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戰國儒家流派

孔子是儒家的開創者,他與孟子荀子兩位先生的關係是這樣的

孔子——曾子——子思——孟子

孔子——仲弓。。。荀子

孔子之後他的弟子們在不同的地方傳承學問,這些傳承各有其特點,不能簡單的分別一個高下出來。

2.漢代經學

漢代以經學為主幹,諸子為輔助。從《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和《漢書·藝文志》當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學術界把這兩位先生並列,而他們也並沒有在諸子中有特別高的位置。

3.魏晉南北朝玄佛

漢末經過靈帝亂政,董卓專權,曹操篡漢,司馬篡操,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這一系列操作,而司馬氏還依然以儒為名,以孝治天下。徹底把儒家官方意識形態砸了個粉碎,有廉恥的讀書人都羞於出仕為官。學術界開始以研究三玄為風尚,佛學也借著玄學的語言體系大量的傳入中國。

而佛學以心識為本,以山河大地為虛妄。不重人倫,不事生產,少數人出家精研尚可,一旦成為信仰廣泛傳播必然擾亂正常社會秩序,梁武帝崇佛以至於滅國便是明證。當時政治混亂,戰爭頻發也在客觀上為佛教思想的傳播創造了良好的土壤。

4.唐代道統論

韓愈先生為了在政治上對抗佛教,在學術上闢佛老,模彷彿教傳承的形式做了道統論。儒家重日用常行,人倫之道,罕言性與天道,初學者容易追求高妙境界而流於佛老空談。韓愈先生的道統論單獨把孟子提出來,以孟子的心性論(四端之心,性本善為理論基礎而又落實於保民護生之行)對抗佛教以心識為本,以山河大地為虛妄,弊於人倫之道。

道統論從我們現在人的角度看了是一個人為構造出來的,不真實的理論。但是在當時妄佛成風,上行下效的情況下,有他的現實意義。在當時佛老大談心性的環境下,必須構造出儒學的心性論,否則天下後學未精都以佛老為高妙,以儒為粗淺,久而久之儒學衰敗,天下大亂。

既然構建心性本體論自然要強調性本善,否則仁義道德無處落腳。但是華夏自古傳承的學問體系中並不以性為學問的基礎,《詩》《書》《老子》無性,《論語》「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心性末事,自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闡發,從善的角度,不忍好生之情可以行仁,從惡的角度,欲食慾暖欲息好利,易過而不能自止則害生,故以禮法正之。而以心性為本,強調先驗道德性善,是學問傳承不全,為了抗衡佛老而不得已構造出的理論。以性善為依據,貴孟賤荀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5.宋明理學

朱子從《禮記》中找出《大學》《中庸》兩篇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

《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理學家們一次為依據把儒家傳統的天道論和心性論直接聯繫起來,構造出了複雜而完備的理論體系。後世儒學道教醫家,多以此為理論基礎發揚闡釋,我們現在稱之為世界觀,所以性惡論也被踩在腳底無人問津。唐代楊倞先生為《荀子》作注以來,宋明少有大儒為荀子註疏,清代反理學考據興起之後才開始有人研究荀子。

以其實論之,荀子之學也是儒家正統,其學之精不亞於孟子,反而是孟子之學,以心為門,以情動人,在先秦儒家乃至諸子之學中都可以算是另闢蹊徑,獨立門戶。

------------------------寫給想要學習儒家的同學-------------------------

6.現代意義

現代全世界的民族國家都是從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的國家概念發展而來,而他們喊出的口號也即今天的普世價值是「自由,平等,博愛」,虛設法權,何以達之?

康德:「自律即自由」在現代社會消費主義的景觀下,被各種廣告吸引著去購買並不是真正的自由《荀子·修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克己修身以達君子才能自由,否則很容易成為物慾的奴隸。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等級秩序,學區房,戶籍,特護病房,名校,大公司,財務自由,人與人之間處處可見這些區別。那麼怎麼對待這些東西?《荀子·修身》:「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一個正常有活力的社會當中,人的等級會以能力德行來排列,你的上級往往比你強,所以平等不是沒有區別,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修身進德來達到更高的等級。

愛不僅是一種心情更要落實到行為,一個人工資自己都吃不飽能回報父母嗎,一個非洲小國自己都沒有葯能援助中國嗎?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去幫助別人。《荀子·仲尼》:「致賢而能以救不肖,致強而能以寬弱"只有通過修身自強才能把愛施與給更大範圍的人,才能稱博,否則只能局限於自己的一種心情。

儒家是一套沒有摻雜宗教神學的,不悖人倫的,系統完整,有序切實的,最適合我們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由於現在人脫離了古代的語言環境,沒有收到過傳統的私塾教育,不說《五經》就連論語都很難在沒有老師的前提下看懂文義。建議把自己當做不識字的人,以《康熙字典》《說文解字》作為工具書,一字一句的讀《孟子》《荀子》的文本,兩家互相參考著讀,慢慢增強自己讀古文的能力,然後再去讀《論語》《五經》

有老師帶著和幾位同學一起來讀更好。


@知止 兄梳理了千年來傳統文化的脈絡,對於理解《荀子》幾千年來不怎麼受歡迎的原因大有裨益,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從其它方面談一下。

荀子先生的性情與孟子先生不同,他不像孟子先生那麼至情至性,更像我們現在的很多工科男,所以文字中沒有那麼多悲天憫人的情感,更多的是對自然真實、自然規律進行詳實的記錄。從這個角度來看,荀子先生頗有道家風采,看似不近人情,實則是守禮而行。當然這也源於荀子先生本身就是儒道大家、先王之學的集大成者。走道家這路的也是要讀《荀子》的,由儒而道,人事盡而天道現^_^

然而正是這看似不近人情的文字,讓人會覺得枯燥無味乃至扎心。

《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雲能者也,無知而雲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強高言謹愨者也,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這段「今之處士」的描寫,很多那些自命清高的人(比如很多魏晉名士)看著,心都快被紮成篩子了,類似的描述還有很多。正是由於荀子先生這種類似工科思維,很直接地對人事物進行描述和批判,讓他很難受到待見。

尤其是當《孟子》一書被拔高地位之後(這個 @知止 兄的回復中有講,和佛教的發展有很大關係),那麼對孟子學說進行猛烈批判的荀子先生必然會受到更大的排斥。一本不受待見和重視的書,又有多少人願意去為之作注呢?諸子中《墨子》一書與《荀子》相比,更加地寂寞;更有甚者,連原文都不復存在了!

《荀子?非十二子》: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弓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作為自稱孔孟傳人者,看到以上這一大段話,情感上必然是過不去的,即使去讀《荀子》,也很難帶著一種公正客觀的態度去讀。舉個不怎麼恰當的例子,看看最近肖戰粉227事件,粉絲們都瘋狂到了什麼程度?何況孟子先生是一位真正值得人們敬重的老先生,所以說梁啟超先生評價荀子是鄉愿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連很多大儒都折在了情緒上面,由此可見以禮治情的重要性。

後世的門戶之爭、門戶之見,很多其實都是人心人情之爭,而非自然真實之爭,不過這也是天道降本流末的必然。孟子先生的精神著實為人所欽佩和敬仰,那份公義也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本身也是天道的體現。但是《孟子》一書確如荀子先生所言「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所以後儒不得不造出道統論來去串《孟子》一書的內容,然而並不見得都是正確的,反而把很多東西給僵化了。相比較之下,《荀子》一書更加細緻地描述了修身的具體步驟和路徑,重視禮、重視行動的積累,這樣其實更具備實操性,對於我輩能夠真正踐行先王之道意義重大。

其實不管是五經還是《荀子》還是漢代經學,更多的是對日常生活做事行動的細節進行刻畫,看上去瑣碎,但是這樣才保證學者能夠真正落實到行動上面去,行而知之,到了後面自然明白背後的自然真實為何,不需要弄一套僵化的道統論出來去腦補推演。

這個問題下面有人說「《荀子》是術」,不能說算錯,但是說「孔孟是道」這個就非常值得商榷了,五經諸子皆是術,道藏有云:經者,徑也,指其徑路而歸焉。

《荀子?勸學》: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箸乎心者謂之術,所謂「心術」是也。知而行之,才有「道」可言。能夠踐行荀子、踐行五經所闡述的「術」才有可能明天道、參大道,「道」不是說出來的、想出來的、構建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踐行出來的。太上有言:「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誠非虛言也!


因為孔孟和大學中庸並稱四書是朱熹提出的,朱熹不喜歡荀子唄。


孔孟已經覺悟了,孔孟是經,是天道,荀子是術,是技巧,檔次差的多。


不少,你沒見過,說明你閱讀量小


孔子!儒釋道的大陸根加上所謂法荀子和韓非子商殃等等都是什麼貨色!愚弄百性!禍害大陸幾千年!他都無法站在世之林!為世人吐棄!

孔子無人格!無英雄主義精神!

滿紙荒塘言!禍害無窮!


像孔子這種自己認賊作父,而且誘導全體老百姓死心塌地認賊作父的奴才,本來就是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的,荀子和孔子相比,根本就毫無創意可言,所以,即使註解了也未必能引起共鳴!


想想荀子的兩位最出名的嫡系弟子吧,韓非和李斯,《荀子》很難拆解改編,而且荀子和孔孟不一樣,邏輯都沒問題,但是荀子的角度過於實在了,要知道某些地方是不需要實在人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