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终于过完了!

假期里生活作息混乱、饮食不规律都是极其正常的!虽说很多妈妈们都跟我分享,孩子回家或在外面适应能力异常强大!但是保不住总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遗留到了节后,今天菜妈就来带大家逐一排查!

1、过节出门,好几天没吃VD要补吗?

如果连着7天长假一天都没吃,当然是建议给宝宝们补回来。比如这周可以每天2滴,下周恢复正常就好了。如果漏了一两天,补不补都可以啦,不用那么精确。

2、睡前仪式被打乱,很难睡着怎么办?

其实有了熟悉的环境(家里)、熟悉的人(妈妈或陪睡人)、熟悉的流程(睡眠仪式)孩子会自然而然慢慢调整回来的。

可以比通常上床时间提早一些开始进入睡眠程序,比如洗个澡、换睡衣,调暗灯光、讲睡前故事等等。

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大人对孩子睡眠的干扰因素,别看手机、别看电视啦,灯光和声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假期出去玩,白天不习惯小睡了怎么办?

假期里,很多孩子白天走亲访友玩得太兴奋,到了该午睡的时间丝毫没有睡意,也可能出门在外没有合适的睡觉场所,于是就这样「混」过了午睡。到了傍晚6、7点可能就扛不住了,不仅影响了正常吃饭,也可能一觉睡到早上5点就醒了,大人也备受折磨……

我们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方法:

晚上孩子想睡觉的时候,尽量拖一拖,能撑就撑,晚个15-30分钟都可以。

白天如果4、5点醒了,中午的午餐可以早点吃,比如10点左右安排午餐,餐后进行午睡,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延迟夜间睡眠时间。

傍晚6、7点睡到10、11点又醒了,这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去刺激和逗引孩子,保持安静,继续安排睡眠程序,进行安抚,孩子其实仍然是能够继续入睡的。

4、受到鞭炮惊吓,一听到声音就哭哭啼啼怎么办?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也只能采取多陪伴多安抚,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稍大一些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白天带他们读一读关于过年鞭炮的故事,知道这个习俗的来源是为了赶走「年」这个怪兽,或是迎接财神。也可以带孩子看看一些科普的视频,了解鞭炮的制作过程,减少恐惧。

千万不要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这个孩子胆子怎么那么小」,「别哭了,再哭妈妈不要你了」等等这种把孩子「往外推」的话。

5、孩子「积食」消化不良怎么办?

过年过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零食多正餐少,水土不服等,很多大人孩子都会出现所谓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的情况。

有些会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规律、排便困难的情况,这可能是膳食纤维、水分摄入不足导致的便秘。菜妈前几天也专门写过如何增加膳食纤维,缓解便秘。

除此以外,一定要喝足够的液体,6-12个月的宝宝注意保证奶量,适当喝水。1岁后则要每天注意喝一定量的水,对于缓解便秘的情况也是有帮助的。

6、孩子吃多了,便便一直很臭怎么办?

首先妈妈们要知道,大便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认真脸!)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妈妈觉得这几天孩子便便奇丑无比,那通常就是动物性蛋白高的食物吃多了。

大俗话:荤菜吃多了!

所以这几天可以适当子减少一些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不要天天除了鸡鸭就是鱼肉),有意识地增加一些蔬菜的比例。比如每餐提供1种荤菜,2-3种蔬菜,给孩子足够多的选择余地,保证一定的蔬菜摄入量。

7、宝宝有点打喷嚏、流鼻涕怎么办?

其实鼻涕是鼻子正常的分泌物,可以湿润呼吸道、保护鼻粘膜、阻碍病原体进入呼吸道。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感冒)、过敏性鼻炎环境温度等刺激。

即使真的感冒了,我们也不推荐4岁以下的孩子使用非处方(OTC)感冒药和止咳药,包括艾畅、惠菲宁、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好娃娃、999感冒冲剂等(其实就是无药可用,也不需要用)。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流鼻涕,我们可以这样做:

注意保持房间湿度在50-60%,必要时使用加湿器。

保证液体摄入,1岁前优先喝奶,1岁后注意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可以稀释鼻涕、软化鼻痂,缓解鼻子的不适。

8、宝宝有点拉肚子,不知道是不是吃多了怎么办?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在有的孩子身上会表现出便便次数增加、便便变稀、含有食物残渣等情况(但不至于出现水样便,水样便更常见于感染引起的腹泻),多半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总原则就是,规律吃饭时间,减少食物的量

按照宝宝原本的吃饭时间和顿数来安排,不要不知饥饱。

对于胃口好的宝宝,一定要控制进餐的量,千万别把食物放在外面,导致孩子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吃东西的路上。

可以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比如菜肉粥、鸡蛋羹、烂糊面、软饭等,避免容易胀气的豆类和蔬菜、以及太油腻和膳食纤维含量多的食物,也不要在这个阶段添加新的辅食食材

开工第一天,不仅是宝宝需要调整作息,爸爸妈妈们也是难免因为「美味」太多,走亲戚拜年来回走动导致身体各种不适,当然也是可以按着以上对应的各个点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哦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