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上海,在目前小農思想主導的新中國,仍然是一種zz正確。

誰要敢罵上海人,就是不畏強權、清廉正直的俠士。

但是歧視的點很難找。從人的硬體條件上來說,上海人身高長相智力都是整個東亞的佼佼者;論人的軟體條件,上海人是中國素質最高也是最安全的人羣。

那咋辦?

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給上海人戴上一頂『高級人種』的帽子,然後說自己被上海人歧視。這樣無論你從何角度都很難去洗白上海,因為上海人無論軟硬體上來看確實優越,實在是找不到一個上海人不排外的理由。

LOL


有一次出差返滬,坐我附近幾個第一次來上海旅遊的人就在那裡說上海人哪裡哪裡不好,排外,小氣,啪啦啪啦的。

我能怎麼辦?舌戰羣儒?還是我也要打十個?我又不是喫飽了撐得。


上海不排外而是一個非常包容的。相反的是外地人有很大比例在上海有異質感。上海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現代化城市。這就和以農村為主的內地的內地人在思想和行為方式上產生了巨大差異。讓內地人在上海感到格格不入。這種異質感就讓一些人覺得自己沒有被接納。隨著內地大中城市崛起,城市化生活成為中國人的常態,更多的人接收了上海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現在的年輕人再去上海那種異質感就越來越弱了。


雖然不是上海人,但感覺跟上海很有緣分。

小時候我去上海,剛下火車站,就碰到那些拉客的外地人。在天還沒有亮的上海火車站,他帶著我們上了一個中巴,拉著我們犄角旮旯的走了一二十分鐘,送到了一個招待所。之所以我們這麼聽話,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都還比較樸實,可能騙子還沒有那麼多吧。在這個過程中,那個女人跟我套近乎說,上海比你們鄉下好玩吧?我聽了以後一臉懵逼,之後我就很不解的問我媽:「我們那裡不是農村吧?我們也是住在城裡啊。這個姐姐為什麼問我那鄉下怎麼樣?」我媽回答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多年以後在網上找到了答案:一個調侃的段子上面說,上海人認為除了上海以外的地方都是鄉下。儘管當時說這話的那個姐姐可能真的是周邊鄉下跑到上海去混社會的人。

雖然之後陸續去過幾次,但基本上感覺上海就是上海人的上海,生活相對穩定,城市有秩序,乾淨整潔。相對於中國其他的地方,樓更高,衣著更光鮮,也更時尚。

大學畢業那會兒去過一次上海,在那裡工作了一段時間。有條件接觸一些上海本地的年輕人,有些上海人同樣非常樸實,至少說話給你的感覺是比較真實,大家互相尊重,能夠平等對待,就算是開玩笑,你也能明顯體會到他是一視同仁的,並沒有拿地域作為一個衡量標準。而另外一些人總是愛裝逼,但是他們裝逼的辦法不是在標榜自己是上海人,有多了不起。他們更多的是在強調自己祖輩上是多麼的富貴,比如說自己小時候都是有傭人來照顧的。我當時聽了就感覺虎軀一震,「傭人」這個辭彙多麼資本主義,多麼舊社會,多麼貴族啊,能夠輕描淡寫的出現在一個上海小公司的年輕白領嘴裡,這讓我深深的震驚與價值觀的重塑。此時感覺上海確實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原來單位上的這些上海人有這麼牛逼的過去和出身。同時我也把那些聽不懂的上海話當成了鳥語一般的調侃,而且其他的那些同事,也很樂於教我一些亂七八糟的上海話,就像我們現在學習說四川話,天津話,河南話一樣,沒有再覺得上海是多麼了不起,上海文化是多麼優越,反倒成了娛樂調侃的一個媒介和渠道。

不過我後來想一想,可能還是因為這些人在上海的生存狀態受到了外地人的衝擊,從而在社會地位和資源佔有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那種心理上的優越感,文化上的優越性,在這一代年輕人心態中就容易消失。

最近常去上海,感覺又發生了變化。有一些同學在那裡工作,也紮根生活,而且大多數通過多年的努力活得還不錯。大部分都是有車有房,有一個還比較體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錯,家庭都過得挺好。真正的上海本地人,好像已經很難找到了,即便是通過那些付費的入戶調研,偶爾看到幾個上海姑娘和上海的年輕人,往往也都生活在郊區或者近郊的一些老舊的小區裏。外在形象也不如我印象中那麼精緻了,可能因為精緻的形象都是用錢堆起來的吧,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無法實現這一點。例如這個時期我看到的一些上海女性,往往都身材臃腫,五官也不精緻了。雖然有些時候也愛炫耀一些東西,但往往侷限在去哪裡旅遊,喫什麼樣的館子,穿什麼樣的衣服,買什麼樣的包。某種程度上,輝煌的上海成了老上海人回不去的鄉愁。

所以上海的排外是一種文化自信,但是伴隨著融合互聯網和全球化的發展,這種排外的程度越來越低了。因為能夠排外代表著有實力,而真正有實力的人從來不會被排外,那些成功人士反而成了上海人的驕傲,因為他會作為品牌符號,為整個上海貢獻榮耀和傳說。

研究上海排外的歷史。在我看來就是上海的經濟地位在國內不斷發展變化的歷史,也體現了中國國內城鄉人口大量遷徙的歷史。


因為工作關係大約每兩年會全國各省走一遍。我的體會是:因為上海話外地人不容易聽懂,所以比較會產生誤會。

在上海工作的時候,和幾個同事一起討論問題,他們和我說話的時候是普通話,自己內部說話的時候是上海話,確實讓我覺得有點尷尬。

不過後來我在重慶、鄭州、長沙、貴陽、成都等地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卻沒有特別的尷尬感,因為他們說的,我都聽懂了……


我不會說上海不「排外」,但我不覺得上海比全國其他城市更「排外」

如果「排外」是一個指數,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指數的大小

那麼它會與「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融合難度」成正相關,同時與「當地本地居民總數」成正相關,即:

排外指數=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融合難度	imes本地居民總數

截止2017年底上海戶籍常住人口1445.65萬,顯然上海作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擁有巨量的本市戶籍人口,這個基數放大了上海「排外」的程度。作為參考,北京市戶籍人口2017年末為1359.2萬人,比上海少6%;深圳市戶籍人口434.72萬,比上海少70%。

那麼如何定義「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的融合難度」呢?可能每個人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標準,不過我認為人均教育水平越高一定是有助於融合的,而文化的差異程度越大則融合的難度也會越大,即:

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融合難度=Sigma文化差異程度/人均受教育水平

我沒有具體數據,不過我設想上海的人均受教育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那麼如果覺得上海比全國其他城市更「排外」,只能認為「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的文化差異程度」較全國其他城市更大。

上海屬於江南吳語文化圈,與蘇南(蘇錫常)、浙北(杭嘉湖紹甬)同宗同源,沒有明顯文化差異,而其他地區的外來人口可能會不同程度的感受到城市文化差異。


上海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排外,但是隻排一種人——蘇北人。

排蘇北人的情況就和蘇北蘇南人互相看不慣的情況有所不一樣了。在上海,蘇北人以前基本上都從事「三刀」的職業。第一個刀是菜刀,還有理髮剪刀、修甲刀(大澡裏)。這種現象在幾十年前很普遍,基本上理髮店裡只講蘇北話。

所以原因就像海外華人被排外的情況差不多,因為蘇北人融入不到當時的上海社會,只是羣聚在一起,就像唐人街。


怎麼說呢,以我現實的觀察來說,排外肯定是存在的,但在上海程度其實不高。尤其是工作、消費,排外更多體現在「態度」而不是實際結果。

什麼是「態度」?比如上海人交流習慣用上海話,就會讓人覺得排外。至於說態度不好什麼的,其實上海人本身因為條件都還不錯,所以做服務行業的,本身就不是很客氣,這和對哪裡人關係不大。

但是從結果來看,現在政府機關、大學都是按照能力上位的,很多也都是外地人。

排外是一個人類羣體對另一個羣體會有戒備和抵觸,這是人性來的。但是隨著不同地域的人進入上海工作和生活。「上海人」這個羣體本身就已經融合了很多不同地域的人了。客觀來說,上海的排外程度遠比很多地區都要好了。

回頭想想自己生活的城市,排外絕不會比上海少,只是全國去的人相對少一些,所以不會形成話題而已。


可能是方言吧。上海話很難聽懂,再加上仇富。再一個就是偏見,自卑。


可真是90後長大了啊

80後剛開始上網那會

網上硬碟硬碟的 叫的那個順口

即便現在洗地 過去也還在啊

百度一下很難嗎?

大陸網路辭彙,為上海最有影響力的論壇之一寬頻山論壇 用戶所發明。意為(相對上海人來說的)外地人。此辭彙因2009年2月4日新民晚報一文稱滬語為無文化之表現而反覆出現於寬頻山論壇。

硬碟人的來源在於寬頻山論壇系統對「外地人」這個辭彙的屏蔽,故論壇用戶改用「WDR」、「VVDR」、「YDR」等辭彙來代替「外地人」,但相繼被屏蔽。因此有用戶使用「西部數據人」來躲避關鍵詞矇蔽系統,這主要是因為硬碟生產商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的英文縮 WD 同外地的拼音縮寫相同,同時因為硬碟是IT辭彙不易被矇蔽,隨後逐漸發展演化成「硬碟人」。


因為那些沒本事的人在上海混不下去了回去詆毀的唄。過去上海發達,都想來上海賺錢打工,但是文化差異學歷差異太大,很快就被淘汰了,那回家鄉怎麼可能對人說是自己能力不行混不下去,只能說上海人排外。

這和大多數跳槽的人一樣,他們真的是想追求更好的發展麼,不是,是在原來的公司混不下去了,為啥混不下去了,不是能力不行就人際關係沒混好。

其實人人都排外的,只是那些作為去打擾別人的人沒有經歷過被打擾而已,等他們家住滿了外來人,自己家的姐妹被外人娶走,自己的工作機會被外人奪走後他們就知道過去上海為什麼排外了。


北京人:歡迎你來北京玩啊,我們北京人都很好的,下次還要來哦

廣深人:歡迎你啊,這就是你的家,來了就是一家人

好的上海人:上海很好吧 / 你們外地人在上海生活很辛苦哦

不好的上海人:一堆外地人把上海搞得亂糟糟

上海何止排外啊,自己身份證號都有鄙視鏈,不同區地位都不同,我真是第一次知道這種事。而新落戶的就根本不能說你是上海人。

我在上海生活,周圍人也都很友善,對我很好。以上不針對任何一個獨立個體,風氣如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