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北方骑马兵,总不能骑驴,故军事上也有发明御之。

在历史无数冷兵器战争中,战马为决定胜利的关键,拥有一支强大机动的骑兵队伍,都是每支军队所期望。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的宋初王朝,在战马奇缺下,竟然将驴推上重要地位。

北宋立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家庭,年轻时练了一身好武功,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年轻时闯荡江湖没有方向,漫无目的游荡,他走到襄阳时,因没钱住饭店而栖身寺庙。庙里百岁老住持与他彻夜倾谈,给他指了条明道:「向北方去,那里可建功立业。」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宋朝太祖皇帝肖像 (网上图片)

老和尚临别时不仅送给赵匡胤一笔金银,还将寺中唯一毛驴送给他代步。此后,赵匡胤骑著驴投身于后汉枢密使郭威,即时来运转,逐步登上天子座。老和尚送驴而不送马,皆因当时中原早已经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繁育马匹的大西北。

到了宋朝统一,势力范围也仅限于中原富庶地区。没有靠近西北方草原,就失去了优良战马来源。加上在农耕地区养马成本高,使北宋长期马匹供应不足。宋代兵书《翠微北征录·弓制》载:「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所以,面对一个骑兵可以有两到三匹马换著骑的北方游牧民族武装,就要倚靠连弩等远程武器抗衡。

宋人所绘的金人骑兵 (网上图片)

马除了征战,也是古代重要交通工具。宋朝马匹不足,驴就发挥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驴能量消耗比马低,故食量只有马的六成左右;驴虽没有马高大,但日行也可近百里。加上驴的耐力非同寻常,终日不食也可忍耐。宋朝直接控制关中地区及德州,都是优质驴的大型原产地。据沈括《梦溪笔谈》载,战争时马一匹驮粮一石五,而驴则一石,故三头驴的运输量与两匹马是相等,但进食量却比马低近一半。

《清明上河图》中骑驴的驮人 (网上图片)

北宋立国后一直想夺回被石敬瑭敬献于契丹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攻下太原、灭掉北汉,提出乘胜东进,围攻幽州,结果久攻不下,当辽国援兵在大将耶律休哥赶到后,将宋军诱敌至深入,并以骑兵击溃其主力。宋太宗赵光义落荒而逃时,乘驴车成功跑到百里外的涿州。故「驴」又再一次为赵家带来幸运。

《清明上河图》中见到骡及驴,比马多 (网上图片)

驴在宋朝生活及皇朝均有重要作用及地位。据载,宋仁宗庆历年间在对西夏的作战中,曾经一次徵调五万头驴往前线运送给养。这些驴把军粮运到后,遇上紧急情况,驴本身也可以充当食品。至于民间也流行吃驴肉,与欧阳修一起修撰《唐书》、《新唐书》的翰林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将自己来时代步的驴也杀了吃了。结果只能再租一头驴,当时驴也普遍得连汴京城的一些官员,平时都是骑驴上班。据了解,宰相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也是骑著驴四处散心。

宋朝受制于地域上的局限宋朝不像汉、唐、元、清等王朝不缺优质战马,也是无奈之下,只好将驴当成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