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师周宗翰表示,古代中医理论主要发展于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地区,当地气候偏干冷,居民普遍属于「阳虚」体质,常见症状包含手脚冰冷、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等,体质虚弱因此较需要进补,也才有补冬的传统。

 

不过,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较为湿热,加上现代人大多营养充足甚至过剩,不但没有进补的需求,还常见「痰湿」体质,表示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问题,身体代谢能力不佳,无法顺利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过度吃补反而增加身体负担。

 

另外,常见的补品如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都属于温补,没有进补需求的民众吃了容易上火。不过,美食当前,让人难忍口腹之欲,如果真的想吃,建议平补或凉补即可。

 

 

周宗翰中医师建议,享用上述药膳补品时,可以添加麦门冬、玉竹、沙参等滋阴的中药材,平衡补品的燥热性质,同时善用药材本身的甜味增添风味。每一种药材使用2~3钱即可,具体的用量视药材的不同而有所增减。

 

如果不喜欢中药的味道,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在补品中多加一些时令蔬菜。除了叶菜类之外,也可以选择黑木耳、金针菇或冬瓜、胡瓜等凉性瓜类,同样有降低燥热性质的作用。

 

周宗翰中医师指出,民众普遍认为吃大鱼大肉才是进补,但蔬菜也是补充营养的好选择,并非只有肉类才能补身。而且,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往往是肉类吃太多,蔬菜吃太少,因此把握吃锅时多补充蔬菜,也是促进健康的好方法。

 

 

至于体质虚弱的民众,是不是就能放心进补、不怕燥热呢?事实上,体质虚弱又可分为气虚、血虚、肾虚,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合的调理方式也不同。

 

需要补气的人可以喝四神汤,同时有调理脾胃的作用,进而可以提升免疫力。需要补血的人适合喝四物汤,若要补气又补血则适合喝八珍汤。

 

需要提醒的是,四神汤的安全性高,一般民众都可以享用,但四物汤、八珍汤则需视个人体质服用,想要调理的民众应先咨询中医师,由专业医师替患者选择适合的中药种类与剂量,才能安全补身。

 

 

另一方面,许多民众在冬天都有昏昏欲睡、精神不济的状况,常因此自认体质虚弱。周宗翰中医师表示,首先应找出爱困的原因,是睡眠不足还是疾病引起,若没有疾病只是单纯睡得不够,通常就是慢性疲劳,加上身体循环不良所致。

 

建议养成充足睡眠的习惯之外,冬天也要多做运动,而且是有氧运动、无氧运动都要做,前者包含快走、跑步、游泳、骑脚踏车、跳舞、有氧体操等,后者包含重量训练等。

 

不过,女性若过度重训容易导致子宫下垂,因此建议女性从事有氧运动的比例应多于无氧运动,而男性则建议有氧、无氧运动的比例各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