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从元朝开始的。

兰亭第一,祭侄稿第二,寒食帖第三,这是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排定的座次,此公特别喜欢排名,堪称中国书法界的福布斯。

这个排名出来之后,大家都没什么争议,觉得很公平。于是几百年来,这个排行榜一直雷打不动地流传下来,渐渐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

那么,兰亭序为什么敢称天下第一?

有几个大的原因,

第一,它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篇幅之大,字数之多,布局之美妙,错落之精巧,且浑然天成,堪称神品。这是王羲之的草稿,在小酒微醺下写成,据说后来他又写了几遍,却都赶不上这幅好。

第二,它承载了魏晋的风度。魏晋风度,包含人的气质品格,也包含书法的韵味境界,这幅书法俯仰自得、飘若浮云的气概,是魏晋风度的集中体现。

第三,它是即兴之作,却是一篇绝妙的美文。王羲之不仅是书法家,更是散文家,兰亭序一出来,历代散文选都不可能错过,因为无论从文辞,还是意境,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即使一千年后的人读来,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正如王羲之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综上所说,书法从来不是就字论字的,兰亭序是毫无疑问的综合水平第一。

不过,书法进入当代,有人却对天下第一的排名有所争议,一些人认为,应该是祭侄稿第一,兰亭序第二,理由是,兰亭序是摹本,祭侄稿是真迹,而且颜真卿的行书,更已经浑然天成,在悲愤中写的书法天真烂漫,已经胜过王羲之的微醺之作。

尽管如此,也不足以撼动兰亭序的地位,天下第一行书的美名,仍将流传千秋万代!


我曾就《兰亭序》的问题请教过一些学者、书法家,它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

1、雅俗共赏的书法美。

《兰亭序》的书风主体属于高层次的清新逸美,而不是甜美,这就它在任何一个时代,在有话语权的文人眼里,永远散发著无尽的魅力。

它的清新又略区别于「清水芙蓉」式的「阳春白雪」,它结字活泼多姿,但用笔却精致绝伦,尤其适合大众审美的口味,这就保证了它有广泛的群众性。也就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

2、洞达清逸的文学美。

作为文学作品,它是一则相当漂亮的小品文,词约意丰,哀而不伤,与魏晋士人的秀骨清像相一致。

3、一场文人雅士的风流雅集。

三月初三,42人齐聚兰亭,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挥毫作书,这是何等快活,已形成一道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景观。

4、唐太宗至死不渝的爱。

太宗「计赚兰亭」的故事流传千古,而其死后更将真迹带入地下,这些都无形之中将《兰亭序》推向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度。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乃定。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看看褚遂良的《褚摹兰亭序》,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位开创性人物。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源头。而兰亭序,是使行书彻底摆脱之前带有隶意笔法,迈向成熟的行书作品。

大家会说王羲之前面难道就没有人了吗?当然有。在他前面顶级的人不止一个。李斯的篆书,蔡邕的隶书,张芝的草书,钟繇的楷书,都在王羲之之上。为什么说他是源头?

李斯、蔡邕,他们的时代是以篆隶为主流。张芝的草书,前期为章草。后来创造了今草,单论草书,张芝的草书也无人能及。草圣之名不是靠吹。

钟繇的楷书,是在八分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未完全摆脱隶意。在点画间多少还存有一丝隶书的痕迹。再来看兰亭序,五代以后的书法,笔法上完全以王羲之简练的笔法为宗。一扫之前的波磔起伏,藏头护尾的隶书写法。使得字势流畅,简捷明快。兰亭序所以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建立起来的书法审美标准。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形成了以兰亭序的形态为构架,笔法为法则的传统书法体系。历史上从王羲之以后的所以著名书法家,都是在王羲之书法体系中吸取了养份而结出的硕果。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张旭,怀素,欧颜柳赵,……就凭简单的随便例举几个,书法史中有谁还能与这个阵容去抗衡?他不是第一,谁还有资格称第一!


王羲之兰亭集序又名临河序,主叙述了兰亭的风光美景和这次诗会的聚集之乐,作者王羲之由此生出的嘘唏人生苦短,好景难留的感慨。不止书法独步天下,文采也是风流倜傥。

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第一,颜真卿祭侄文稿弟二,苏东坡寒食帖第三。为何王羲之兰亭序排第一?无非这么三个原因。

其一,的确是书法好,难有与兰亭序匹敌的书作。兰亭序笔笔中锋,笔画细腻 ,大小相间,错落有致,摇曳生姿,全是神来之笔,布局浑然天成,无隙可击,尽显书法大美。

其二,唐太宗最喜王羲之书法,尤喜兰亭,称为飘若浮云,娇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有皇帝大佬的推波助澜,王羲之不火都不行,太宗皇帝把兰亭带入昭陵,使兰亭序扬名天下,奠定了兰亭天下第一行书的舆论基础。

其三,按时间顺序,兰亭序也在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之前,三大行书,诞生时间的早晚也是排序的重要原因。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下附临书,敬请指正,谢谢!


中国有几千年的书法史,历代书家都尊《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不是说王羲之这幅作品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如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话,实在找不出哪幅作品敢称天下第一。


其实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人对王羲之的书法提出贬义 甚至进行辱骂 虽然唐太宗极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 在唐朝实行王体风 但是唐朝辱骂王羲之书法的也大有人在 一个朝代的建立必须统一文字这是很重要的 包括今天恢复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书法 这是非常重要的 话说回来 我特别喜欢王羲之的书法 特别是怀仁集王圣教序 那兰亭序呢 我没见过真的 都是古人的摹本 说实话 特别是冯承素摹本 我不是很喜欢 我也经过大量的临写 十分优秀 我不觉得是 跟祭侄文稿 寒食帖比 气脉不是很贯通 章法还不错 历朝历代的名家没有不学王的兰亭序 而且经过了大量的临写 包括 赵孟𫖯 王铎等太多了 都临习了大量的兰亭序 可见兰亭序的魅力之大 甚至文革期间的兰亭序辩论学说 可见兰亭序跟政治挂上了色彩 就说这么多吧 还有点事要忙 希望您关注我 呵呵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太难,我也常徘徊肯定与否定之矛盾中?!《兰亭集序》放在那个时代,无人能有此体格,风流潇洒、媚而不失拙厚,故难信。然以右军书圣所书种种传世,《兰亭》之笔法,结体之习性又与之甚合,总之,字体端庄优雅,节奏与情感配合天衣无缝,于有意无意之间,不可再得,妙手偶得,故兰亭集序必称天下第一行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