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快遞小哥不送貨上門了?以後,快遞怎麼收,你說了算! 新聞 第1張

菜鳥驛站目前升級的站點自助+多組智能櫃+送貨上門等多種方式組合的按需包裹服務,正在試圖破解末端配送的難題。

天下網商記者 汪佳婧

杭州秀月家園南區菜鳥驛站,站長周易的業主服務羣裏收到一條消息,“我白天在上班,我的快遞是個生鮮產品,能不能給我放冰櫃,晚上7點再給我送上來?”

繼宣佈智能櫃全面刷臉取件、試點刷臉寄件後,菜鳥驛站再升級。在杭州,菜鳥驛站的新服務已完成了全面覆蓋:除免費保管外,消費者可以選擇到菜鳥驛站自提、到櫃子自提、送貨上門等多種方式。

最後100米三大痛點:不方便,不安全,收費亂象

對於年輕的上班族來說,白天往往不在家,最好有寄存點下班自取,而對於家裡不方便開門、不願被打擾、關注隱私的人,會覺得不配送上門反而更好,這成為最後100米快遞服務多元的出發點。

但對於單一模式的自提櫃,還面臨無法送貨上門,超時收費、求打賞收費亂象等難題。特別是家有老人的消費者希望快遞能送貨上門,碰到大件或是生鮮包裹也更希望能妥善保管,能選擇送貨上門。

在2018年4月,因不滿快遞員自提櫃接收快遞,湖南長沙消費者將豐巢等告上法院。

此外,還有一些快遞櫃亂收費的現象存在。此前北京商報報道,家住天通苑社區的張先生反映,自家樓下一直免費的快遞櫃突然開始收取費用,最低需要支付0.5元,但不是每次都收費。短信顯示“超過24小時收取服務費5角/天”。

快遞櫃野蠻生長的同時,不規範化的亂象也隨之顯現。而所謂亂象,更多是因為長期虧損導致。

以豐巢為例,起初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領航等於2015年6月共同投資,順豐擁有有絕對控股權,可豐巢自提櫃的使用者主要是通達系:以2016年為例,順豐使用率最低,僅為6%。

成立三年以來,豐巢的虧損狀態一直持續,未見扭轉跡象。財務數據顯示,2016到2017年,豐巢科技全年營收由0 .23億元增長至3 .08億元,但凈利潤也由- 2 .50億元進一步跌至-3.85億元。

去年,“通達系”已清空豐巢股份,全面退出。

不僅如此,隨着《快遞暫行條例》《電商法》施行,對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帶來保障,未經用戶許可放入快遞櫃被嚴格禁止。

在最後100米,單一的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不同場景需求下的消費者。

菜鳥驛站正在破解這三大痛點:通過站點服務+智能櫃+送貨上門等多種方式,既能刷臉自提,又能送貨上門,按需包裹服務,方便用戶的選擇。

為什麼快遞小哥不送貨上門了?以後,快遞怎麼收,你說了算! 新聞 第2張

按需收包裹,給用戶選擇權

杭州秀月家園菜鳥驛站去年12月開站,主要服務周邊300米內的2個小區,秀月家園和天陽美林灣的2萬多居民。

剛開站就碰上了雙十二的包裹小高峯,讓周邊迅速接納了菜鳥驛站,目前驛站一天的單量在1500件左右。

在秀月家園驛站,用戶有站點自助+多組智能櫃+送貨上門等更多的選擇。

記者看到,進入驛站就可看見一臺像時鍾一樣的刷臉機,這臺機器主要用於寄件。可以通過淘寶、支付寶或菜鳥裹裹等掃碼,甚至能提前線上發出寄件需求,來到菜鳥驛站授權後,通過刷臉,只要1秒鐘就能完成實名認證,寄出快遞。

而在櫃臺另一邊的高拍儀主要負責居民“自助出庫”。以前,驛站快遞出庫人多的時候需要告知工作人員取件碼後,由工作人員去貨架尋找,再將包裹交給居民。遇到618,雙十一這樣的電商節日,會出現排隊現象。而現在包裹儲存區全部對外開放,居民可以根據取件碼找到相應貨櫃,找到包裹後,主要在高拍儀上掃描一下,能夠秒級記錄,就能直接取件離開,方便高效。

目前,站點每天方便自提800多件包裹。稍遠的居民,則有菜鳥驛站智能櫃在樓下提供服務,每天涉及500多件包裹”周易為此還在站點購置了一臺冰櫃存放生鮮包裹。

取件自助後,驛站人力可以由原本的4個人降到1人,省下來的人力,都是為了提供上門等更多服務。

更主要的是,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各種服務方式。

站點介紹,每個包裹都有電話助手致電居民,居民可以選擇存放驛站、智能櫃,或者送貨上門服務。

“目前生鮮產品和大件包裹是默認送貨上門,另外居民會有部分要求送貨上門。”按照這些用戶的需求和選擇,目前每天送貨上門的包裹數量在200件左右。

為什麼快遞小哥不送貨上門了?以後,快遞怎麼收,你說了算! 新聞 第3張

菜鳥驛站表示,目前杭州300家菜鳥驛站都已提供了免費保管、按需服務的方式,在全國40多個城市,這一服務也在陸續推廣,破解最後100米服務的痛點。

編輯 陳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