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調解了一起因電商平臺虛假宣傳引發的消費糾紛,消費者獲得退款376元,並獲賠600元。

據消費者雷先生稱,2018年,青島某商貿有限公司在電商平臺上銷售“黑糖薑茶”,宣稱具有葯效和保健功效,誤導消費者購買,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求商家做出合理解釋,並退貨退款進行三倍賠償。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1張

商家:承認違反《廣告法》,已接受調查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2張

隨後《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在電商平臺對“黑糖薑茶”進行搜索,可以看到薑茶產品賣的非常紅火,銷售量巨大,平均價格在20元至130元不等。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3張

記者採訪了幾家商家客服,得到的回復均是具有預防風寒感冒、暖宮暖身,改善痛經等功效,並未有葯效。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4張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5張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6張

薑茶的一般功效是驅寒暖身,改善痛經,但如果其廣告宣稱具有療效或者誇大功效,就是違法了《廣告法》的,可依法進行索賠。

隨後,《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了淘寶平臺客服,客服告訴記者:“針對此類“虛假宣傳”商品,若商家確實存在不合規行為,淘寶除對此類不合規行為進行嚴格管控外,還會對相關商品做出下架扣分等處罰。”

但針對於賠償問題,淘寶客服表示,淘寶作為第三方平臺,沒有強制要求商家賠償的規定,索賠金額還需與賣家進行協商。

薑茶好處甚多,但無葯效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諮詢了中醫專家,中醫專家指出,薑茶是傳統的保健飲品,一直飽受青睞,具有緩解惡心反胃;促進胃部消化;消炎;通鼻防過敏;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經期不適等功效。

但是薑茶屬於食品類,不具有任何葯效。

律師:如有不實信息,可依法進行賠償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就此問題也詢問了相關律師,律師表示:“若其存在不實信息,或以次充好,可依法進行賠償,一般可要求一至三倍不等的賠償費用。”

隨後記者查閱了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相關專家表示,購買食品時,要擦亮眼睛,保持頭腦清醒。如遇被騙,可以這樣做:

一、利用會議、網絡非法營銷保健食品,給食品、保健品變換包裝、塗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消費者一旦發現這些違法行為,可撥打12331電話舉報。

「黑糖薑茶」宣稱療效涉虛假宣傳!若受騙,應當如何維權? 新聞 第7張

二、如果發現商家的商品具有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情況,應當保留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案。

三、如果不良商家誇大商品的功效,違反了《刑法》等法律規定,情節嚴重的,也有可能受到刑事處罰。因此,作為購買偽劣品的受害人或者發現上述情況的任何公民,均可報案或者舉報。

中國食品安全網新聞線索E-mail:[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10-68232905

特別說明

2018年9月5日,國家網信辦為《中國食品安全網》頒發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中國食品安全網》成為唯一獲得國家新聞資質的中國食品安全中央網絡媒體。

本號定位為:調查食品安全黑幕,傳播食品健康知識。讓人民喫得放心!

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請關注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