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珊瑚礁集中地,總面積超過27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近2500米,最深的地方就在古巴與牙買加之間的開曼海溝,達到了7600多米的深度。絕佳的氣候 也讓加勒比海成為最受遊客關注的海島遊勝地,但今天說的這個加勒比海島卻有點特殊,先是被稱為寡婦島,現在又成艷遇島。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1張

薩巴島,1632年就被荷蘭納為荷屬安的列斯羣島中的一員,隨後在英國、法國與荷蘭之間倒手了好幾次,但多數都以驅逐罪犯的流放地和種植熱帶果蔬為目的奴隸種植園,最終於2004年以86%的壓倒性投票歸屬荷蘭,薩巴島民也因此成為各種白人基因與黑人奴隸混合的特殊人種,膚色介乎黑白之間,以棕色居多。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2張

雖然正式成為荷蘭人,但荷蘭政府卻沒有對薩巴島進行大手筆投資,也沒有給予薩巴島民荷蘭福利待遇,只是包攬了薩巴島的農漁業產品銷售渠道,因此,不足1000人口的薩巴島男性漁民幾乎全年都在海上捕魚,哪怕中小型漁船也是一年在海上捕魚10個月左右,不停的將漁獲送往北美或荷蘭等國。而女性和老人只能在島上種植水果蔬菜等農作物,一年兩次往外運送時再將在荷蘭讀書的孩子接回來過寒暑假,寡婦島的名稱因此而起。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3張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4張

實際上,總面積不過13平方公里的薩巴島因地處開曼海溝而飽受颶風侵襲,在過去的150年裡就迎來了15次3級颶風和7次5級颶風,是加勒比海因颶風受損最嚴重的海島,幾乎每年都有各種船隻在附近海域擱淺或沉沒,受損船隻更是數不勝數。薩巴島捕魚也因此被稱為是“刀口舔血”的工作,雖然在荷蘭政府的渠道下每年收入都在10萬美元以上,但每年也都有十多人在海難中喪生,從此坐實了寡婦島的稱呼。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5張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6張

從18世紀開始,薩巴島就從未有過1000以上的定居人口,19世紀期間甚至有過“一夫多妻”的現象,如今雖然沒有那麼明目張膽,但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這個現象,島上的首富甚至娶了十個妻子,每人一套別墅再加一艘遊艇......荷蘭政府對此也是不聞不問,畢竟,有人養着她們總比讓政府頭疼要實際的多了。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7張

薩巴島進入遊客視野是在2010年後的聯合國地質調查,證實薩巴島是一座進入無限休眠期的死火山之後才開始迎來遊客爆發階段,也接受了不少荷蘭人移居,常住人口於2018年首次超過2000人,遊客也首次超過了3萬人,以英美和蘇格蘭遊客為主,官方貨幣也正式以美元為主,不再使用安的列斯盾。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8張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9張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10張

薩巴島無疑是加勒比海數一數二的生態旅遊資源勝地,尤其是數百年來都沒有工業以及過多人類生活的污染,更造就了薩巴島無與倫比的天然景緻。如今的薩巴島旅遊業已經成為當地女性的主要收入,不用再像之前那般依靠男性,薩巴島也因此迎來了“自由島”的稱號,很多歐美男性遊客都表示“在薩巴島上艷遇,就好像喫飯一樣的簡單”。

一島兩稱號:男人出海死亡過多被稱寡婦島,如今翻身自由島【行走在陌路】 新聞 第11張

雖然遊客並不算少,但薩巴島的生活方式仍然緩慢而老舊,甚至只有一間酒吧,當然,遊客們也不是因為夜生活纔去的薩巴島......

(關注“行走在陌路”,帶您看更多有趣的地方和不為人知的真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