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汽车文化 原创]

  “战神”的诞生是王子汽车公司中的Skyline车系,与日产组合成为最经典的“姻缘”。直到今天,JDM粉丝和《头文字D》的追随者始终无法忘怀GT-R璀璨的光环,而对于早已脱离Skyline家族的R35,更是除了性能之外,再无好感。终于,是时候在《指触经典车》的系列选题中带来这么一台日系性能车中的王者,它也是笔者早就期盼已久的“真·GT-R”——BNR34!

  每一代Skyline车型都是代表东瀛最强汽车工业的上好佳品,它见证了日本在汽车发展中的点点滴滴,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性能车款。这不仅仅是阿木的一句“我要买GT-R”来的这么简单,它所饱含着的感情意味深长……

  1969年的PGC10和1971年的双门KPGC10车款将Skyline车系崛起成为性能车领域的翘楚。日本汽车工业从60年代中期便着力注重高性能汽车的研发,虽然他们的汽车工业发展时间远不及欧洲那么深远,但这并不影响日本汽车市场在当年诞生一台台让人目不暇接的高性能汽车。

  初代GT-R踩着Skyline车系的基础,回到国内的场地赛领域。1971年开始,由KPGC10赛车贡献的50场不败神话轰动了整个东半球。可能当时的欧洲人并不认为问鼎日本赛车有多么高的含金量,但50场的持续胜利,足够证明作为“最强Skyline车系”的GT-R是颇具实力的。

  在这儿插一句,早在初代GT-R诞生前,Skyline S54 GT-B赛车就曾在国内比赛中将保时捷904 GTS赛车斩于马下。从那次开始,Skyline主攻运动车型的天赋,就得以在赛车领域得到民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1989年,对于Skyline车迷来讲绝对是幸福的一年。在经历了第二代GT-R——KPGC110的“失利”后,时隔20余年诞生的BNR32成为了他们全新的寄托。赛车版本的叱咤风云也宣告着“东瀛战神”的强势回归,这台蓝色Calsonic 12号冠军车便是其中最受人追捧的一台。

  而今天,停在441 B.W.主题餐吧前的这台BNR34是第五代GT-R车型,也是隶属Skyline车系下的最后一代GT-R,它是人们眼中最具收藏价值,也最霸气凌人的一代。 能在国内见到它的这种感觉,溢于言表。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喜爱日本车,也喜爱GT-R,R34的出现弥补了R33的“唇上”水平不够的欠缺,取而代之成为了最全面的一代GT-R。

  R34这代的Skyline车型共计生产了67211台,在这之中,有11577台为GT-R版本,直至今天,稀有程度的影响也时刻左右着其在JDM经典车系中的市值。

  车主“采购”这台R34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万难,我很钦佩这种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精神,也赞扬这样的坚持品格,为自己心爱的事物去奋不顾身的状态是幸福的。两者相互,车和人,都极富情感。

  没有夸张的数据,但原厂状态下的轮圈即便是没有装车,真正的GT-R粉丝也能够一眼看出它属于R34。

  “四炮筒”如徽章般点缀着车尾是Skyline车系从C110代开始沿用至今的“优良传统”,更是每个JDM粉丝最认可的光学语言。有时候,汽车真的可以用设计来证明自己曾经在时代中的存在感,对于一台经典车来讲,更是如此。

  曾经无数次梦到R34最优美的车尾,它是作为机械最能够吸引人类的一个部位。圆环相扣代表着一脉相承,无论是中里毅的R32还是“神之手”的R34似乎都能够通过车尾的四个圆环让人梦回一场属于《头文字D》的JDM热潮。

  Skyline GT的标志始终是天际线的经典Logo元素,即便并非是最高性能的GT-R版本,这个Logo也未曾缺席。

  期盼已久的BNR34

  由于儿时AE86的主角光环,让人深刻地记住了AE86灵巧的身姿与以弱敌强的精神,反观马力更大,并且配备四驱系统的GT-R就显得没那么“身轻如燕”了。虽然我没那么好命地切实驾驶过一次历代GT-R车型,但《GT》赛车中的一次次上手,还是让我吸入了满满的“信仰”。

  即便在高桥凉介口中GT-R的体型太大,车头太重,但在同时期欧美性能车的对比下,GT-R还能算得上是灵活稳定,RB26DETT发动机的实力让太多人为之欢呼雀跃,但真正体会过的人又能有几个,“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也许说的就是眼前的它吧。

  排量2.6L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三次“光顾”历史上的GT-R车型,原厂状态下的“280匹君子协定”从当初的“荒诞规定”,变成了今天的文化积淀。当产量1万余台的BNR34 GT-R在各地打开发动机罩的一瞬间,便会引来虔诚朝拜者的出现。

  跟外观相比,千禧年之前日本经典车的内饰设计丝毫没办法让你记住,即使你是一位资深的JDM爱好者,也很难分清它们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过诞生在90年代末期的R34在中控部位的车载屏幕已经成为新世纪GT-R的标志。

  这块屏幕上能够显示出车辆的各项数值,包括涡轮工作的压力值等等,它的出现开始证明性能车已经向着科技电子化的方向发展了。

  虽然如今驾驶一台老GT-R远不及宝马M还有AMG那般“招摇过市”,但能欣赏得来的人一定还会在其面前脱帽致敬。性能的流失,时光的荏苒无时无刻在给车辆带来着机械损失,但这才是韵味的沉淀。

  RB26DETT发动机的改装潜力巨大,据说虽然原厂标定了206kW(280Ps),但未改装前实际的最大功率已经达到了244kW(332Ps)。变速箱从之前BCNR33代GT-R的5挡手动变速箱改为6个挡位,底盘也得到运动性能的强化,再搭配上ATTESA-TS四驱系统,让坐在驾驶位却没办法开动它的我,颇感遗憾。

  这是一台早期的V-Spec版本,前排座椅的设计已经暴露了其强悍的侧向支撑性能。在后期的V-Spec、Nur甚至Z-Tune版本上,车厢内外性能化,包括轻量化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面对这台保持原厂状态的R34 GT-R,我并没有站在其它经典车旁的那种“重获新生”的心情,因为它永远是一副年轻的模样。它有着改装潜力无限的发动机,有着最阳刚一代GT-R的设计,按住电动按键摇下车窗,它搭上了JDM经典时代的末班车。

  编辑点评:有人说日本性能车的黄金时期早在千禧年到来前就已经过去了,仔细地掰掰手指过后你似乎忘了诞生于1999年,停产在2005年的R34。这是一台能够让JDM粉丝惊声尖叫的日本性能车时期的代表之作,它的出现就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尽是好物。

  JDM黄金时代的末班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