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有记忆以来,每年会听到阿嬷说明天要吃「润饼𩠃(台语)」,这时就知道清明节到了,不过到清明节这一天时,我家总共吃了三次的「润饼𩠃」,还好每年也只有这时节会吃到,虽然外面有专门卖润饼或称春卷的店家,我平常几乎是不会去购买来吃,因为觉得润饼就是要在清明这个时节吃,才对味、好吃。 每年此时「𩠃」润饼,一定会自己亲自动手「𩠃」,因为这样可以只包自己想吃的馅料,吃喜欢吃的味道才美味。现在长大了,比较少吃的馅料,也会加一点尝试味道。
自己吃自己动手包的馅料自己选

润饼要怎么「𩠃」呢?印象中小时候除了每年过儿童节外,还体验「𩠃」润饼,准备润饼中的馅料,最有印象的大概是煎蛋丝,刚从平底锅起锅的散蛋,要将蛋切成细条状,鸡肉要将肉丝成一丝一丝,几乎所有的馅料都要细长、丝状,当然皇帝豆没有切成条状,蔬菜类的就不加盐、不要有水,不然润饼皮会破掉,有时候太贪心,馅料包太多,润饼整个太大,大到撑开,只能散开吃。

上面左边加入豆菜面、中间加入豆芽菜、右边加入鸡蛋丝

下面左边加入鸡肉丝、中间加入猪肉丝、右边撒上芹菜粒

以前跟一个北部的人争论润饼和春卷是一样的食物,他的说法是春卷和润饼是不一样,春卷是炸的,润饼就是清明节会吃的那种,而我认为是同样的食物,后来查了资料,就是南部与北部的文化差异,台南最有名的「金得春卷」卖的就是北部称为润饼,南部称润饼也称春卷,所以结论就是文化差异,没有谁是谁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