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刺身」这个问题,以我的知识面认知来说,这个是现代的称谓,往前延伸至古时,应该称脍或鲙,是一种生吃鱼类的烹饪技法,起源于我们中国,后传至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像我们广东地区的顺德鱼生,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只是我们这个鱼生选用的鱼是淡水鱼,或会有寄生虫等危害,一直以来就饱受诟病。这个不提了。

基于「刺身」这个辞汇,应该是舶来品,源于日语:Sashimi。翻译过来就是用不同的刀法,切割深海鱼或贝类成片状,蘸调味料而食的意思。

还有一说,「刺身」是从日本北海道渔民的叫法得来,当时他们在做鱼生的时候,很多鱼片成片后不好辨认,那么他们就会用竹签或铁签将一部分鱼皮刺过,插在鱼片上,以便识别鱼的种类。后来尽管不在用这种方法辨鱼了,但称谓一直保留了下来。

中餐最早借用「刺身」这个辞汇的当属粤菜,记得九十年代初粤菜在北京流行,生猛海鲜几乎成了粤菜的代名词,到餐馆吃饭,龙虾刺身或是象拔蚌刺身再或响螺刺身,几乎成了身份的代名词,请人吃饭如果要不挑一样刺身一把,那证明诚意不够,哈哈,可见吃刺身也是很贵的。

即便当下,刺身也属于高档的餐食。原因无二,就是可以「刺身」的鱼、贝类或虾,都要来自深海,同时保证鲜活。但也有例外,譬如三文鱼,但这也得是深海捕捞,通过即时全程冷链等环节才可以的。

我最爱的刺身当属象拔蚌,简直是人间至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