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过动儿注意力 饮食少

医师提醒「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孩子常混合出现过动、发呆症状,多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且应避免吃(喝)高糖分非天然食品添加物,减少烦躁、无法专心机会。

提高过动儿注意力 饮食少糖

最好少喝高糖饮料。(记者谢凤秋 摄)

台中慈济医院身心科医师萧亦伶指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台湾的发生率为8%,男孩罹患比例略高于女孩,主要是病患的脑部多巴胺分泌不稳定,且有遗传性。曾有妈妈带小孩就诊,结果发现先生也有症状。

萧亦伶提醒,如果3、4岁的幼儿常换玩具,活动量很大、整天忙个不停,为征兆之一。较明显的观察时机为上小学后,常看错题目、写错答案,跳题或写功课拖拖拉拉,有时精力充沛,写作业却坐上几小时发呆,老师一直得用非常多力气提醒班规,成绩起伏大,或情绪冲动,常与同学争执或打架,就要多注意。

要特别提醒的是,较易被忽略的是爱发呆的小女生,动作慢、写作业拖拖拉拉,但老师和家长会认为孩子只是动作比较慢。

早点发现、治疗,便可以改善。曾有一名学生就医时合并忧虑与焦虑,常自觉做得不好,动不动就哭泣,遇考试时非常焦虑,经过1年的治疗后,成绩回到5名内,重拾信心。

治疗方式包括使用药物调整多巴胺分泌平衡;教孩子用手指指著、念出声、逐行阅读,防止看字跳行、题目看错。情绪出现时,训练自己暂停3秒冷静一下等行为治疗。

学校即将开学,萧亦伶提醒,如果孩子才换新班级,注意力易分散很自然,不妨观察半个月,如果1个月以上仍未改善,可请儿童心智科医师评估。

记者 谢凤秋/台中报导   <本文转戴自由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