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

“不斷深化‘以院包科’工作內涵,爲受援地醫院培養人才隊伍,大力發展‘互聯網+健康’服務。”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如此介紹該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的下一步思路。


多措並舉,精準施策,注重實效,這是上海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的一貫做法。上海市在先後助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二院、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實現創三甲目標後,持續推動《上海市“組團式”支援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落實,幫助受援醫院由“創三甲”向“強三甲”邁進。


在扶持受援地醫院時,上海採取的形式是“以院包科”。趙丹丹介紹,上海市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個支援醫院拿出若干特色學科,針對受援地縣醫院的學科進行重點培養,從而帶動受援醫院技術水平得以提高。目前,上海與受援醫院持續開展遠程診療服務,遠程醫療諮詢已達238例遠程病例討論200多例


據悉,上海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援派專家帶教、開展遠程教學等方法,爲受援醫院培訓醫務人員1.2萬餘人次。兩家受援醫院先後選派368名技術骨幹赴上海進修學習,上海共派出560餘名專家到受援醫院舉辦學術講座、開展巡迴醫療等活動。復旦大學爲新疆喀什二院培訓51名在職研究生,兩家受援醫院都成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


上海市“管理幹部+技術人才”的選派模式,也爲受援地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趙丹丹介紹,該市從三甲醫院選派234名專業技術人才赴兩家受援醫院開展爲期1年或1年半的支援工作,還選派8名管理幹部在當地衛生健康委和受援醫院的領導崗位任職。在上海專家的指導下,兩家受援醫院共申報國家自然基金3項,填補自治區技術空白89項,發表SCI學術論文36篇。另外,上海充分發揮兩家受援醫院的龍頭作用,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帶動當地縣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



來源:健康報

編輯:王成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