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时候,广州对外贸易十分繁忙,位于香港的屯门,便曾经成为一个军事基地及对外通商中心,繁盛一时。

1971年的屯门。(网上图片)

当时位于香港的屯门地区扼守著珠江口对外交通要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部份。《新唐书》曾引用唐朝地理学家贾耽撰《古今郡县道四夷述》之「广州通海夷道」条:「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

唐朝军队 (网上图片)

当时,外地船只会先经屯门地区,之后才北上广州贸易及补给。船只一般在每年5月至8月乘西南季候风抵达屯门地区,等候通知后方可进入广州;交易完成后则在屯门地区等待,在10月之后的东北季候风才离开。

唐朝军队 (网上图片)

因商船众多,地位重要,唐朝于是在此设置屯门镇,派兵驻守,加上屯门西倚青山山脉,东靠大榄山麓,其间水道穿过,从地势来看,两座山脉相峙如「门」,由此得名「屯门」,意即「屯兵之门」。

唐朝一些著名文学家的作品中亦出现过描写屯门的诗句。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中写道:「屯门云虽高,亦映波涛没。」刘禹锡在《踏浪歌》中写道:「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前者显示其对屯门地势的认识,后者则咏飓风中屯门的情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