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意思选年长继承人,事实上后期赵德昭已经成年。而且杜太后的意思很难确保实行,幼弟廷美真能继位?太宗不会传自己儿子?廷美继位也不见得传给德昭 也可能传自己儿子


金匮之盟到底是不是老太太的意思还不好说呢。但是不管是不是老太太的意思,太祖是一定首肯了。

传弟,应该是有多重考量在内的。太祖到底怎么想的,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不过我想提醒答主的是:

其一,到太祖死时,赵德芳根本没有成年,赵德昭「成年」了——太祖死时,德昭25岁。但是五代乱世,25岁其实只能算是勉强成年,在政治角逐中,依然是被视为幼稚而缺少历练的。

仅举一例,后唐庄宗李存勖嗣晋王位时24岁。

《旧五代史》:帝知其无备,乃谓将佐曰:「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人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

《资治通鉴》:克宁久总兵柄,有次立之势,时上党围未解,军中以存勖年少,多窃议者,人情汹汹。存勖惧,以位让克宁。克宁曰:「汝冢嗣也,且有先王之命,谁敢违之!」

李存勖可是少年从军,24岁即王位,一样因为「年少」而被议论。赵德昭能和庄宗相比吗?自己儿子几斤几两,太祖心里应该还是清楚的(李存勖能干,当年李克用心里也是清楚的)。

太平盛世,25岁算得上是成年储君了。可是对于五代那个乱世,赵德昭的年纪依然太过稚嫩。太祖心里第一位的,是要保全整个赵家的荣华富贵,保住赵德昭的性命,而不是把他往帝位上一推,然后像李存勖李克宁那样叔侄相残争个你死我活,或者干脆因为太年轻经验太差拖累死整个赵宋。

(并且,李存勖李克宁叔侄相争的结局是李克宁被杀了,太祖的心里,应该也并不想害死自己弟弟的。更何况,赵德昭可不是李亚子,赵光义更不是「仁而无断」的李克宁,除非太祖当年能狠下心自断臂膀贬斥乃至诛杀赵光义,否则贸然把赵德昭推上帝位,真的叔侄相争,死得很可能是赵德昭)。

其二,太祖和太宗的兄弟关系是真的非常好。太祖真的是快把他三弟宠上天了。仅从个人感情上,太祖的心里,三弟未必就不如亲儿子重要,甚至很可能是更重要。

他确实就是真心实意地想传位给他弟弟的。赵光义并不仅仅是个传位给儿子之前规避风险的跳板而已。先传弟,再传子,固然是两全其美。但如果太祖当初就知道太宗必定不会传位德昭,他是不是就一定不传太宗了?这很难说。

还是那句话,没有整个赵家的荣华富贵,德昭德芳的富贵也是扯淡。而在太祖的眼里,很大可能太宗才是那个他感情上最亲近、理性上也最信任能够肩负起整个江山社稷的继承人。

其三,其实太祖、太宗都没有料到的,是太平兴国年间太宗北伐失踪,赵德昭被拥立了。

如果没有那个意外、如果赵德昭再聪明一点,即使太宗想传子,他也不是必须死的。

太祖并不能未卜先知,他其实不知道,太宗要传子需要害死侄子(在北伐之前太宗自己都未必有这个打算)。那么在他看来,他自己留遗诏让太宗嗣位保社稷无虞,其实要比赵德昭上位可能造成的凶险局势更稳妥,对德昭德芳兄弟更为安全。

最后,其实我认为,太祖不可能完全想不到太宗毁约自己传子的可能。但综合考量,他应该还是觉得,即便有这个隐患,还是传弟更为稳妥,对整个赵家更为有利吧。


题主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金匮之盟真假扑朔迷离,这我们先放在一边(我认为是假的)。赵匡胤有没有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却是定史。

宋史和长编都明明白白写著,赵匡胤暴死,李皇后要大太监王继恩召自己的养子赵匡胤的次子德芳入宫,而王继恩违背了皇后的命令,去找了皇弟赵光义。于是才有了赵光义的登基。这也就是说赵光义的登基并非是完全合法的,可以说是一次政变。因此,赵匡胤活著的时候心里盘算把皇位传给谁我不知道,但他绝对没有实际把皇位传给赵光义。


兄终弟及,五代传统这是套话了。

德昭成年与否不是问题,问题是赵光义之前是作为继承人培养,把握开封府尹这种实权站位,已经有了自己的权力团体,力量大到是可以劝阻赵匡胤迁都动议。

这时候要换人,肯定又是一轮腥风血雨政治清洗。老赵家是依靠军变上台,从后面太宗高粱河之败,三军当即企图自行谋立德昭为新天子就可以看出,赵家这个地板其实是相当不稳定的。

手足相残则必然便宜外人,还不如肉烂在锅里。

举一下国外不太恰当的案例。

日本那位丰臣有了亲生儿子秀赖,首先就逼死自己之前的养子兼继承人秀次。为了秀赖合法性,还逼各地诸侯签可笑至极的身后效忠书。

然而秀赖上台无法压制各地大名,也就给德川家捡了桃子,条文都成了废纸一张。早知如此还不如当时不杀秀次呢。


第一,赵匡义那时候已经拥有十多年的丰富的执政经验了。五代十国,武人乱来是常有的事情,父死子继根本不现实,特别是幼子,赵匡胤当皇帝时赵德昭才九岁,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而且赵匡胤本身就是靠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政变起家,周世宗对他们那么好不也取了吗。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难保手下不会再来一出。那么赵匡义作为下一任储君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保证江山不会丢,在那个时候,丢了江山,整个家族都可能没命了,赵德昭在政治家里年纪是小的,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的黄金年龄是在40岁左右,而且他的执政经验确实少,在赵大死的时候比起赵二确实不适合作为接班人。

第二,随著时间的流逝,政权也越来越稳固,自己的儿子也慢慢的成长,赵大的想法也变了,同时赵二的羽翼也慢慢的丰满起来。赵大也开始慢慢的削权了,但是还是死的太早了,让赵二拿了机会。至于怎么死的天知道。

不过我前几天看过的一个理论很有意思可以参考推论一下。

这两天偷闲看了两篇历史学论文,都是关于雍正即位的。一篇是许增重的《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新探》,另一篇是杨启樵的《康熙朝皇储角逐和雍正秋后算账》。

历史我是外行,但是在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历史学家在破解这些所谓的『历史迷案』的时候使用的思路,其实就是解cheap talk博弈的思路:1. 历史的真相,是知道这一历史真相的人的私人信息。比如这个故事里面,雍正究竟是不是篡位,甚至于是不是弑父,也许只有他和隆科多两个人知道。这些所谓的『第一历史』,当时的其他人不知道,我们就更不知道了。2. 因为信号的sender和receiver利益不一致,所以sender没有动机如实披露信息。3. 如果结果的确是弱完美贝叶斯均衡,那么以下逻辑就是成立的:如果当私人信息是事件A时,sender一定会发送信号m,那么一旦我们发现信号m没有出现,那一定就是事件A不是私人信息。可以看到,许增重先生就是这样得出雍正即为实际上是参汤弑父、矫诏篡位的:因为从其他地方的证据可以看出,雍正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即位合法性的皇帝,所以但凡有有利于他的言论,他是一定会说的。不止会说,还会滔滔不绝地说。所以,哪里他不说话,哪里就是问题之所在、破案之线索。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赵二的即位应该是没有杀赵大的,能当皇帝纯粹是因为他快了一步入宫,加上早年的经营以及五代兄终弟及的传统,从后面他对赵三这么坏的情况来看,这个兄终弟及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并没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对赵大的死也没有有任何的声辩。而赵普的金匮之盟我认为是完全不可信的,有的话就不会是六年才拿出来了,我认为这是和赵二做的一笔交易。赵二上台时是没有诏书要他接班,当时大家没说什么,但是位置的合法性还是有一定问题的。但是为什么六年才需要呢,因为四年伐辽被打的大败,而且太祖子也因为被他训斥而自杀了,五年攻交趾又失败,威信大大的受损,最有力的皇位竞争对手也因为他死了,下面的人定然对他有所不满,以前的即位合法性问题就慢慢的发酵出来了,很可能赵二杀赵大的猜疑就是在这个时候出来的,那么这个时候赵普就抓住了机会给了赵二最需要的东西来堵住大家的口。


《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这就是著名的《金匮之盟》,即赵匡胤按照杜太后临终前的意愿,传位于赵光义,并立誓约藏于金匮之内。可是《金匮之盟》饱受世人质疑,北宋官方文献中《实录》、《国史》等所记录和承认的「金匮之约」 也只是「独传约」。 赵光义在赵匡胤一朝,虽然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但自始至终没有被立为太子。

赵匡胤没有立赵德昭为太子,可能和赵匡胤当年欺负后周孤儿寡母,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有关。赵匡胤害怕赵德昭年幼,被奸人所乘,故迟迟没有立为太子。

开宝9年(976年),宋太祖终于下定决心依靠山河之险,固守天下,将首都迁移至洛阳。他学北魏孝文帝的做法,借著「郊祀」之名到洛阳活动。然后,顺势就不走了,想造成既成事实,逼群臣就范。这一举动遭到了几乎所有朝臣的反对,但众人不敢公开违逆皇帝的意思,对之以无言的沉默。但就在此时,赵光义站了出来,说道:「在德不在险!」一听赵光义这么说,赵匡胤默然不语,等赵光义走后,宋太祖才对左右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可见,此时赵光义的势力已经非常庞大,赵匡胤也要忌惮七分,不敢直接轻易否定其言论。

960年,赵匡胤称帝后,任人唯亲,赵光义自北宋建国开始就担任开封府尹。赵光义以亲王的身份担任开封府尹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组建自己的势力;结交宫中宦官;拉拢朝中武将。京城官员谁家有点事,还不得去求开封府出面解决;想一想都清楚,赵光义卖了多少人情给北宋官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赵光义在朝中势力相当庞大,甚至有与赵匡胤分庭抗衡的趋势。

此时,赵匡胤如果立赵德昭为太子,将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和障碍,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肯定通过一些渠道旁敲侧击,借亲信之口告诉过赵匡胤,其对帝位的野心。也就是说,赵匡胤已经清楚的知道赵光义已经远远不满足当一个摄政王爷了,而是有君临天下的野心。那么,赵匡胤必然要为赵德昭清除赵光义这个隐患,手足相残,胜负难料。显然,赵匡胤没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也有可能,赵匡胤想慢慢培养赵德昭取代赵光义的势力。可是,宋太祖赵匡胤走的太突然了,年仅五十岁。

哈特菲利亚:岳飞新论:一、莫须有

哈特菲利亚:岳飞新论:二、淮西逗留

哈特菲利亚:岳飞新论:(三)北伐中原的谎言

哈特菲利亚:岳飞新论:(四)虚假的战功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赵匡胤为什么死前想要迁都?赵光义为什么坚决反对?

最后一次迎接吴越王入京的人为什么不是以往的弟弟而是赵匡胤的儿子?

金匮之盟提出的时间为什么和赵普复相相隔无几?

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合理的猜测是,赵匡胤想立儿子,但是赵光义的势力集中在京城(亲王尹京),对传位有很大威胁,在赵匡胤开始打击赵光义势力的时候(迁都是一个重要举措)赵光义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大哥,之后通过和赵普的朋友交易让赵普提出来金匮之盟表示立弟弟是太后资瓷滴,是中央研究决定滴。


因为金匮之盟本身就是假的啊,为赵光义篡位当借口,赵二要真的忠于他哥哥,完全可以跟后来的多尔衮一样当摄政王


提出这个问题的基础是题主你深信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就很难解答了。其实可以这样想,宋祖本人如果真的坚决执行杜太后遗命,那一定不会暴死。光义身上除了开封尹什么都没有,德昭又在一天天成长,那发生什么不能理解?我不相信《烬余录》,但是我也不相信这是一次正常继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