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巧合也是错综复杂,理顺后就见答案。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面上的热带气旋,来临时总带有狂风暴雨。这里说的「台风」并非热带气旋分级,纯粹说说字源,所以台风、风暴、飓风等字眼,其实也就是热带气旋。

北宋《太平御览·风·南越志》局部 (网上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史籍及地方志也有关于风暴的描述。早在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八风」的记载。至于「飓风」的记录,在南朝刘宋时期沉怀远的《南越志》有载:「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当时形容风暴为「惧风」 ,令人惧怕。到了宋元明清的史料也不乏台风记录,伴随而来风暴潮、豪雨等等,破坏力惊人。时至今日,台风都对中国东南沿海构成一定风险。

1570年亚洲地图 (网上图片)

「台风」,英语为「Typhoon」;日语就叫作「台风」(たいふう)[taifù],发音相似,也令人对「台风」的字源产生兴趣与疑问,究竟先有台风还是「Typhoon」?根据《语源学字典》记录,于公元16世纪就有「Tiphon」一字,按照M. Thomos Hickcock 翻译威尼斯商人Caesar Frederick于公元1569年航行至东印度群岛的记录所载,会以「Tiphon」来表示在印度及中国海上的风暴、旋风及龙卷风:"concerning which Touffon we are to understand, that in the East Indies oftentimes......",并注明:「这些[台风],是海上出现的惊人暴风雨。」 "This Touffon or Tuffon, is an extraordinary storme at Sea."

以上台风的说法,最早在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间出现,并认为明显源自阿拉伯、波斯及印度语的「Tufan」,解作大气旋大风暴。阿拉伯方面的说法指,在希腊神话中有一「泰风」(Typhon,Τυφῶν,又译为堤丰)的泰坦(Titans,即神),是象征风暴的邪恶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义为「暴风」或「冒烟者」。「堤丰」也象征恶风。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神统记》(Theogony)记载,它战败后,从身上生出无数股狂台,专门滋害海船。这里特指的是印度洋的风暴。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丰墓壁画 (网上图片)

五世纪描绘特洛伊舰队面对海上大风暴 (网上图片)

也有说法指「台风」词源于粤语「大风」,持这个论点者认为,粤语中「大风」发音为「daai6 fung1」,可能是在外国商船、传教士在中国南岸贸易、传教时受粤语影响,经波斯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最终传至英语成typhoon,而荷兰语则是tyfoon。不过,据最早出现「台」一字的为清初王士禛的《香祖笔记》载:「台湾风信与他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可见今日的「台风」一词,源出当时的「台」字,仅此一字不太可能音译成typhoon,再译回「台风」。

1922年汕头台风登陆 (网上图片)

至于中国古人非称「台风」为「台风」,而是称为「飓」,除了以上提及过的《南越志》,唐代《投荒杂录》、《岭表录异》也有载,及至清代,有见康熙年间的《台湾县志》:「故三、四五月行舟者,鲜飓风之患」及「五十七年七月,霖雨浸淫,飓风大作」。据上海地方志自三国东吴至公元1995年有关大暴风雨成灾的记载,用「台风」这个字眼记录首次见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七月十七至十九日 台风挟暴雨,此后至八月初,基本阴雨。」;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八月二十三日 台风暴雨,黄浦江上翻沉轮船,大驳船各一艘,小船遭受难者比比皆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