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如何去利用哈佛大学《幸福的方法》中提到的MPS模式做个人定位,那么,在初步找到一个切入方向后,怎么去评定这个方向是否值得去努力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讲两个评定指标和三个有用工具。

根据哈佛大学幸福课,当你发现M(Meaning意义)、P(Pleasure快乐)和S(Strengths优势)三者交集的领域,就是最佳的个人定位,而

专注是快乐(兴趣)和优势(能力)的集合,因为做一件事情感到快乐,但如果能力达不到,这种专注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想要判断这件事是不是快乐和优势的集合,就去关注自己什么时候专注,哪怕时间很短,也是快乐和优势的痕迹。

所以我要说的第一个评定指标是专注,指你在做什么事时能专注到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周围的环境,全情投入,内心是非常安定祥和的,内心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想要达到怎么的效果,不会去在意别人怎么看,最佳状态是心流状态,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词,根据心流理论,人一旦进入心流状态以后,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感官更加敏锐。

另一个评定指标是精力,为什么?因为精力是优势(能力)和意义(价值)的集合。因为单单感到快乐,或者有优势有能力做的事情,并不一定会感到内心享受,而只有这件事你感到自己有优势,同时,你在持续获得外界的认可或者正向反馈的事情,你才会感到精力充沛,越做越带劲。

我在指导小伙伴们的个人定位时候,不少人跟我反应,自己写不出来,没什么可写,找不到让自己的三点交集地方,尤其是本身内向自卑的小伙伴们,更是一个大挑战,因为心里觉得自己全是缺点,没有任何闪光点,那么这个时候,我一般会通过不断提问去激发对方的思考,鼓励对方多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在这里我总结了三个工具来帮助大家。

工具一、从现在开始多写自我认知日志。

有记录才有发生,越是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越要去行动,哪怕是个烂开始,去学会记录自我与环境的互动,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错过,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笨,但有效,比如,写出什么事情或者某一瞬间你非常专注,什么事情比较没耐心,焦虑,精力集中不了,做什么事情你感到如鱼得水(相对来说,不要跟别人比较),什么事情你要花很长时间最后做的效果还不好等等,要去细心的观察和体味。

工具二、根据结果倒推自我认知。

在自己做一些重要事情或决策时候,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之后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加上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去倒推自己的这方面技能是否优于大部分人,是否外界愿意为此买单。

工具三、AEIOU分析法。

贝拉·马丁(BellaMartin)和布鲁斯·汉宁(BruceHanington)的《通用设计方法》中提到这个方法,我是看古典老师推荐才去关注,发现非常有实用。

A;Activitives,有组织/无组织的活动,扮演团队领袖/参与者角色;

E:Environments,留意参与活动时,身处何方,带来什么感觉;

I:Interactions,互动对象是人/机器,正式/非正式,陌生/熟悉;

O:Objects,与物品、装置互动,是否带来/加强投入的感觉;

U:Users,身旁还有谁,身处什么组织,正面/负面体验;

————————END————————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聊,不过,时间精力有限,每天3个免费咨询名额,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个赞或者点个关注,就是我原创最大的动力^_^

我是海鸥——一个善用有效社交跨国玩转人生的内向型女孩,每天3位免费咨询名额。

知乎用户?

www.zhihu.com
图标

你也许不懂如何有效社交,建立高质量社交圈,甚至跨国社交圈,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性,或者对海外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疑惑,可以主页私信我@海鸥姐姐,欢迎加入我的「有效社交达人进化营」,我会陪伴你,一起锐变成理想中的自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