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山荔枝椿象蠢动,台中农改场吁请民众及早防治。(图/记者唐咏絮翻摄)

▲荔枝椿象猖狂,每年3至5月,每只雌虫都可产140粒左右的卵。(图/记者唐咏絮翻摄)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荔枝椿象为近年危害荔枝、龙眼产业的重要害虫,除损害农作物严重,人体碰到还会造成伤口溃烂,农委会启动「全国荔枝椿象区域整合防治计划」,依荔枝、龙眼生长期及荔枝椿象生长阶段,祭出4大绝招,包括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法,及清园整枝进行防治。

▲▼荔枝椿象。(图/高雄区农业改良场提供)

▲荔枝椿象荔枝椿象为近年危害荔枝、龙眼产业的重要害虫。(图/高雄区农业改良场提供)

荔枝椿象20年前从金门传到台湾本岛,农委会说明,荔枝椿象以成虫越冬,待气温回暖后开始觅食、交配并产卵,产卵高峰期约3至5月,每只雌虫可产140粒左右的卵, 寄主为无患子科植物(包括龙眼、荔枝、台湾栾树、无患子等),目前全国荔枝栽种面积约9900多公顷,龙眼约1.1万公顷,该虫会吸食嫩梢汁液,导致落花、落果等枯萎状况,造成农民严重损失。

▲▼民众不慎接触荔枝椿象后,造成皮肤溃烂。(图/高雄区农业改良场提供)

▲民众不慎接触荔枝椿象后,造成皮肤溃烂。(图/高雄区农业改良场提供)

农委会主秘张致盛表示,为强化108年防治效果,已成立计划,整合各地方政府推动农业区荔枝椿象区域整合防治,主要方法则有4种,包括清园整枝、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

▲▼荔枝椿象,农委会主秘张致盛。(图/农委会提供)

▲▼农委会主秘张致盛说,防治方法主要有4种,包括清园整枝、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图/农委会提供)

▲▼荔枝椿象,农委会主秘张致盛。(图/农委会提供)

农委会防检局副局长邹慧娟说,在防治时机上,由于冬季低温时荔枝椿象成虫多会寻找隐密处躲藏,不易发现其踪迹,直到隔年早春气温回暖,越冬的成虫才会出来活动并交配产卵,而其体内脂肪已消耗,对药剂容忍性低,这时是全年最关键的防治时机。

▲▼荔枝椿象,农委会主秘张致盛。(图/农委会提供)

▲▼农委会订出荔枝、龙眼防治历。(图/农委会提供)

▲▼荔枝椿象,农委会主秘张致盛。(图/农委会提供)

邹慧娟指出,生物防治采在开花期停止施药,改释放平腹小蜂、摘除卵块或移除成虫,待花期结束后可配合荔枝细蛾防治再次进行施药,今年特别增加平腹小蜂释放量,由去年405万只增加到1660万只,以有机栽培及废耕园为优先释放区域,释放区域包括台南市、台中市、高雄市、彰化县、南投县、宜兰县、苗栗县、基隆市及金门县。另外,物理防治部分,农委会表示,目前高雄市、彰化县则以2元收购一片卵片,农民可至相关单位请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