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水库是镶嵌在厦门岛文曾路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鹭岛天池”。它因地制宜用花岗岩山体自然条件,筑成漂亮的弧形堤坝,举世罕见。这座在上世纪20年代由德国人修建的水库大坝就像是古堡建筑,坚固壮观,历经百年至今依然固若金汤。

这座水库是德国人修建的,举世罕见,至今百年依然固若金汤

历经百年的上李水库至今固若金汤

厦门岛与鼓浪屿都是小岛屿,四面环海,海水非常充足,但不能拿来直接饮用。岛上又没有河流,只有少数溪流潭沼,但水非常脏,不能饮用。虽岛上也有山泉,可数量很少,又受季节限制,天旱稍久就枯竭了。而地下水量少、质差、盐分重、硬度高,又苦又涩,不仅难以入口,就是连洗涤都不合格。生活饮用水,自古就是厦门人生活中的大问题。这触发了厦门旅外华侨以及本地绅商创办自来水公司的举动。1920年,厦门绅商黄庆元、黄猷炳、叶崇禄、叶清潭、叶鹤秋等,联合归侨黄奕住、林振、黄世铭等开始筹建自来水公司。1921年,黄奕住聘请了从美国名校留学归来专攻水利建设工程的鼓浪屿人林全成担任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林全成的月薪是700元,据说是当时厦门市最高的工资。后来,林全成又请来美国水利工程师卫根,一起开始探测水源、选择厂址,最终在上李村发现一处绝佳的山谷。这里三山环抱,砌石筑坝,可将雨水和泉水集储其间,水源充沛。该自来水工程于1924年前往上海招商投标,有中国、英国、荷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公司前来投标。最终,德国西门子公司中标。工程于1924年破土动工,先筑坝蓄水,建成一座容量为100万吨的水库,最高可供全市居民9个月的生活用水。其次,在高坡上建成日制水能力5000吨的水厂(包括慢性沙滤池三座、清水池一座),设立洗沙机一架。同时,安装铺设供水的管道线路。当时铺就的厦门第一条供水管,用的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技术十分先进的无缝钢管。据说在1994年整修道路时,曾挖出了当初的供水钢管,历经近70年沧桑仍然光亮不锈,质量之好可见一斑。

1926年7月,自来水工程初具雏形,开始试行送水,经过检测水质优良,居东亚第一、世界第二位。《民国志》说上李水库“规制宏大,工程坚牢,实所罕见”。据悉,厦门自来水公司因其设备先进,管理严格,水源又好,所提供的水质量极高。民国时期来往于厦门的各国商船,在试用厦门自来水公司所供之水的过程中,经过各国多种仪器的化验,确认其水质在亚洲位居第一位。厦门自来水公司由此获得“远东第一水厂”的美誉,名声远播,经过厦门的轮船都愿意在厦门添水。为此,厦门自来水公司在1932年购买了一艘小汽船,名曰“甘露”,专供各商船用水,光这一项每年收入就高达30万元。

这个水库为厦门供水80多年,直到2003年,由于水位太低等原因正式停止供水。

这座水库是德国人修建的,举世罕见,至今百年依然固若金汤

1930年代的水库至今犹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