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上海,在目前小农思想主导的新中国,仍然是一种zz正确。

谁要敢骂上海人,就是不畏强权、清廉正直的侠士。

但是歧视的点很难找。从人的硬体条件上来说,上海人身高长相智力都是整个东亚的佼佼者;论人的软体条件,上海人是中国素质最高也是最安全的人群。

那咋办?

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给上海人戴上一顶『高级人种』的帽子,然后说自己被上海人歧视。这样无论你从何角度都很难去洗白上海,因为上海人无论软硬体上来看确实优越,实在是找不到一个上海人不排外的理由。

LOL


有一次出差返沪,坐我附近几个第一次来上海旅游的人就在那里说上海人哪里哪里不好,排外,小气,啪啦啪啦的。

我能怎么办?舌战群儒?还是我也要打十个?我又不是吃饱了撑得。


上海不排外而是一个非常包容的。相反的是外地人有很大比例在上海有异质感。上海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现代化城市。这就和以农村为主的内地的内地人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产生了巨大差异。让内地人在上海感到格格不入。这种异质感就让一些人觉得自己没有被接纳。随著内地大中城市崛起,城市化生活成为中国人的常态,更多的人接收了上海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现在的年轻人再去上海那种异质感就越来越弱了。


虽然不是上海人,但感觉跟上海很有缘分。

小时候我去上海,刚下火车站,就碰到那些拉客的外地人。在天还没有亮的上海火车站,他带著我们上了一个中巴,拉著我们犄角旮旯的走了一二十分钟,送到了一个招待所。之所以我们这么听话,因为那个时候的人都还比较朴实,可能骗子还没有那么多吧。在这个过程中,那个女人跟我套近乎说,上海比你们乡下好玩吧?我听了以后一脸懵逼,之后我就很不解的问我妈:「我们那里不是农村吧?我们也是住在城里啊。这个姐姐为什么问我那乡下怎么样?」我妈回答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多年以后在网上找到了答案:一个调侃的段子上面说,上海人认为除了上海以外的地方都是乡下。尽管当时说这话的那个姐姐可能真的是周边乡下跑到上海去混社会的人。

虽然之后陆续去过几次,但基本上感觉上海就是上海人的上海,生活相对稳定,城市有秩序,干净整洁。相对于中国其他的地方,楼更高,衣著更光鲜,也更时尚。

大学毕业那会儿去过一次上海,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有条件接触一些上海本地的年轻人,有些上海人同样非常朴实,至少说话给你的感觉是比较真实,大家互相尊重,能够平等对待,就算是开玩笑,你也能明显体会到他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拿地域作为一个衡量标准。而另外一些人总是爱装逼,但是他们装逼的办法不是在标榜自己是上海人,有多了不起。他们更多的是在强调自己祖辈上是多么的富贵,比如说自己小时候都是有佣人来照顾的。我当时听了就感觉虎躯一震,「佣人」这个辞汇多么资本主义,多么旧社会,多么贵族啊,能够轻描淡写的出现在一个上海小公司的年轻白领嘴里,这让我深深的震惊与价值观的重塑。此时感觉上海确实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原来单位上的这些上海人有这么牛逼的过去和出身。同时我也把那些听不懂的上海话当成了鸟语一般的调侃,而且其他的那些同事,也很乐于教我一些乱七八糟的上海话,就像我们现在学习说四川话,天津话,河南话一样,没有再觉得上海是多么了不起,上海文化是多么优越,反倒成了娱乐调侃的一个媒介和渠道。

不过我后来想一想,可能还是因为这些人在上海的生存状态受到了外地人的冲击,从而在社会地位和资源占有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那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文化上的优越性,在这一代年轻人心态中就容易消失。

最近常去上海,感觉又发生了变化。有一些同学在那里工作,也扎根生活,而且大多数通过多年的努力活得还不错。大部分都是有车有房,有一个还比较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家庭都过得挺好。真正的上海本地人,好像已经很难找到了,即便是通过那些付费的入户调研,偶尔看到几个上海姑娘和上海的年轻人,往往也都生活在郊区或者近郊的一些老旧的小区里。外在形象也不如我印象中那么精致了,可能因为精致的形象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吧,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无法实现这一点。例如这个时期我看到的一些上海女性,往往都身材臃肿,五官也不精致了。虽然有些时候也爱炫耀一些东西,但往往局限在去哪里旅游,吃什么样的馆子,穿什么样的衣服,买什么样的包。某种程度上,辉煌的上海成了老上海人回不去的乡愁。

所以上海的排外是一种文化自信,但是伴随著融合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这种排外的程度越来越低了。因为能够排外代表著有实力,而真正有实力的人从来不会被排外,那些成功人士反而成了上海人的骄傲,因为他会作为品牌符号,为整个上海贡献荣耀和传说。

研究上海排外的历史。在我看来就是上海的经济地位在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国国内城乡人口大量迁徙的历史。


因为工作关系大约每两年会全国各省走一遍。我的体会是:因为上海话外地人不容易听懂,所以比较会产生误会。

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和几个同事一起讨论问题,他们和我说话的时候是普通话,自己内部说话的时候是上海话,确实让我觉得有点尴尬。

不过后来我在重庆、郑州、长沙、贵阳、成都等地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却没有特别的尴尬感,因为他们说的,我都听懂了……


我不会说上海不「排外」,但我不觉得上海比全国其他城市更「排外」

如果「排外」是一个指数,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指数的大小

那么它会与「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融合难度」成正相关,同时与「当地本地居民总数」成正相关,即:

排外指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融合难度	imes本地居民总数

截止2017年底上海户籍常住人口1445.65万,显然上海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拥有巨量的本市户籍人口,这个基数放大了上海「排外」的程度。作为参考,北京市户籍人口2017年末为1359.2万人,比上海少6%;深圳市户籍人口434.72万,比上海少70%。

那么如何定义「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难度」呢?可能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标准,不过我认为人均教育水平越高一定是有助于融合的,而文化的差异程度越大则融合的难度也会越大,即:

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融合难度=Sigma文化差异程度/人均受教育水平

我没有具体数据,不过我设想上海的人均受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么如果觉得上海比全国其他城市更「排外」,只能认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差异程度」较全国其他城市更大。

上海属于江南吴语文化圈,与苏南(苏锡常)、浙北(杭嘉湖绍甬)同宗同源,没有明显文化差异,而其他地区的外来人口可能会不同程度的感受到城市文化差异。


上海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排外,但是只排一种人——苏北人。

排苏北人的情况就和苏北苏南人互相看不惯的情况有所不一样了。在上海,苏北人以前基本上都从事「三刀」的职业。第一个刀是菜刀,还有理发剪刀、修甲刀(大澡里)。这种现象在几十年前很普遍,基本上理发店里只讲苏北话。

所以原因就像海外华人被排外的情况差不多,因为苏北人融入不到当时的上海社会,只是群聚在一起,就像唐人街。


怎么说呢,以我现实的观察来说,排外肯定是存在的,但在上海程度其实不高。尤其是工作、消费,排外更多体现在「态度」而不是实际结果。

什么是「态度」?比如上海人交流习惯用上海话,就会让人觉得排外。至于说态度不好什么的,其实上海人本身因为条件都还不错,所以做服务行业的,本身就不是很客气,这和对哪里人关系不大。

但是从结果来看,现在政府机关、大学都是按照能力上位的,很多也都是外地人。

排外是一个人类群体对另一个群体会有戒备和抵触,这是人性来的。但是随著不同地域的人进入上海工作和生活。「上海人」这个群体本身就已经融合了很多不同地域的人了。客观来说,上海的排外程度远比很多地区都要好了。

回头想想自己生活的城市,排外绝不会比上海少,只是全国去的人相对少一些,所以不会形成话题而已。


可能是方言吧。上海话很难听懂,再加上仇富。再一个就是偏见,自卑。


可真是90后长大了啊

80后刚开始上网那会

网上硬碟硬碟的 叫的那个顺口

即便现在洗地 过去也还在啊

百度一下很难吗?

大陆网路辞汇,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宽频山论坛 用户所发明。意为(相对上海人来说的)外地人。此辞汇因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一文称沪语为无文化之表现而反复出现于宽频山论坛。

硬碟人的来源在于宽频山论坛系统对「外地人」这个辞汇的屏蔽,故论坛用户改用「WDR」、「VVDR」、「YDR」等辞汇来代替「外地人」,但相继被屏蔽。因此有用户使用「西部数据人」来躲避关键词蒙蔽系统,这主要是因为硬碟生产商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的英文缩 WD 同外地的拼音缩写相同,同时因为硬碟是IT辞汇不易被蒙蔽,随后逐渐发展演化成「硬碟人」。


因为那些没本事的人在上海混不下去了回去诋毁的呗。过去上海发达,都想来上海赚钱打工,但是文化差异学历差异太大,很快就被淘汰了,那回家乡怎么可能对人说是自己能力不行混不下去,只能说上海人排外。

这和大多数跳槽的人一样,他们真的是想追求更好的发展么,不是,是在原来的公司混不下去了,为啥混不下去了,不是能力不行就人际关系没混好。

其实人人都排外的,只是那些作为去打扰别人的人没有经历过被打扰而已,等他们家住满了外来人,自己家的姐妹被外人娶走,自己的工作机会被外人夺走后他们就知道过去上海为什么排外了。


北京人:欢迎你来北京玩啊,我们北京人都很好的,下次还要来哦

广深人:欢迎你啊,这就是你的家,来了就是一家人

好的上海人:上海很好吧 / 你们外地人在上海生活很辛苦哦

不好的上海人:一堆外地人把上海搞得乱糟糟

上海何止排外啊,自己身份证号都有鄙视链,不同区地位都不同,我真是第一次知道这种事。而新落户的就根本不能说你是上海人。

我在上海生活,周围人也都很友善,对我很好。以上不针对任何一个独立个体,风气如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