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十万个是什么」中。

  • 「教育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 开设院校及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 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如何?

活动时间:2019/05/20-06/20


活动规则:大于 200 字的客观事实定义,且注明可信来源,创作时间在前的优先采纳。


活动内容:欢迎参与活动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优质内容将有机会被收录在话题中,同时还有机会获得一份精美的知乎周边礼物。更多相关问题请进入活动文章了解。


本问题将作为「知识库」栏目的一部分,你的创作将有机会被收录在相关话题的百科简介中,为知友们解答各种十万个是什么。


教育学专业是非常基础的专业,跟学科教学的关系不直接,目的是培养掌握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才。小编在琢磨,楼主应该想问的是师范类专业吧,师范类专业才是高考填志愿中相对热门的专业?

其实目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觉得教师的工资待遇可能不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甚至教师工资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要是在未来想找一份好工作的话,是不是不应该去选择教育类(或者师范类)的相关专业呢

  1. 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小编个人认为虽然在当前教师职业算不得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但是个人觉得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教师的地位和薪资待遇肯定会得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升。
  2. 另外,其实在所有的大学相关专业中,能够一毕业就大致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的专业,其实是非常少的。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所就读的师范类专业这种专业性比较强,其实在毕业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就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的。

其实目前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关于大学毕业生的这种数据表明,2019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突破860万人,表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而且也根据相关的数据预测在2023年,很有可能会超过这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

在这么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基数面前,其实目前的就业环境可以说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随著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想在劳动力市场获得一份比较有竞争力薪酬的工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1. 从所有的职业种类来看,其实教师这个职业从总体上来说都是非常稳定的,并不像在企业里面那种流动性非常强的工作,教师工作本身而言并不是太强调从业人员的年龄特质,反而是年纪越大的老师更加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的青睐。
  2. 另外从岗位属性来说,教师岗位本来属于这种事业单位的编制,职业的流动性很小,而且基本上不用担心太多的工作变动。其实目前大学毕业生想要进入体制内,拿到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编制真的是不那么简单。

所以从总体上而言,2019年高考填志愿选择师范类专业,未来找工作肯定会高于平均水平的,而且随著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教师职业的待遇仍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高考填志愿选择教育类专业,全国师范大学的排名如何?

作为一名专门的教育研究者,我想说现在关于师范大学的排名有很多种,真的是鱼龙混杂,其实各大师范大学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种大学文化,也有它自己擅长的二级学科,每个学校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所以不好给一个具体的排名。

但是总体上而言,在不考虑各个师范学院,大致上可以分成这3个梯队:

第1个梯队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首先说到师范大学肯定最顶尖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那这时候北京师范大学它在QS排名上面也就是国际上最权威的排名上面,它能够排在全球前50,然后华东师范大学他在国际上的泰晤士排名上面能够排在前100,这两所师范大学也是代表了我国师范院校的最高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教育部第4轮学科评估里面都是处于A类,而且他们都是拥有教育学点建设一流重学科。

第2个梯队就是其他的几所部属师范大学,包括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以及省属211大学即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它们的综合实力,那是相当的,但是比较靠前的有华中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这三所,其实它们都是各有特色的师范大学,而且在每个省或者说每个区域里面都是非常顶尖的。

第3个梯队就是其他各个省市的省属师范大学。比如说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这一系列的省属师范大学在各自的省域里面影响也是非常大,每一所省属师范大学他都为当地的教师教育贡献了自身的独特的力量,而且这些师范大学里面都有他自己非常明显的特色学科。

其实在当时211工程实施之前,这些省属师范大学之间的差距前面所提到的那些第二梯队的几所师范大学的差距并不是太大,只是经过211工程实施之后,他们之间的差距才逐渐的拉开了,但是这些年来,其实它们还是有非常深厚的办学底蕴的,学科的积淀也是非常的深,所以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

高考填志愿选择教育类的专业,应当注意哪些要点?

  1. ?首先第一点就是高考考生必须要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一定要冷静思考自己是否真心愿意就读师范大学的师范类相关专业,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这个职业。
  2. 第2点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公费师范生或者是定向师范生,这样子可以享受一定的高考政策优惠。

最后就是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相应师范类院校的报考细则。有些大学的个别师范的专业可能会安排在高考提前批进行招生,所以一定要保持密切的关注。


大一上教育学原理课的时候,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想让哲学家发疯的话,就问他们哲学是什么。同样,如果问教育学是什么,大概教育学家也是会发疯的。」

教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不过我们可以有其它的角度来了解教育学这个专业,比如,我们可以分三个部分来聊一聊:

首先,假设自己是高中生,在选专业之前,我想知道教育学是干什么的,教育学有何可为

第二,在大学(尤其是本科)阶段,教育学都开设哪些课程,教育学学什么

最后,到了工作阶段,教育学有哪些具体对口的工作,教育学可以做什么

长文多图预警

第一部分,教育学有何可为?

从大到小,由古至今:

流芳百世:

孔子:私学先驱

开创历史:

陶行知与晓庄师范:生活即教育

树立楷模:

霍懋征:首批特级教师

斯霞: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

铸就典范:

施一公与西湖大学

朱清时与南方科技大学

社会教化:

王大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公益行动:

杨东平与西部阳光基金会

崔永元基金与乡村教师培训

著书立说:

顾明远: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主编《教育大辞典》

石中英:中国教育界首位长江学者,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行政管理:

陈宝生:现任教育部长

财富创造:

俞敏洪与新东方

创意工作:

教育戏剧

森林幼儿园

平凡生活:

以上这些也没有包含教育学的全部,怎么样,教育学的天地还是挺宽的对不对?

第二部分,教育学都学些什么?

对于本科来说,课程可以分三大部分

  • 相关知识铺垫:哲学,社会学,统计学,生理学,心理学……
  • 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
  • 教育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职业教育导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导论……

对于研究生来说,按照教育部的二级学科分类,有以下这些二级学科

实际上,教育学研究生开设专业是多于二级学科的数量的,对于研究生专业来说,可以按理论/实践宏观/中观/微观双重维度划分。

宏观著眼于社会,时空跨度大,涉及社会学、史学、哲学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微观则著眼于个人身心发展,时空跨度相对小,主要涉及心理学。中观介于两者之间,著眼于某个社会组织或人群,如社区、家庭、学校或班级等。

理论实践导向的区别,即研究问题更偏向「为什么」还是「怎么做」的区别。比如,「为什么城乡教育存在较大差异?」这个问题就可以用许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模型去解释;而「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则涉及到教育政策的制定、出台、执行及评估。因此通常而言,理论导向项目主要以博士和研究型硕士为主,而实践导向的则多为专业型(实践型)硕士。

教育学这个专业本科以通识为主,通常不细分专业方向,这使得本科毕业并没有直接对口的工作。其实国内不少大学本科阶段并没有开设教育学专业,只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教育学专业(如清北等),国外大学也大都如此。

关于教育学这个专业的院校排名,教育部2017年进行了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部分评估结果见下图,仅供参考。

网页链接: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国际上,QS每年会发布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2019的部分结果如下,仅供参考。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29位,国内最高。

网页链接: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9/education-training

第三部分,教育学有哪些对应的工作。

社会生产领域可分为三类:

  • 私营领域(Private Sector)
  • 公共领域(Public Sector)
  • 社会领域(Social Sector)

私营领域指公司企业,职位包括课程产品研发/管理、数据分析师、行业研究者、教育媒体编辑、教育咨询等,也包括教育创业者;

公共领域指政府部门、医疗单位、公立学校等,职位包括老师、行政人员、学术研究者等;

社会领域指民间非政府组织,如私立学校或公益组织等,职位包括教学/公益志愿者、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

领域决定在哪里做,对应已有的知识积淀(如对教育政策的了解等);职位决定做什么,对应所具备的核心能力。一个领域内部需要不同职位,同一职位可能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名称出现。

附相关阅读推荐:

《教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励雪琴著

教育类公众号整理


回答中引用了来源于网路的部分图片,侵删。

回答中引用了部分余老师和王师妹的原创内容,感谢各位。


我不太了解国内的教育学专业是怎样的体系。介绍一下我自己学的master of teaching吧,毕业于墨尔本大学的教育学院,(入学之前专业排名世界第2,毕业后排名世界第6)

因为教育学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国外的教育学院专业设置其实是分为【master of teaching】和【master of education】,前者比较偏向于实践,会去本地的学校实习,自己要写大量的learning experiences,和设置一些课程,实习如果被fail掉,是不能毕业的,但好处是毕业以后可以通过雅思7788的考试,注册澳洲的教师资格证。而master of education比较侧重于理论学习,会对教育领域的各种概念进行系统学习,也会做一些research,以及写大量的学术论文,不需要去本地学校实习,但是缺点是无法通过这个专业注册澳洲教师资格证。

有空再来更新


双非大一本科生,教育学专业

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一年,但是还是不是很清楚……

(不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以后学出来能做什么)

先说个跑题的

高考结束之后填志愿,因为想当老师就,选择了师范学校

然后!!!

看著招生手册

Emmmm教育学

当老师的吧,就他了

好了,就这么来到了教育学专业

开始大一的课程

教育概论、中国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好像哪里不太对……我就想当个高中数学老师啊……

但是这些东西好像也是要学的哦……

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最爱的数学呢!!!当老师不用学学科知识吗???

然后!

经过我快一年的摸索,大概搞清楚了,这个专业算是一个根基,以后考研分方向也很多,行政管理、老师……都是可以哒,但是博而不精,没有非常明确的方向,本科毕业就去就业就很难有很好的竞争力……quq可能考个研会比较好。

在我好不容易摸清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时候……我完美的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数统是无望了

打算考研的时候考学科教学(数学)啦,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嘻嘻嘻

顺便提醒所有考生,填志愿要谨慎!!!

不要学我啊啊啊!!


我是教育学的,今年大三,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育见习活动。

首先强调一下,在我们学校,教育学不是师范类的。不是师范类。不是师范类。

我们从大一开始,学习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学、教育学专业英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教学法、中国近代史纲要、手工制作、儿童文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审美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

可以看出来,教育学不是只教你「你要给学生教些什么东西」的,那可能是汉语言文学要干的事儿。教育学更多地是教你「怎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情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学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小学全科,一个是教育行政管理。可以看到我列举的课程,前半部分就是偏向于小学全科,后半部分偏向于教育行政管理。目前我们专业不分方向,全都要学,但我听说学弟学妹们好像可以自主选择方向?

小学全科的意思是你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胜任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将来以站上讲台讲课为目标。

教育行政管理的意思是你将来从事的是教育相关的行政工作,不上讲台,将来以教育调研、教学工作管理为目标。

小学全科更多地是学习如何正确把握儿童心理,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学习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模式的不同,取长补短发扬优势。要学会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讲课,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小学全科不只可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

小学全科以专业科学的角度解释了许多教育行为,例如平常我们说的赏罚分明,用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就是「斯金纳提出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理论。」。例如我们现在以班为单位上课,叫做班级授课制。

教育行政管理更多地是学习如何开展教育行政工作,如何进行调查调研,如何安排课程。

学教育学不只是有当老师这一条出路,所有儿童相关的工作都可以做,例如出版社报社、政府单位、新技术教育领域、心理辅导等行业都可以胜任。

不知道要写啥了,先写这么多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