也有淡淡的苦味。就好像跷跷板的两头,一头肥腻一点,一头就要加点苦的元素。

在这淡淡的苦之后,是接连三份甜点的暴击。

吃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第一份:酸奶冰激凌加上一种叫macambo的特别坚果。坚果产自秘鲁,据说是不世出的美食。我没吃出好来,可能是因为酸奶冰激凌本身太棒。

腌制过的橙子皮、新鲜橙子肉和晶晶亮的橙子碎冰,配姜味冰激凌。

叮叮叮,吃得脑袋里放烟花。

最后的盘饰甜点上,写了祝我生日快乐。那就原谅它味道平淡了。

吃完喝茶消食,马卡龙和可丽露是真的只能吃一口了。

好啦,就这样结束了三十岁生日餐。

满足了在日本吃一次法餐的好奇心。

虽然有吐槽,但还是在春天到来之前吃得很开心。

主厨应该是个有些调皮的人呢!我在心里坚定地认为。

  • 附赠餐厅的官网地址:https://motoi-kyoto.com/?lang=zh-hans,信息详细,可以在线预订。
  • 我吃的是晚饭,餐厅的午市套餐性价比颇高,而且中午光线好、拍照美,也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喜欢,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食有捌九(morethanfooood)

算是一个食物爱好者的日常笔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