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情况还是暂时没有可能实现的,详情请看下面

首先我们来聊主角那副眼镜,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一定能到猜到这个头盔的功能和现在的MR头显异曲同工。

而早在去年,微软就已经推出windows Mixed Reality项目。包括联想、戴尔、弘基、惠普等,都推出了基于该项目的MR头显。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联想,在其推出产品的时候还联合迪斯尼推出了《星球大战》游戏。

用户可以像《星球大战》电影一样拿著光剑战斗。但是这些头显的单屏解析度只有1440x1440。

也就是只达到了2K显示效果,但我们不应该像衡量手机屏幕解析度一样,去衡量虚拟现实的显示解析度。

如果是2K的手机屏幕,那么基本已经达到视网膜显示效果。

而要在VR或MR里达到视网膜显示效果,根据AMD通过换算得出的结论,至少需要达到16K屏!!!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将拥有16K解析度的屏幕安放在头显上,才能真正实现毫无颗粒感的显示效果。

而目前,4K显示效果才刚刚在生活中普及。另外根据三星6月份启动的11K显示屏研发项目,估计要到2022年才能有足够的量产可能。

除了显示屏,游戏场景的帧率、延迟及显示效果等,都需要GPU的计算来实现。

而在去年英伟达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VR业务全球战略总经理表示,距离人眼完美显示的场景效果,GPU的发展还需要20年的时间。

综上,虽然我们已经有和电影类似的设备。但是要真正的实现,估计还要等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除了头显的问题,我们在电影里也看到了,拥有沉浸感的紧身服,电影里男主角穿上那件衣服后。

可以在游戏中感受真实世界的触感,不过这个技术目前已经能够实现。

在去年8月份,日本Xenoma公司发起众筹,推出一款名为e-Skin(电子皮肤)衬衫。

这件衬衫集成可伸缩的感测器和电子设备,它可以通过虚拟的触摸,将触感传达到身体中。

另外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提出了,名为「Skinterface」的项目,研发了一款力反馈紧身衣。

可以让用户感受到无形的物体,所以相较于头显,电影中的触感衣服更容易实现。

最后还有一个现实中,早已实现的产品——万向跑步机。电影中主角就是靠著脚下的跑步机,走遍游戏的千山万水。

而这种可以随时改变方向的跑步机早在2016年,一家名为KATVR的公司就推出了。

这款跑步机能够将现实世界的行走、跑步等动作,变成虚拟空间里的相应动作。

由此看来,电影里的酷炫技术,在现实中都已经有相应的实现。虽然和电影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更多还要看内容制作的能力。


理论上该有的东西都有了,就是各个方面都差一点。目前全人类不计成本的搞或许能弄个差不多的奢华尊享单机版。或者等个20-50年再开始想这事,或许能做出各种意义上和电影里一样的东西。
以现在的技术,应该可以做一个单机版的,做到跟电影里的那种再等等20年才有可能吧。不过要真的有绿洲这游戏,我先充八万,哈哈

电影里的各类技术实际上现实中都已经有出现过,不计成本还是有望实现。但是要算上开发时间,人力等等,成本过大,开发时间巨长,投资巨大,收益不乐观。加上体感互动式的安全性问题,没人愿意干这种事。


技术上其实没什么难度,主要的还是硬体瓶颈,和人的晕眩问题

现有技术还不成熟,20年后再说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