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宋太祖给边将的权力很大,可以说赶的上唐朝的藩镇了。就是领的兵特别特别少,是这样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宋朝(至少前期)的主力都是禁军,边军更多指的是当地民团,自卫组织,或称为土兵。

其次要说明的是,赵光义并没有刻意任用文人带兵,高级将领除了张齐贤主要都还是纯武将。文人带兵主要是在真宗后期和仁宗。

最后要说明,不能太武断地说哪个策略不好,毕竟面对的形势不同。

赵匡胤努力维持和契丹的和平,乘机平定南方诸国。此时,契丹无意南侵,宋也无意挑衅。也就是说赵匡胤的主要心思和宋军主力不在山南一线。

这时候赵匡胤的策略是在边境地区委任有经验的宿将长期驻守,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很大自主权。同时允许军队走私,使将领能够招募死士和开展间谍活动。但真正部署的兵力其实不多。这时期由于契丹没有突袭过宋军,也说不清楚赵匡胤的战略是好还是不好。

「李汉超屯关南,马仁瑀守瀛州,韩令坤镇常山,贺维忠守易州,何继筠领棣州,防御北狄。又令郭进镇西山,武守琪戍晋州,李谦溥守隰州,李继勋镇昭义,驻扎太原。诸将家族,留居京师,抚养甚厚。所有在镇军务,尽许便宜行事。 」

赵光义挑起宋辽战争,形势就变化了。宋在山南一线屯以重兵,随时应对边境冲突。赵光义是军事票友,喜欢指挥打仗,但其实军事能力有限。他在高粱河之战后负伤,不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因此布下阵图,遥控指挥。这不展开说了。

赵光义在君子馆之败后,宋对契丹由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赵的策略是,在前沿布置少量兵力处置小规模边境冲突,在河北徐河后方部署四个机动兵团,并有意通过地形构筑口袋阵,一旦契丹大规模南侵,就使用四个机动兵团在内线作战,伺机合击歼敌一部。

如果河北防线被突破,那么赵光义就帅京城的禁军,进驻大名府,与契丹决战。这个在太宗朝没发生过,在真宗朝出现,并有后来的澶渊之盟。


首先,我暂且认为你理解的边军是河北部队。

那严格来说,边军也是禁军,这是其一。不过在赵匡胤的时候,大量抽取地方禁军精锐收编到开封地区,这是有鉴于五代十国军阀将领屡次靠部队叛乱的原因。

其次,为了能有效的建立北边的纵深防御,宋太祖任命了李汉超等一干将领主持当地军务,并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相当的权益,可理解为弱化版的军镇。

然而宋朝对军队,体制的政策是随时间和环境一直在变化的,不能拿一开始的理论来贯穿整个两宋,这是显然不合理的。

比如在太祖时期和太宗前中期,开封禁军从质量和战力来说是绝对强于地方禁军的,这点在太祖时期更明显,从这点来说,北宋军事强干弱枝是没有问题的。

但从真宗朝开始到南宋灭亡,不管是地方禁军,还是西北某些地区弓箭手,或是南宋时期各地的屯驻大兵,其战斗力和数量都是远胜开封禁军的,这段时期说宋朝军事强干弱枝是显然不合理的


太祖 太宗

对边将政策本质无差异

都是防范加抑制

只是时代不同 有区别而已

我在知乎连载的新书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

或许能给您更好的答案!


第一,赵匡胤是知兵知将的,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就一直在军队里干,他知道他手里军队的战斗力以及每名将领的特点,所以能做到知人善任。第二,赵匡胤是造反得国,所以他对手底下的将领也是有防范心的,再加上宋朝以前的制度导致节度使权利过大,拥兵自重,中央强势时还可以压制,但中央一旦势弱,节度使就会拥兵自立。赵匡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合赵普创立了一套强干弱枝的新制度,说白了就是全国的军权归皇帝,将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一切行动听指挥。各军的将领定期会轮换调动,南方的去北方,北方的去南方,以免将领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过长,而且严禁将领养亲兵。直到做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程度,赵匡胤才觉得放心了。但这种做法皇帝是放心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没了。第三,赵匡胤在位时每次对外用兵时,他都会给出征将领们锦囊,吩咐将领们严格按照锦囊所写用兵,这种做法为宋朝留下了大祸根,赵匡胤这么做可以,因为他知兵也知战,可后来宋朝其他皇帝也效法,那纯粹就是外行管理内行了。第四,武将在宋朝的地位低,命不如狗,这里有赵匡胤的责任,但并不完全怪他,因为他死的太早,被他亲弟弟害死的,他死之前已经下令攻打北汉,以当时形势来看,宋朝赢面很大,如果拿下北汉,赵匡胤在功绩将直追历代开国皇帝,在朝廷内的掌控力也讲达到最高峰,应该会平衡文武势力,提高武将地位,可他没机会做到。至于赵二赵光义,没有自知之明,心比天高,但无才能,两次北伐,非要亲自指挥,结果葬送了宋朝几乎所有的百战精兵,本人也身负重伤,命不久矣,儿子又小,在种情况下他也只能依赖文官势力,压制武将,从此宋朝一蹶不振。


邓小南先生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的前几章和陈锋先生的一系列关于「崇文抑武」、「北宋武将群体」的研究或许可以帮到你。这些书和论文都很容易找到。


胸有成竹,杯酒释兵权


不知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