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摩天轮》是年过80的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在去年推出的第48部全新电影作品,照惯例的描绘了爱情与人生,仍然离不开他执导电影于半世纪的创作母题。

 

伍迪艾伦上一部《咖啡‧爱情》的背景放在30年代的纽约和好莱坞,那时纽约上流社会的繁华盛世在片中一览无遗,而这次《爱情摩天轮》则将故事场景聚焦于50年代纽约的康尼岛,康尼岛对于纽约客,尤其是伍迪艾伦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意义,位于康尼岛上的游乐园在纽约甚至是全世界红极一时,同时伍迪艾伦成名作《安妮霍尔》也在此取景,不过历经二次大战后逐渐落寞,后来迪士尼乐园逐渐兴起并取代,这次导演将背景锁定于落寞中的康尼岛,透过大环境的场域呼应片中这群小人物们现实的不安和困难,其寓意自然明显不过,但伍迪艾伦更喜欢也擅于将悲剧与喜剧融合,于是开头一贯的以他最爱的爵士乐轻松开场,紧接著呈现这座游乐园欢乐的人潮,观众则要到片中才能透过角色对白感受这座乐园的力不从心,从场域设定到喜剧暗藏悲剧的呈现方式,伍迪艾伦风格与痕迹依旧。

从故事面来看,《爱情摩天轮》开场即打破第四面墙,宣告故事是这位研读戏剧、将来梦想成为作家的救生员所写的,使观众对这些角色们更感同身受,其实打破第四面墙,伍迪艾伦早于自己生涯前期的作品中使用过,不断跟观众抱怨与提问,拉近观众与故事的距离,这种戏剧手法到了他手上运用于电影媒介,巧妙且不违和。

 

接著开始故事主轴,凯特温丝蕾饰演的吉尼处在不愉快的现实中渴求爱情,直到她遇上了『救生员』,抓到一个真正能让她脱离困境的人,对于吉尼来说,这位散发浪漫情怀的救生员,就是她生活的出口和救生圈,于是木栈道中凯特温丝雷独白戏的特写镜头,才令人感到动容,而在这座逃离不了的游乐园中,现实的困难与美好的憧憬,交织成一道又一道的蓝光与橘光,不断反映角色内心的状态,虽然特地强调光线的运用,稍微做作了点,但这两道光线对照这些小人物们,呈现出似梦似真的魔幻戏剧感,导演更利用小男孩不断玩火烧东西来暗示这种种事件的无法预期性和一发不可收拾感,并靠著『电影』逃离不愉快的现实,在符码象征、光影、镜头运用等,伍迪艾伦宝刀未老。而片尾女主角吉尼正如同《开罗紫玫瑰》里的西西莉亚一样,最后一句台词:『我不喜欢钓鱼。』道尽了吉尼美梦做完后,依然得面对残酷现实留下的无限感慨,余韵绕梁。

整体来说,这次《爱情摩天轮》是水准之作,伍迪用招牌的对白来推进故事,剧本编写相当精彩且工整,片中角色无一不是对照彼此,鲁蛇丈夫汉普帝对照吉尼同样对小孩的疼爱,救生员米奇对照吉尼同样对爱情不忠且浪漫,而在片尾一场关键的电话戏中,选择是否救卡洛琳娜,其实是吉尼拯救自己与否的选择,最后零钱掉落,吉尼选择拯救自己的生活,两名女性生死对比、现实与憧憬拉扯,戏剧张力强而有劲,在面对生死关头尽显人性,伍迪艾伦的剧本在喜剧中仍能抓紧人心。

 

而综观伍迪艾伦的创作历程,男主角总是理性且同时感性的知识份子,这两者冲突的情绪在片中不断对立矛盾,妥协然后推翻,所以我们才看见米奇和读『哲学』的友人谈完利弊,决定于现实面选择吉尼,但下一秒看见年轻貌美的卡洛琳娜,马上将理性选择抛诸脑后,跟随当下的感性,戏中无处可见这种标准的『伍』式风格,而从文本的设定上更看见许多《开罗紫玫瑰》的影子,《开》片设定于经济大恐慌时期,和吉尼一样,女主角西西莉亚同样有个暴力且不争气的老公,此时的西西莉亚只能寄情于『电影』,用电影逃离现实世界(跟片中小男孩一样),同样遇见了一个所谓超现实的迷人男性,让她有一丝逃离现实的希望,但最终仍然只能回归现实,留下和吉尼一样无尽的感慨。

伍迪艾伦年事已高,且过了半世纪依然在玩旧东西,新作《爱情摩天轮》是老酒装旧瓶,但每每透过他的作品还是能感受到他的浪漫、风趣,且依旧对生活和电影充满热情,这次讨论的爱情主题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能把现实中爱情的缘分拍得如此浪漫且带著悲剧的冲突,除了王家卫之外,就是伍迪艾伦,虽然两者风格差之千里。对我来说,最好的伍迪艾伦活在70、80年代,不会再有像《安妮霍尔》、《曼哈顿》、《开罗紫玫瑰》、《汉娜姊妹》这种等级的作品出来了,但从近年来看,大导演还是有其一定水准,而只要开场照惯例用一样的字体打出Written & Directed by Woody Allen,接著在配上浓浓的招牌爵士乐,整部片就值得了。

 

点我进地下电影脸书粉丝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