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柏油路,施工,交通,一例一休,工人,工安卫生,劳检,职场安全,派遣工,临时工,劳工,施工机具。(图/记者李毓康摄)

▲根据调查,去年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占职业伤病比例最高,其次依序为职业性听力损失及职业性皮肤疾病。(示意图/记者李毓康摄)

记者纪佳妘/台北报导

劳动部公布最新职业伤病统计,去(2018)年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占职业伤病37.7%比例最高,再者是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皮肤疾病,职安署表示,近年来平均通报职业病件数每年皆维持2000多件,另观察年龄层部分,平均约40至50岁占最多数。

根据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署统计,以2018年为例,全国职业伤病诊治网络职业疾病通报件数(含防治中心及网络医院)计2158件,占比最高的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813件,占37.7%,其次为职业性听力损失609件,占28.2%,第3为职业性皮肤疾病329件,占15.2%;另在肌肉骨骼疾病方面,最容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肌腱腱鞘炎或椎间盘突出等肌肉骨骼相关疾病,如未经适当治疗或复健,可能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请继续往下阅读...

统计也指出,去年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中,以「制造业」占29.2%最多,其次为「营造业」占19.4%、「住宿及餐饮业」占12.3%,常见职业别包括建筑工、搬运工、电子零件组装及食品加工等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失主要业别是以「制造业」占94.6%最多,常见于金属零件组装加工业及纺织业等工厂;职业性皮肤病则以「住宿及餐饮业」占27.7%最多,从事餐饮、美容美发、泥作及长期接触化学品等作业的劳工属于高风险群。

职业安全卫生署劳工保护组科长叶青宗表示,目前全国有10家职业伤病防治中心,并于各区连结数家网络医院,以就近提供劳工职业伤病因果关系诊断、咨询及转介等服务,并进行职业疾病的通报。截至108年起,已有81家网络医院,平均每周开设240诊次。

此外,劳动部委托设置的各区劳工健康服务中心及职业伤病防治中心,均可提供职业疾病预防相关辅导及咨询服务,相关讯息可至职业安全卫生署网站查询或联系各区劳工健康服务中心、职业伤病防治中心提供协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