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今,由中国自主品牌销量下降所引发的车市动荡,似乎并没有改善的迹象。不管是规模体量,还是品牌影响力,如果连吉利都无法抑制自身下滑的趋势,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似乎还将继续当下的恐慌。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吉利有能力可以逆势上涨?

吉利或许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实现轿车和SUV平衡发展的自主品牌车企,其他所有的自主品牌几乎都只能依靠SUV获得一丝地位。

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在燃油车市场就一发不可收拾。吉利已经形成远景、帝豪

、越瑞、领克,从低到高的全价格区间系列车型,每一个车型都有SUV和轿车实现全覆盖。

作为合作的最新和最重要的成果,吉利与沃尔沃联合打造的CMA、自家的BMA架构已经开始展现其全新的发展动力。

BMA架构下的首款轿车缤瑞和首款SUV 缤越已经于2018年正式上市。吉利首款基于CMA架构的运动SUV 星越也已经刚刚正式上市。酷似路虎的BMA架构下的第二款SUV SX12,大七座SUV VX11 和跨界车MPV VF12也有望在年内正式发布。

在动力系统上,吉利同步推进油电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增程电动和纯电动的全动力体系。缤越、缤瑞、帝豪GL、领克02、领克03等现有燃油车车型都将推出新能源版本。

在目前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吉利已经利用其帝豪纯电动汽车组建了网约车车队。曹操出行,已经成为网约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

2015年,吉利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蓝色吉利行动」,规划2020年产销量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比达到90%。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吉利在动力电池展开了一系列布局:与洪桥集团合作的浙江衡远,吉利金华动力电池总成项目,与宁德时代的合资项目,最近又与LG化学达成了合作。这些合作都将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

就在今年4月份,吉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战略车型,新能源汽车全新品牌几何汽车旗下,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纯电动轿车几何 A 在新加坡面向全球市场发售。

未来几何汽车将打造全新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PMA,采用了模块化和柔性化设计。到2025年,几何品牌将推出十余款全新纯电车型,覆盖轿车、SUV及MPV多个品类。

不管是销售规模还是车型储备来看,吉利有基础和可能来突破目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困境。这样一个可能或许将成为带动、扭转中国自主品牌车市关键。

在全球市场方面,收购了沃尔沃,让吉利在中国燃油车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沃尔沃的丰富海外经验也将成为吉利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起点,最终将帮助领克品牌塑造全球形象。

与宝腾合作则让吉利获得东南亚的潜力市场。在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之后,双方基于SMART品牌的电动汽车全面合作,将让市场对吉利新能源汽车发展拥有更大的期待。

2018年的首次下降,或许意味著2019年会继续。如果说整体下降不可避免,那么吉利作为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位,也将还是那个领军人物,只是我们希望吉利能做得更多。

我们希望吉利能够更近一步,带领中国自主品牌在寒冬时刻实现质的飞跃。不管是汽车品质本身,还是汽车服务;不管是海外市场的收购合作,还是中国自主品牌间的全面合作。

前者是任何一家车企都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和提升的事情,而后者则只能由吉利这样的领军人物来完成。

现有车型的均衡发展,全新车型的助力,再加上持续的消费促进政策,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在寒冬时刻实现逆势上扬也不是一件完全没可能的事情。

天时地利人和,吉利皆有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