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主委詹婷怡请辞获准。(图/NOWnews资料照)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即NCC)主委詹婷怡日前请辞,各方揣测原因是因管制假新闻不力。然而,假新闻对台湾民主的危害,乃至于整个新闻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并不会随著主委下台而消失。接下来该有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才是该问的问题。

虽然许多批评都直指NCC「睡了很久」,事实上NCC对于各家媒体业的存在感是很大的。摊开过去两年的裁罚纪录,总计207件,等于每3.5天就罚一件,再加上其他虽未开罚但须提出说明的案件,媒体业的工作者其实也常为NCC疲于奔命。

那为什么社会还是普遍觉得,假消息四处流窜无法无天,新闻环境恶劣无比呢?

答案是,因为NCC根本在瞎忙,放著该做的事不做,却把力气花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例如,大家常常取笑NCC专门紧盯新闻画面的乳沟和卡通里的香烟有没有马赛克,不然就是新闻里头的商家招牌和名称有没有遮好遮满,摊开裁罚纪录来看也确实如此。

把气力根本用错地方的NCC,应该诚恳面对四大弊病,并且对症下药,才有可能真正改善台湾的新闻环境:

第一,强化新闻自律,请从贯彻现有法规做起。

防制假新闻固然重要,媒体毕竟是民主政治所仰赖的第四权,肩负监督政府的重责大任,我们还是应该避免过度把「新闻内容审查」的权限交给政府。因此,媒体自律就更显重要。

NCC最近对特定媒体强力开罚,被外界誉为「终于醒了」,其中一条就是该媒体「自律不足」。然而,媒体自律机制失能早就不是新闻,根本原因就是NCC长期来并未落实《卫星广播电视法 》有关媒体自律的相关规范。要管制假新闻,请从严格执法做起。

第二,提高裁罚上限,告别佛心裁罚。

过去两年虽开罚207件,总共却只罚了2276.6万元,公道价每件11万,对于身家数亿的媒体集团根本不痛不痒,难怪成效有限。NCC如果真有决心改善媒体环境,除了针对媒体自律严格执法,也请NCC不要再老是开罚最低金额,若认为原有的裁罚基准过低,也可以主动提案修法,进而有效提高裁罚金额。

第三,改善新闻产业环境,才能根治假新闻。

新闻内容的扭曲,绝大多数并非第一线记者所造成,而是来自高层的施压。这些高层不仅长期垄断媒体业,还与庞大的政治及金融势力紧紧结合,造成新闻业缺乏良性竞争。公民社会从2013年开始就不断提出「反媒体垄断」的诉求,执政党所承诺的修法却拖延至今。

相较于管制新闻内容,政府真正该做的是营造良性竞争的媒体环境及市场秩序,而要改善目前的困境,就要从打破垄断及维护多元做起。反媒体垄断的法制化,实在不能再拖。

第四,鼓励用更多好内容,来取代糟糕的内容。

讨论新闻品质时最常出现的争论之一,就是收视率和点阅率引导了新闻产制。因此,要鼓励媒体投入更多心力产制好新闻,就要先让好新闻的效益能被更准确地评价出来,进而在市场引发更多正向循环。许多学者不断呼吁国内建立起更有效的评价系统,来取代目前失准的调查方式,NCC坐拥法规工具及政府资源,最有能力推动此事,应责无旁贷加速进行。

换言之,当法令越完备、媒体越自律、产业越多元、新闻越优质,台湾民主对于外部势力的入侵,就越有抵抗力。这样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就请NCC上紧发条,为了营造更优质的新闻环境,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李兆立/时代力量发言人

●本文为作者评论意见,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闻》立场

●《今日广场》欢迎来稿或参与讨论,请附真实姓名及联络电话,文章欢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