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技巧|猿媛们该如何应对面试官?(下篇)


1如何应对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

在面试的过程中,求职者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回答上来,计算机技术博大精深,很少有人能对计算机技术的各个分支学科了如指掌,而且抛开技术层面的问题,在面试那种紧张的环境中,回答不上来的情况也容易出现。面试的过程是一个和面试官“斗智斗勇”的过程,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时,错误的做法是保持沉默或者支支吾吾、不懂装懂,硬着头皮胡乱说一通,这样会使面试气氛很尴尬,很难再往下继续进行。

其实面试遇到不会的问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人是万事通,即使对自己的专业有相当的研究与认识,也可能会在面试中遇到感觉没有任何印象、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在面试中遇到实在不懂或不会回答的问题,正确的办法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态度诚恳,告诉面试官不知道答案。例如,“对不起,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我能向您请教吗?”

征求面试官的意见时可以说说自己的个人想法,如果面试官同意听了,就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回答时要谦逊有礼,切不可说起没完。然后应该虚心地向面试官请教,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所以,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正确的做法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就是不会,一定要实事求是,坦然面对。最后也能给面试官留下诚实、坦率的好印象。

2如何应对面试官的“激将法”语言?

面试技巧|猿媛们该如何应对面试官?(下篇)

“激将法”是面试官用以淘汰求职者的一种惯用方法,它是指面试官采用怀疑、尖锐或咄咄逼人的交流方式来对求职者进行提问的方法。例如,“我觉得你比较缺乏工作经验”“我们需要活泼开朗的人,你恐怕不合适”“你的教育背景与我们的需求不太适合”“你的成绩太差”“你的英语没过六级”“你的专业和我们不对口”“为什么你还没找到工作”或“你竟然有好多门课不及格”等,很多求职者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很快产生我是来面试而不是来受侮辱的想法,往往会被“激怒”,于是奋起反抗。千万要记住,面试的目的是要获得工作,而不是要与面试官争个高低,也许争辩取胜了,却失去了一份工作。所以对于此类问题求职者应该进行巧妙的回答,一方面化解不友好的气氛,另一方面得到面试官的认可。

具体而言,受到这种“激将”时,求职者首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企业让你来参加面试,说明你已经通过了他们第一轮的筛选,至少从简历上看,已经表明你符合求职岗位的需要,企业对你还是感兴趣的。其次,做到不卑不亢,不要被面试官的思路带走,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思路和步调。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如介绍自己的经历、工作和优势,来表现自己的抗压能力。

针对面试官提出的非名校毕业的问题,比较巧妙的回答是:比尔盖茨也并非毕业于哈佛大学,但他一样成为了世界首富,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针对缺乏工作经验的问题,可以回答:每个人都是从没经验变为有经验的,如果有幸最终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很快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人。针对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可以回答:专业人才难得,复合型人才更难得,在某些方面,外行的灵感往往超过内行,他们一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面试官还可能提问:你的学历对我们来讲太高了。此时也可以很巧妙地回答:今天我带来的3张学历证书,您可以从中挑选一张您认为合适的,其他两张,您就不用管了。针对性格内向的问题,可以回答: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品质,而且我善于倾听,我觉得应该把发言机会更多地留给别人。

面对面试官的“挑衅”行为,如果求职者回答得结结巴巴,或者无言以对,抑或怒形于色、据理力争,那就掉进了对方所设的陷阱,所以当求职者碰到此种情况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过分较真,以一颗平淡的心对待。

3如何处理与面试官持不同观点这个问题?


面试技巧|猿媛们该如何应对面试官?(下篇)


在面试的过程中,求职者所持有的观点不可能与面试官一模一样,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上,很有可能两个人相去甚远。当与面试官持不同观点时,有的求职者自作聪明,立马就反驳面试官,例如,“不见得吧!”“我看未必”“不会”“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或“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等,其实,虽然也许确实不像面试官所说的,但是太过直接的反驳往往会导致面试官心理的不悦,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逞一时之快,失一份工作”。

就算与面试官持不一样的观点,也应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我们不清楚面试官的度量,碰到心胸宽广的面试官还好,万一碰到了“小心眼”的面试官,他和你较真起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所以回答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法往往是应该先赞同面试官的观点,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然后再说明自己的观点,用“同时”“而且”过渡,千万不要说“但是”,一旦说了“但是”“却”就容易把自己放在面试官的对立面去。

4什么是职场暗语?

面试技巧|猿媛们该如何应对面试官?(下篇)

随着求职大势的变迁发展,以往常规的面试套路,因为过於单调、简明,已经被众多“面试达人”们挖掘出了各种“破解秘诀”,形成了类似“求职宝典”的各类“面经”。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试官们也纷纷升级面试模式,为求职者们制作了更为隐蔽、间接、含混、“下套”的面试题目,让那些早已流传开来的“面试攻略”毫无用武之地,一些蕴涵丰富信息但以更新面目出现的问话屡屡“秒杀”求职者,让求职者一头雾水,掉进了陷阱里面还以为吃到肉了,例如,“面试官从头到尾都表现出对我很感兴趣的样子,营造出马上就要录用我的氛围,为什么我最后还是被拒了?”“为什么HR会问我一些与专业、能力根本无关的怪问题,我感觉回答得也还行,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拒了?”其实,这都是没有听懂面试“暗语”,没有听出面试官“弦外之音”的表现。“暗语”已经成为一种测试求职者心理素质、挖掘求职者内心真实想法的有效手段。理解这些面试中的暗语,对于求职者而言,不可或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面试暗语,求职者一定要弄清楚其中蕴含的深意,不然可能“躺着也中枪”,最后只能铩羽而归。

(1)我不是人力资源的,你别拘束,咱们就当是聊天,随便聊聊

一般来说,能当面试官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太好对付。表面上彬彬有礼,看上去笑眯眯、很和气的样子,说起话来可能偶尔还带点小结巴,但没准儿一肚子“坏水”,巴不得下个套把你套进去。所以,作为求职者,千万不能被眼前的这种“假象”所迷惑,而应该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面试官不经意间问出来的问题,看似随意,很可能是他最想知道的。所以千万不要把面试过程当作聊天,当作朋友之间的侃大山,不要把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当作是普通问题,而应该对每一个问题都仔细思考,认真回答,心理上Hold住,切忌不经过大脑的随意接话和回答。

(2)是否可以谈谈你的要求和打算

面试官在翻阅了求职者的简历后,说出这句话,很有可能是对求职者有兴趣,此时求职者应该尽量全方位地表现个人水平与才能,但也不能自卖自夸引起对方的反感。

(3)面试时只是“例行公事”式的问答

如果面试时只是“例行公事”式的问答,没有什么激情或者主观性的赞许,此时希望就很渺茫了。但如果面试官对你的专长问得很细,而且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关注与热情,那么此时希望会很大,作为求职者,一定要抓住机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面试官面前。

(4)你好,请坐

简单的一句话,从面试官口中说出来其含义就大不同了。一般而言,面试官说出此话,求职者回答“你好”或“您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求职者是否“礼貌回应”和“坐不坐”。有的求职者的回应是“你好”或“您好”后直接落座,也有求职者回答“你好,谢谢”或“您好,谢谢”后落座,还有求职者一声不吭就坐下去,极个别求职者回答“谢谢”但不坐下来。前两种方法都可接受,后两者都不可接受。通过问候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修养,直接影响在面试官心目中的第一印象。

(5)面试官向求职者探过身去

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会有一些肢体语言,了解这些肢体语言对于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情况以及面试的进展情况非常重要。例如当面试官向求职者探过身去时,一般表明面试官对求职者很感兴趣;当面试官打呵欠或者目光呆滞、游移不定,甚至打开手机看时间或打电话、接电话时,一般表明面试官此时有了厌烦的情绪;而当面试官收拾文件或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般表明此时面试官打算结束面试。针对面试官的肢体语言,求职者也应该迎合他们:当面试官很感兴趣时,应该继续陈述自己的观点;当面试官厌烦时,此时最好停下来,询问面试官是否愿意再继续听下去;当面试官打算结束面试,领会其用意,并准备好收场白,尽快地结束面试。

(6)你从哪里知道我们的招聘信息的

面试官提出这种问题,一方面是在评估招聘渠道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想知道求职者是否有熟人介绍。一般而言,熟人介绍总体上会有加分,“不看僧面看佛面”,但是也不全是如此。如果是一个在单位里表现不佳或者其推荐的历史记录不良的熟人介绍,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而大多数面试官主要是为了评估自己企业发布招聘广告的有效性,顺带评估HR敬业与否。

(7)你念书的时间还是比较富足的

表面上看,这是对他人的高学历表示赞赏,但同时也是一语双关,如果“高学历”的同时还搭配上一个“高年龄”,就一定要提防面试官的质疑:比如有些人因为上学晚或者工作了以后再回来读的研究生,毕业年龄明显高出平均年龄。此时一定要向面试官解释清楚,否则,面试官如果自己揣摩的话,往往会向不利于求职者的方向思考,例如求职者年龄大的原因是高考复读过、考研用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或者是先工作后读研等,如果面试官有了这种想法,最终的求职结果也就很难说了。

(8)你有男/女朋友吗?对异地恋爱怎么看待

一般而言,面试官都会询问求职者的婚恋状况,一方面是对求职者个人问题的关心,另一方面,对于女性而言,绝大多数面试官不是特意刺探你的隐私,他提出是否有男朋友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在试探你是否近期要结婚生子,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程度的负担。“能不能接受异地恋”,很有可能是考查你是否能够安心在一个地方工作,或者是暗示该岗位可能需要长期出差,试探求职者如何在感情和工作上做出抉择。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如果求职者已婚,面试官会问是否生育,如果已育可能还会问小孩谁带?”所以,如果面试官有这一层面的意思,尽量要当场表态,避免将来的麻烦。

(9)你还应聘过其他什么企业

面试官提出这种问题是在考核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顺便评估下你被其他企业录用或淘汰的可能性。当面试官对求职者提出此种问题,表明面试官对求职者是基本肯定的,只是还不能下决定是否最终录用。如果你还应聘过其他企业,请最好选择相关联的岗位或行业回答。一般而言,如果应聘过其他企业,一定要说自己拿到了其他企业的offer,如果其他的行业影响力高于现在面试的企业,无疑可以加大你自身的筹码,有时甚至可以因此拿到该企业的顶级offer,如果行业影响力低于现在面试的企业,如果回答没有拿到offer,则会给面试官一种误导:连这家企业都没有给你offer,我们如果给你offer了,岂不是说明我们不如这家企业。

(10)这是我的名片,你随时可以联系我

在面试结束,面试官起身将求职者送到门口,并主动与求职者握手,提供给求职者名片或者自己的个人电话,希望日后多加联系,此时,求职者一定要明白,面试官已经对自己非常肯定了,这是被录用的前兆,因为很少有面试官会放下身段,对一个已经没有录用可能的求职者还如此“厚爱”。很多面试官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会一直塑造出一种即将录用求职者的假象,表态也很暧昧,例如“你来到我们公司的话,有可能会比较忙”等模棱两可的表述,但如果面试官亲手将名片呈交,言谈中也流露出兴奋、积极的意向和表情,一般是表明了一种接纳你的态度。

(11)你担任职务很多,时间安排得过来吗?

对于有些职位,例如销售等,学校的积极分子往往更具优势,但在应聘研发类岗位时,却并不一定吃香。面试官提出此类问题,其实就是对一些在学校当“领导”的学生的一种反感,大量的社交活动很有可能占据学业时间,从而导致专业基础不牢固等。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求职者在回答时,一定要告诉面试官,自己参与组织的“课外活动”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专业技能。

(12)面试结束后,面试官说“我们有消息会通知你的”

一般而言,面试官让求职者等通知,有多种可能性:没戏了;给你面试的人不是负责人,拿不了主意,还需要请示领导;公司对你不是特别满意,希望再多面试一些人,把你当作“备胎”,如果有比你更好的就不用你了,没有的话会找你;公司需要对面试过并留下来的人进行重新选择,可能会安排二次面试。所以,当面试官说这话时,表明此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至少这一次不能给予肯定的回复,相反如果对方热情地和你握手言别,再加一句“欢迎你应聘本公司”的话,此时一般十有八九能和他作同事了。

(13)我们会在几天后联系你

一般而言,面试官说出这句话,表明了面试官对求职者还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当面试官仔细询问你所能接受的薪资情况等相关情况后,否则他们会尽快结束面谈,而不是多此一举。

(14)面试官认为该结束面试时的暗语

一般而言,求职者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会相应地提出各类问题,然后转向谈工作。面试官先会把工作内容和职责介绍一番,接着让求职者谈谈今后工作的打算和设想,然后,双方会谈及福利待遇问题,这些都是高潮话题,谈完之后你就应该主动作出告辞的姿态,不要盲目拖延时间。

面试官认为该结束面试时,往往会说以下暗示的话语来提醒求职者:

1)我很感激你对我们公司这项工作的关注。

2)真难为你了,跑了这么多路,多谢了。

3)谢谢你对我们招聘工作的关心,我们一旦做出决定就会立即通知你。

4)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你知道,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我们还要面试几位申请人。

此时,求职者应该主动站起身来,露出微笑,和面试官握手告辞,并且谢谢他,然后有礼貌地退出面试室。适时离场还包括不要在面试官结束谈话之前表现出浮躁不安、急欲离去或另去赴约的样子,过早地想离场会使面试官认为你应聘没有诚意或做事情没有耐心。

(15)如果让你调到其他岗位,你愿意吗

有些企业招收岗位和人员较多,在面试中,当听到面试官说出此话时,言外之意是该岗位也许已经“人满为患”或“名花有主”了,但企业对你兴趣不减,还是很希望你能成为企业的一员。面对这种提问,求职者应该迅速做出反应,如果认为对方是个不错的企业,你对新的岗位又有一定的把握,也可以先进单位再选岗位;如果对方情况一般,新岗位又不太适合自己,最好当面回答不行。

(16)你能来实习吗

对于实习这种敏感的问题,面试官一般是不会轻易提及的,除非是确实对求职者很感兴趣,相中求职者了。当求职者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清楚面试官的意图,他希望求职者能够表态,如果确实可以去实习,一定及时地在面试官面前表达出来,这无疑可以给予自己更多的机会。

(17)你什么时候能到岗

当面试官问及到岗的时间时,表明面试官已经同意给offer了,此时只是为了确定求职者是否能够及时到岗并开始工作。如果确有难题千万不要遮遮掩掩,含糊其辞,说清楚情况,诚实守信。

针对面试中存在的这种暗语,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一定不要“很傻很天真”,要多留一个心眼,多推敲面试官的深意,仔细想想其中的“潜台词”,从而将面试官的“小伎俩”掌控在股掌之中。

本文节选自《数据库程序员面试笔试真题库》

作者:李华荣,网名“小麦苗”,甘肃庆阳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获得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认证,获得OCM大师认证,长期从事Oracle数据库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开发和维护经验,兴趣爱好广泛,热衷技术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