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郑圣怀、李家萓
摄影/郑圣怀、李家萓

  2018年台湾地区通报的儿少保护事件高达59,915件,平均一天通报165件。为提升儿少保护预防,降低儿少受虐的风险;预防或减缓儿虐产生的后遗症并防止再度受虐。今天包括花莲县长徐榛蔚、卫生局局长朱家祥等30余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出席「探究弱势儿少保护个案之风险管理与身心发展」议题专家会议。

  花莲县县长徐榛蔚表示,预防儿童受虐要从家庭教育积极著手,花莲县政府现在更希望结合医疗、卫政、社政、法政、家防中心、教育、警政、社福团体等机关,进行高风险家庭管理,徐榛蔚县长也强调保护儿童的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一起来承担让台湾更好。

  国家卫生研究院论坛、长庚医院儿少保护中心及慈济大学, 4月30日于花莲慈济大学联合举办「探究弱势儿少保护个案之风险管理与身心发展」议题专家会议。本身是小儿科医师的慈大王本荣校长表示,小时候的创伤对脑子的发育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未来长大的行为,受虐的范围很广,除了身体外还有心灵,像是言语的霸凌孩子也会重重的记在心里,期待因为台湾现在对儿童受虐议题的重视,从早期的立法到后面的身心灵的修复都能保护到我们的儿童。

  卫福部统计资料显示,台湾自2009年儿少个案通报数21449到2017年59912件,通报数逐年往上增加,但是开案数却是往下降,而儿童受虐死亡人数也是往上倍增,通报的管道以学校和社工占最多数。花莲县卫生局长朱家祥表示,台湾医事人员通报率虽然有增加但比例还是少,医护部份的责任还需要加强外,村里干事最了解社区状态,但是通报比例非常低,如何加强彼此的横向联系,非常重要。跟全国平均施虐者年龄比较,花东地区虽然和全国一样以30岁到49岁居多,但花东地区未满20岁的施虐者比例相对全国高出许多(花莲比例18.8%台东22.7%,全国10.6%)。全国平均施虐者主要是因为缺乏亲职教育知识和婚姻失调造成的,但花东因经济因素和失业比率的施虐者也较全国高。朱家祥局长也提出,花东情况应针对高风险及弱势家庭应该给予积极的辅导,同时协助失业者就业。

  长期关注儿童问题的慈大公卫系高慧娟副教授大声呼吁:「儿少保护涉及层面广泛,需要各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唯有网络紧密合作才能达到完善的儿少保护系统,减缓个案产生的后遗症且防止二度受虐的发生。」高慧娟并强调,每一个单位要彼此了解,加强沟通与理解,以一条龙的工作模式执行,大家多一点鸡婆,社会就可以很不一样,同时,政府单位也要加强建立电脑化系统平台,如果关怀的个案搬到他处,可以很快地取得相关资料,营造出有力的支持环境。

  另外,长庚医院儿童急诊李嵘主任提出:「台湾应积极提倡儿童死因回溯(Child Dealth Review)制度,这个制度在美国、澳洲、纽西兰已实行多年,对于保障儿童、青少年生命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台湾应急起直追,赶上这个趋势潮流,让追踪网发挥最大效益。」儿童死因回溯制度最主要是要发现出事原因,避免未来类似悲剧再发生。

  国家卫生研究院论坛江博煌副执行长指出:「台湾儿少保护防治刚起步,对于第一线接触个案的医事人员或后续追踪调查及预防二度伤害等目标,仍有许多问题要面对。盼借助本次专家会议,集结各领域专家群的共识与回馈,以推动更完善之儿少保护防治工作。」

  今天与会贵宾还包括有林口长庚医院黄璟隆副院长、林口长庚医院叶国伟主任、台湾高等法院刑事庭汪怡君法官、佛光大学林明禛副教授、花莲家扶中心施政延主任、慈济大学医学院杨仁宏院长、慈济大学谢坤叡学务长、花莲县县议员杨华美、花莲慈济医院儿少保护医疗区域整合中心主任张云杰等人,从学校、医院、政府、组织等大家对于儿童受虐问题都非常关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