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1張

“韭菜雞蛋包子,韭菜雞蛋餃子,炒韭菜。韭菜我一般一週都會喫幾次。也不貴,你看這2塊錢一大把,我們家就我和老頭子還有個小孫子,夠喫三頓了。”王奶奶指着果蔬市場攤位上的韭菜對《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說道。

“我從不喫韭菜,有時候我愛看一些關於韭菜的安全信息,我個人感覺韭菜難以消化,並且還有農葯殘留。價格是不貴,2-3元一大把。但是清洗也麻煩。”李女士在蔬菜水果市場也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述自己的看法。

韭菜作為時令蔬菜,因為富含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有健脾養胃的作用,所以,受百姓青睞。但也有人說,韭菜最好少喫,因為韭菜農葯殘留最多!最近,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佈的48批次食品抽檢結果中,農殘方面韭菜再一次“榮”登榜首。

看點 01、蔬菜抽檢韭菜頻上抽檢“黑名單”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2張

15批次不合格韭菜名單(點擊原圖可放大查看)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佈了《關於4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過整理《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發現,在此次抽檢的48批次不合格的食品中韭菜佔了15批次,佔總批次的2/3。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3張

梳理這15批次不合格韭菜,《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發現這些韭菜多數為腐黴利檢出值超標。

其中,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黃玉華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6.58mg/kg,鄭州市鄭東新區老範蔬菜配送中心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26.9mg/kg,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蔬菜區7號棚黃文闖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1.68mg/kg。

而按照GB 2763-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最大殘留限量》規定的腐黴利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的規定,任仕果銷售的韭菜腐黴利超最大限量的134.5倍。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查詢各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有關蔬菜的抽檢信息,韭菜農殘超標信息並不侷限於某一家企業或地區,而是遍佈全國。

河南永輝超市3家門店韭菜農殘超標

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19大類食品1289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44批次。

永輝超市河南有限公司安陽萬達廣場分公司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3.84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2mg/kg。

永輝超市河南有限公司平頂山文化宮分公司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0.73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2mg/kg。

河南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鄭州航海東路分公司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26.2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2mg/kg。

廣西一批次韭菜農殘超標近7倍

近期,自治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調味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 3 類食品11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7批次,不合格4批次。

在本次抽查中,青秀山農貿市場攤主陸某3月20日購進的一批韭菜,樣品中檢測出腐黴利為1.59mg/kg,而標準規定檢出值應 ≤0.2mg/kg,超標將近七倍。

盒馬鮮生韭菜農葯超標致消費者中毒

今年8月6號,杭州的小余姑娘反映,她懷疑盒馬鮮生的韭菜農葯超標,導致她出現了類似食物中毒的癥狀。

據小余所說,她當時通過手機在“盒馬鮮生”app上買了很多菜,其中有一份韭菜,是3塊5買的。當天晚上,小余做好這些菜,愉快的用餐後,沒多久她就覺得有點暈,進而直接暈倒頭部撞在門框上。

山東抽檢28批次食品 韭菜問題最多

日前,山東省食品葯品監管局在食品流通環節對食用農產品、食用油等8大類共1045批次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1017批次,不合格產品28批次,合格率97.32%。

其中,5種韭菜不合格,是本次抽檢裏不合格佔比最大的食用農產品。

北京:一批次韭菜殺菌劑超標近50倍

2月12日,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8年第十期食品抽檢公告顯示,5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一批次韭菜的殺菌劑殘留實測值超標近50倍。

看點 02、網友:韭菜農葯灌根啊?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4張

網友們得知此消息後,炸開了鍋,有網友直接留言:這是農葯灌根的節奏。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5張

更有網友表示,要追根溯源並表示要嚴懲。

對於農葯殘留量超標的韭菜到底還能不能喫?許多網友提出了質疑。

看點 03、記者走訪:韭菜零售價2-5元/捆,價格穩定,是否有農葯,攤主避而不答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6張

5月13日,《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前往大興區鹿海園農貿市場進行了走訪,向一位賣韭菜的老闆就此進行了詢問,老闆表示,韭菜2元一捆,銷量還是蠻可以的,是否有農葯殘留的問題,卻避而不答。

在一小型農貿市場,菜攤老闆告訴《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我們進貨都是通過正規渠道,3元每捆。”對於是否有農葯殘留,老闆表示:“現在管理都嚴格,韭菜農殘超標,對於經營者也會罰款,萬一被逮住,算算也不夠成本。”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7張

而在一家大型超市裡,韭菜售貨員對《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示,韭菜價格還是很穩定的,有機韭菜貴點,5元每捆,普通韭菜價格2元,價格比較穩定。

對於農葯殘留的問題,對方表示,沒辦法回答。不過一般的韭菜肯定都會打農葯, 韭菜種植後線蟲危害比較嚴重,殺線蟲需要用高毒的農葯。對此,超市售貨員表示,如果害怕有農葯,韭菜買回家之後可以多加處理一下。

看點 04、為什麼韭菜總會農葯超標?

5月13日,《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諮詢了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蔬菜作物科副科長、高級農藝師胡彬。

什麼是腐黴利?

腐黴利是一種新型殺菌劑,屬於低毒性殺菌劑,研究表明,長期食用帶有農葯殘留的蔬菜,人類身體內就會沉積一定量的殘留農葯,農葯可以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各個神經肌肉的接頭處,對神經元進行嚴重損害。

腐黴利用來防止韭菜灰黴病

胡彬表示,在農葯登記數據平臺上可以查閱到農葯名稱和登記證持有人信息。

目前,我國韭菜上合法登記的殺菌劑產品只有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和15%腐黴利煙劑,其有效成分都是腐黴利,均是用來防治韭菜灰黴病。

韭菜竟然屢成「農葯超標大王」?過量使用腐黴利防止韭菜灰黴病所致! 新聞 第8張

而使用上述登記產品防治韭菜灰黴病時,超過推薦劑量用藥、推薦用藥頻次或者沒有堅持農葯安全間隔期,都可以導致韭菜產品上腐黴利檢出值超標。

北方地區冬春韭菜主要依靠保護地生產。灰黴病是韭菜保護地生產上的首要病害,發生極為普遍,一旦發生極易導致嚴重產量損失。

腐黴利是防治韭菜的唯一合法有效成分。其登記產品安全間隔期為30天,保護地韭菜單茬生長期一般在25-40天不等,達到收穫標準後必須及時收穫,否則商品性狀下降很快,因此不易保障農葯安全間隔期,這意味着韭菜生產中一旦施用腐黴利,就面臨極大的農殘超標風險。

韭菜是農葯殘留高風險的農產品。如果農戶使用農葯的操作規程不當,就容易出現農葯殘留超標的韭菜。

在當季,很多韭菜在種植前都會經過葯物浸泡,目的是預防蟲害,常用藥物包含殺菌劑等。多菌靈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作用。按照國家規定,農產品中多菌靈的最高含量不得超過2.0mg/kg。

對此,胡彬表示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農產品監管體系,近些年,河南省農產品檢驗合格率都比較高,即使偶有農葯殘留超標,葯物含量也較低。其危害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所以不用對韭菜農葯殘留超標的問題過度恐慌。

對於農葯殘留超標的農產品,市場監管部門會要求商家必須下架或銷毀。

看點 05、專家:抽檢不合格的韭菜產品,對人體有害,不可食用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蔬菜作物科副科長、高級農藝師胡彬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造成韭菜農葯殘留的來源有兩種:

一是,在蔬菜的種植過程中超限量使用了農葯,造成微量殘留;

二是,水果蔬菜在田間,由於空氣、水源的原因與其他農作物的農葯使用產生交叉污染。

胡彬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示,安全蔬菜靠種植。解決農葯殘留超標問題需要在根源上把關,農葯要嚴格按照要求合法、合規和合理使用。

對此,胡彬特別強調,抽檢不合格的韭菜產品,對人體有害,不可食用。

作為消費者如何挑選韭菜?

胡彬提醒消費者,挑選韭菜從以下方面入手:

1、挑選新鮮的

看葉片:新鮮韭菜葉色鮮嫩翠綠,沒有不均勻黃化或者葉稍黃化,葉片質地脆。

看葉鞘:韭菜下部收割的界面比較整齊,未呈現倒塔形。

2、選購安全的

選購安全韭菜還是應該堅持從正規市場購買,正規市場上的農產品檢測和監管相對較為嚴格,安全性相對較高。

需要強調的是,放心韭菜不只是靠檢測和監管,更要依靠田間的生產管理。

因此,建議有條件的羣眾優先購買經過安全認證的韭菜或者品牌企業生產的韭菜,能對產品識別追溯最佳。

買回家的韭菜如何清洗?

胡彬建議,擇菜後,適當浸泡一段時間,清水多次沖洗。

在清洗的時候一定要先洗再切,另外洗的時候可用澱粉水或者淘米水,然後再用清水沖洗。

如果擔心農葯殘留,不妨讓韭菜在空氣中放一天,製作“間隔安全期”,也可以放進冰箱冷藏幾天再食用。

中國食品安全網新聞線索E-mail:[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10-63703068

特別說明

2018年9月5日,國家網信辦為《中國食品安全網》頒發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中國食品安全網》成為唯一獲得國家新聞資質的中國食品安全中央網絡媒體。

本號定位為:調查食品安全黑幕,傳播食品健康知識。讓人民喫得放心!

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請關注轉發

相關文章